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资格”一一浅评一篇网文
刚才,在头条号上看到一篇批评司马南批评贾家父女的网文,说司马南文学成就、素养不如贾氏父女,司马南批评他们是自取其辱。看后,对这种"批评观"感到惊讶,也觉得有些荒唐。
贾氏父女的作品有无毛病?该不该批评?这些应该不是问题,无需多说。
再来说说批评者的资格。批评者当然要有一定“资格”,否则,就可能对批评的人和作品(对象)把握不准,使批评不准确,或者不透彻,难以让人信服、折服。
而文学批评、文学评论,其实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一种比较专业、艰深的文学理论部分。但还有其不那么专业的社会性、群众性、人民性部分,一般草民也能感受到,也能欣赏、领悟,当然也能批评,犹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墙外的人对春色也是有感的。
而作者却片面强调文学批评的专业性,轻忽了它的社会性、群众性,并且过于偏执,进而认为批评者除了文学素养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作品、成就等,甚至上升到批评要"门当户对",要批评贾平凹,就要有与其相当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名气。照这样说来,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资格批评贾平凹了;中国作协里有此资格的,恐怕也是屈指可数了,岂不荒唐?!
不光是文学界,其它行业也是如此。批评当然要了解其行业。对批评作这样的要求,要有必要的专业素养,是应该的。但用与被批评者"成就、贡献、专业造谐”旗鼓相当来要求,就有些过分,毕竟批评者不是诺贝尔奖的各项自然科学奖的评委。而实际上,像贾平凹父女的一些缺点,也不是高深的专业上的问题,而是很浅显,大众化的,很多人对浅浅屎尿屁入诗的格调庸俗和表现手法拙劣的批评,是中肯的。倒是一些深具素养的专业人士,表现大失水准。
王良炬 2021年2月16日 北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