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1945:要塞(1)
要 塞
2012年的深秋,在绥芬河面对俄罗斯边界的陡峭山坡上,有一队身穿迷彩服的人员在艰难行进,这正是笔者一行人在绥芬河党史办吴、赵两位主任的导引下,来这片当年被日本军队称为天长山要塞的地方进行考察。
这里山高林密,山岔纵横,与其西侧茫茫的东北大平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与周围的地久山、鹿鸣台、观月台等高地遥相呼应,地势十分险要。难怪日军会耗费巨资,把这里打造成要塞阵地,成为关东军阻止盟军反击的第一线阵地。俄罗斯军史作家弗诺特钦科所著《远东的胜利》中如此描述日军这一要塞:“绥芬河筑垒地域正面约40千米,纵深30~35千米,其右翼与东宁筑垒地域紧密相连,左翼以不易通行的山林为依托,和密山筑垒地域相距60千米。这是满洲最强固的筑垒地域之一,掩护着重要的战略铁路线。各抵抗枢纽部修建了混凝土地下掩蔽部、仓库、电站以及地下通道。机枪永备火力点之间的距离为25~350米,炮兵永备火力点之间的距离为50~700米。炮兵永备火力点建有带窄轨铁路的隧道。其中有一条隧道总长达700米,深15米。某些支撑点拥有永备火力点群。”这些阵地都在1934~1939年间建成,日本关东军相继派驻了三支国境守备队固守此地,将其视为伪满洲国的东大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东北地区留下的要塞工事遗迹点缀在整个中俄边境,如东宁、虎头等要塞遗址今天已经成为开放区,而天长山要塞依然保持着相当原始的状态。由于这里战后长期属于边境地带,在2005年中俄最终解决边境问题之前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因此尽管战争结束已经70年,但走在这片残破的要塞阵地上,战争的气息依然会随时扑面而来。到处是掀翻的地堡,相互连接的交通壕,走到幽僻处,还可以捡到炮弹的弹片和破碎的钢盔。这里残存的日军工事围壁,混凝土厚度通常达1米以上。有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大如房间,也被抛出数十米外,有的地方保留着漏斗状的巨型弹坑,弹坑中心却露出下方的隧道——原来是日军的坑道深入地下,被盟军的炮弹炸开了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惨烈,在几十年后依然清晰可辨。
苏联国防部档案中对绥芬河日军工事数量有一组统计数字:永备火力点295个,土木质半永备火力点145个,指挥所和观察所29个,炮兵及迫击炮发射阵地55个,钢筋混凝土掩蔽部58个,钢筋混凝土工事或钢帽堡69个。这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那些最后的中国游击队员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天长山是1945年苏军挺进东北,消灭关东军时的东线第一道关口,也是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最重要的侦察目标之一,据说周保中曾派出了一个小队的优秀侦察员,试图摸清日军在这里的兵力和火力部署,却在侦察中损失过半。
是什么让这些优秀的中国游击队员不幸失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上了天长山要塞残缺不全的表面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