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与中医
升降法运用特点
(1)有些病证的辨证更快捷 如“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飨泄,”我们知道脾失升清,根据“䐜胀,”我们知道胃失和降。“下虚则厥,上虚则眩。”(《灵枢·卫气》)同理,见到“厥”或“眩”,便明升降失司的重点在哪里。
(2)在升降治法上,能更有效率地运用名方 例如,心气不足虚于上,炙甘草汤加减;中气不足虚于下,补中益气汤加减;风热侵袭实于上,银翘散加减;蓄血发热实于下,桃核承气汤加减;肝阳上亢,镇肝熄风汤加减;脾肾阳微,四逆加人参汤加减;心烦燥咳阴虚于上,沙参麦冬汤加减;头晕血枯阴虚于下,六味地黄丸加减;寒热交错、升降反作而成心下“痞”,各类泻心汤选用加减。此外,针灸、推拿等常用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近病远取、五输穴治藏腑病等也是升降法的实际运用。
(3)升降与八法治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汗法和吐法是升法的特殊形式,表示病邪或从肌肤、或从口腔而出;下法和消法则是降法的特殊形式,表示病邪或出于两阴、或消于三焦;和法与补法同升降法是一种交叉关系。运用升降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气机通畅、气血平和,而和法主要运用于邪犯少阳、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失和证,有时要用到升降法,如升阳解郁、降逆和胃。补法则视阴阳气血虚损的情况,该升则升,该降则降;清法适于热证,常用苦寒药配伍生津、益气之品,总则是降温除热;温法适于寒证,常用温热药配伍补气、活血之品,总则是升温除寒。
升降法运用要点
(1)顺应自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利用自然界的升降,趋利避害可“治未病,”即“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所以,我们不仅要善于养生,还要善于养长、养收、养藏,也就是春养升发之气、夏养成长之气、秋养收降之气、冬养闭藏之气。“《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岁半已后,地气主之,在乎降沉也。”(金·李东垣《脾胃论》)不仅一年之中如此,一日又如四季。“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故一日之中均可做到养生、养长、养收、养藏。而人之一生,何尝不可分为四季?男二八、女二七以前,如春之三月,朝日升起,蒸蒸日上;男七八、女七七以前,如夏之三月,盛日中天,万事多成于此;男女七十以前,如秋之三月,当可尽情享受收获之喜;男女七十以后,如冬之三月,一定要悉心养藏,无扰乎阳,以齐天年。
(2)重视脾胃 唐·孙思邈:“五藏不足,调于胃。”清·费伯雄则认为,“治气血虚者,莫重于脾肾。”(《医醇剩义·虚劳最重脾肾论》)清·何梦瑶在《医碥·五脏配五行八卦说》中讲得更直接:“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金代李杲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从生理、病理方面阐发了脾胃为后天之本,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脾胃为五藏六腑气血生化中心,“内伤脾胃为主。”(详见《脾胃论》中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胜衰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等篇)所以,调理脾胃就是扶助正气,“四季脾旺不受邪”。(《伤寒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善用药对 这对增加疗效有很大意义。药对一般由两味药组成,是处方的基本单位,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气味而定。药对配伍的形式很多,除了七情配对、引经配对、气血配对外,最多的是相反相成配对,升降就是其中之一。药物的升降浮沉特点给升降法的运用带来很大便利。如升降肺气的麻黄-杏仁、桔梗-枳壳,升降脾胃的石膏-升麻、柴胡-茯苓,升降肠痹的羌活-大黄、升麻-桃仁,升降水火的黄连-肉桂、沉香-茯神,升降气机的柴胡-青皮、枳实-杏仁,升降寒热的大黄-附子、黄连-吴茱萸,以升散为主的麻黄-桂枝、升麻-葛根,以降泻为主的大黄-芒硝、火麻仁-郁李仁,等等。只要辨证正确、用药精当,升降法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