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仅装13.06GW:努力全年抢装或能达到28GW(陆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原材料进口问题延迟主机生产。疫情的后续影响将抢装时间延迟,各种关键原材料,核心大部件的供应出现问题;
- 2,吊装对新增装机产生重大影响。新增规模的机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2.5MW,3MW等成为主力,机舱重量基本都在100吨以上,起吊高度大于90m,部分高塔大于120m,甚至高达160m,吊装方式也发生改变,部分项目单叶片吊装,吊装效率下降。因此原有的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履带吊已经不能适应2.5MW及以上容量机型的吊装,虽然风机吊装台数下降,但是总体而言起重机出现缺口,而理性的吊装单位没有盲目的采购大型起重机/履带吊,根据我的了解,三一,中联重科和徐工每个月的履带吊起重机的产能6-8台,大吨位的起重机/履带吊的生产和周期需要2-3个月,因为吊装导致新增规模迟迟不能提升。
- 3,大基地项目并未带动总体装机规模,装机区域分散。高原,山地,平原项目五花八门,给施工,吊装带来较大难度,尤其是南方的施工和吊装,因为今年躲雨,给吊装和并网带来额外的困难。
4,大容量大叶轮机型的大规模使用,给叶片,机舱和塔筒的运输带来较大压力。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一车难求,主机备好等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风电场转运车辆的数量有限给大件运输带来极大困扰,同时叶片转运距离越来越长(山地风电场),因此运输问题也给抢装带来极大难题。
诸多因素表明,2020年的抢装形势极为严峻,新冠疫情的影响就毋庸多言,而机型增大带来的运输,吊装困难更加难以解决,根据我对南方几个省市的了解,部分项目的主机供应还存在一定的压力,而吊车的缺乏更是令业主忧心忡忡,尤其是已经备好主机,机位就等吊车就位的风电场,因为无车可吊,眼睁睁的看着抢装投资化为流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