弟子规26|养成好习惯

今天讲几句:“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几句话主要是讲日常生活应该养成的习惯: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回来,应该洗手;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放置衣服时,应该固定位置;衣物不要乱放乱扔,以免使家中脏乱差。

好习惯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先讲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谥号“赵宣子”。他的君王很荒淫,但他本人非常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王。时间一长,君王对此很烦恼。有一天,君王突然起了一个歹念,雇了一个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这个杀手叫锄麑,天不亮的时候他就到了赵宣子的家里。这时赵宣子的寝室门已经打开。这位杀手看到他已经端端正正地穿好了朝服,正在那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锄麑见了这情形很是惊讶,就退了出来,叹了一口气,心想:一个人平居时候,都毕恭毕敬,这个人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这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失信于天下百姓;假如我不杀他,又失信于君王,这是不信。不忠不信的人,哪里能够活在在世上呢?最后锄麑就撞树自杀了。赵宣子的那种威仪,让锄麑非常感动和震惊;赵宣子的恭敬,竟然让锄麑生起这么深的钦佩之情,最后用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挽救了他的生命。其实,关键是因为赵宣子能够把正确的观念和好习惯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赢得了杀手对他的尊重。

每学期到了期末,所有班主任或者教师都要做工作总结。去年在放假前,我让学生先做自我总结,并且给出了一个思考题目

这个学期,如果你的观念改变了(当然是好观念),那么恭喜你这个学期获得90分;如果你养成了一些好习惯,那么你得到80分;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之前没有了解的知识或技能,那么你得到70分;如果你没有往坏的方面发展,尽管没有什么收获或者进步,但你依然可以得到60分;当然,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身体素质差了,精神颓废了,那么这个学期你是不及格的。十七八岁的年龄属于多变、易变的阶段,现在的分数不等于以后的分数;而且,每个阶段都要给自己打分,能打多少分,就是对自己阶段的总结和反思。

打分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给自己打90分的学生,有16名,不多;给自己打80分的也不多,有14名;大部分学生给自己打70分,有30名;有2名学生给自己打60分;有4名学生认为自己不及格。其实在早期的教育,培养好观念、好习惯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只要这一步做好了,后面就轻松简单了。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学生的问题就是早期阶段没有建立正确的观念,也没有培养好的习惯,导致后面的问题层出不穷。而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是围着问题转,结果当然是身心疲惫,付出了10分的努力,却只有3分的收获。

《弟子规》讲的这一段:“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生活上的好习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也只有在生活中——也可以理解为“行”的方面做好了,才能说优秀,而不是分数。当然对于需要通过分数跳出寒门的孩子,只有在保证正常的身心健康下,通过自己努力获得高分,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必要的。不过也有一些人反对我,认为做事井井有条的孩子不见得就比做事马马虎虎的孩子更容易成才。这里有个概率的问题,养成好习惯的孩子比没有建立好习惯的孩子成才的概率肯定要高,尽管我对这一块没有相关调查数据。但根据我的观察,的确是如此。做事马虎的孩子,长大之后,容易应付式地工作;做事富有条理的孩子,大部分能够认真对待工作,更容易出成绩。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培养正确的观念和养成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个功夫一旦做好了,人生的后半场自然健康、自然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