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评西游之第一回​:回目能读到什么​?

写在前面

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神话,历史,人心皆在书中。读书在明理,在晓人情。历史,文学文化皆在这里熠熠生辉。

——羚羊哥

注:本公众号,是我唯一的一个个人公号。今日头条,搜狐号,新浪微博,博客,趣头条均是同名:文艺小生羚羊哥。均为邀请入驻,欢迎大家订阅关注

羚羊评西游之第一回:回目能读到什么?

羚羊评西游之第一回:回目能读到什么?

1

回目疑问

今天羚羊西游正式开更,西游记第一回的回目叫: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何为灵根孕育?哪来的源流?心性怎么修持?什么大道生?

通读全书后,我发现这一篇回目实乃大有深意。这篇回目提出了人的终极追问。就是我们人究竟来自哪里?最后得出结论是灵根孕育,但是源流在哪里呢?但是,最终没有得出结论;最后,只能归结为发自心性的顺其自然。

所以,后文当石猴出生以后;玉帝派千里眼顺风耳探听虚实得知石猴的情况,说了一句下方之物,感天地垂慈之恩,日精月华造就不足为异。

2

心的本来面目

那么,什么东西能够感天地之召唤,能够运应而生呢?唯独有心。心之所感,原本无性,这个可以理解为性别,差异。所以,心的根本表现亦善亦恶全凭环境。唯有收束心之所物,顺应自然。这才是心的本来面目。

3

神魔小说开篇套路

当然,那个终究追问一直没有回答,作为神魔小说,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盘古开天。这是每一部神魔小说的开面。几乎每一部神魔小说都有这种套路 。开天,立地,定人伦,三才定位。

西游作为玄幻,神魔小说的鼻祖自然也有这种套路。那么,我是怎样理解西游记的这篇定场诗的呢?

4

请看下文

我们下回再说

作者简介

戴林洋1994年3月6日生,业余文学写作。痴迷于古典文学。因长于写作,人送笔名:文艺小生羚羊哥。

人生格言是:带着理想寻方向,拎着勤奋去发展,扬起风帆到达成功的彼岸

平台主编:戴林洋

本期责编:戴林洋

本期责编:戴林洋

(0)

相关推荐

  • 漫品西游 |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是<西游记>第一回的标题.标题很有意思,也是这一回的主旨. <西游记>电视剧小时候特爱看,但是也就是因为看了电视剧,却 ...

  • 羚羊评西游之回目与阴谋论

    羚羊评西游之回目与阴谋论 西游一百回,回回有玄机.章章有妙法.然而很多人看书根本就看不懂回目.而这个回目又是一个章回的高度总结. 所以,我读西游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读回目,因为当我们读懂了回目,就读懂了 ...

  • 羚羊评西游之唐僧父亲的启示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介凡僧,为了完成佛祖的西经东渐的计划.安排了二弟子下凡历练的桥段. 之前又安排了自己的一颗摩尼珠放入花果山这就是孙悟空.这也是很多阴谋论的论点. 为了论据的充足,有人考证出,大唐的刘 ...

  • 羚羊封神16:第一回大结局:三妖那些事

    羚羊封神16:第一回大结局:三妖那些事 原文: 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 ...

  • 羚羊封神17:第一回解答问题汇总

    羚羊封神17:第一回解答问题汇总 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 一.封神演义我眼中的神话版历史传记 读封神怎么读? 封神,西游的三教一家 名著中的诗词歌赋 二.封神中的天地形成,三才定位 4.古典小说的开笔 ...

  • 汇评脂批石头记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古风藏书 (国学导航·小说部) 汇评脂批石头记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甲辰回前(庚辰.戚序.蒙府.列藏.己酉.梦稿:混入正文.):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 ...

  • 「西游修仙」第一回:《西游记》到底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

    <西游记>到底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有说神魔小说的,有说讽刺小说的,有说讲反抗压迫的,有说讲官场政治的,当然最热门的就是用阴谋论来解读<西游记>的,简直火的不要不要.这些说法,看 ...

  • 也评《红楼梦》第一回

    第一回 永久建筑联谊会 千年大计难为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第一回 上回监考睡觉被校长撞见并通报后,自觉地群里秒回检讨书,这回便找了<红楼梦>来提神醒 ...

  • 汇评证道西游记-西游原旨读法、新说西游记总批

    西游原旨读法.新说西游记总批 (清)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总批 <西游>一书,古人命为证道书,原是证圣贤儒者之道. 至谓证仙佛之道,则误矣.何也?如来对三藏云:"阎闽浮 ...

  • 汇评证道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李本总批:读<西游记>者,不知作者宗旨,定作戏论.余为一一拈出,庶几不埋没了作者之意.即如第一回,有无限妙处.若得其意,胜如罄翻一大藏了也.篇中云:"<释厄传>&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