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仅装13.06GW:努力全年抢装或能达到28GW(陆上)?

10月19日,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发布1-9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前三季度风电装机新增1306万千瓦,同比2019年减少2万千瓦,而1-7月新增装机规模为856万千瓦,1-8月累计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为1109万千瓦,也就是说8月单月新增装机253万千瓦,9月单月新增装机197万千瓦,形势不容乐观。
给大家看一下历史数据:2014年-2019年1-9月新增累计和年度新增重量数据表明如下:
年份
1-9月新增
4季度新增
年度新增
2014年
858
1123
1981
2015年
1514
1561
3075
2016年
1000
930
1930
2017年
970
533
1503
2018年
1261
798
2059
2019年
1308
1068
2376
2020年
1306
1500
2806
数据需要说明一下:
1,2015年的数据国家能源局和风能协会数据差距200万千瓦,同时1-9月数据官方未查到,是根据2015年8月数据统计结果,1-8月累计新增装机1014万千瓦,后2个月新增2051万千瓦,9月份按平均500万千瓦估算。
2,2020年的1200万千瓦是按照每月400万千瓦的统计量进行预测下限。乐观估计最多不超过2015年第四季度每个月500万千瓦的规模。
2014-2020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数据表(2020四季度为预测1500万千瓦)
2015年是中国历史上风电近7年新增装机规模最多的一年,后四个月完成了2000万千瓦的装机,创下了历史新高,为什么1-9月反而比同期还下降了,其实这里面的因素很复杂,笔者个人任务有相当的原因来自:
  • 1,原材料进口问题延迟主机生产。疫情的后续影响将抢装时间延迟,各种关键原材料,核心大部件的供应出现问题;
  • 2,吊装对新增装机产生重大影响。新增规模的机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2.5MW,3MW等成为主力,机舱重量基本都在100吨以上,起吊高度大于90m,部分高塔大于120m,甚至高达160m,吊装方式也发生改变,部分项目单叶片吊装,吊装效率下降。因此原有的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履带吊已经不能适应2.5MW及以上容量机型的吊装,虽然风机吊装台数下降,但是总体而言起重机出现缺口,而理性的吊装单位没有盲目的采购大型起重机/履带吊,根据我的了解,三一,中联重科和徐工每个月的履带吊起重机的产能6-8台,大吨位的起重机/履带吊的生产和周期需要2-3个月,因为吊装导致新增规模迟迟不能提升。
  • 3,大基地项目并未带动总体装机规模,装机区域分散高原,山地,平原项目五花八门,给施工,吊装带来较大难度,尤其是南方的施工和吊装,因为今年躲雨,给吊装和并网带来额外的困难。
  • 4,大容量大叶轮机型的大规模使用,给叶片,机舱和塔筒的运输带来较大压力。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一车难求,主机备好等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风电场转运车辆的数量有限给大件运输带来极大困扰,同时叶片转运距离越来越长(山地风电场),因此运输问题也给抢装带来极大难题。

诸多因素表明,2020年的抢装形势极为严峻,新冠疫情的影响就毋庸多言,而机型增大带来的运输,吊装困难更加难以解决,根据我对南方几个省市的了解,部分项目的主机供应还存在一定的压力,而吊车的缺乏更是令业主忧心忡忡,尤其是已经备好主机,机位就等吊车就位的风电场,因为无车可吊,眼睁睁的看着抢装投资化为流水。

2015年新增3075万千瓦,后4个月完成2000万千瓦的装机,4季度约1500万千瓦;2020年假设按2800万千瓦规模目标预测,4季度如需要完成1500万千瓦风机的并网,实际4季度的抢装难度要大于2015年,因为2015年1-9月完成全年了的50%,但今年1-9月仅完成年度最高目标46%。假设8月和9月合计并网规模(450万千瓦)的所有吊车(假设9月份的是新加入的吊车)同步吊装,最多也就能完成1350万千瓦的并网抢装,由此可见今年抢装后三个月任务艰巨,由此可见能实现2800万千瓦并网,个人认为这也就是最大规模了,从历史数据来看也但不会低于2500万千瓦,。
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2020年的风电抢装给我们行业企业深刻的教训。建议企业关注行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变,建议对产业链的上下游有深刻的交流,制定应对措施。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简单装备的技术进步,还要配套的上下游一同进步,吊装,运输,施工等都是制约风电场建设的重要因素。
但愿4季度风和日丽,天高云淡,给我们准备了一年多的风电投资业主们多一点机会,实现能并网的风电场整体并网!
个人观点,不论对错,仅供大家交流,有关数据全部从官网数据获取,欢迎大家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