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勾栏瓦肆”何尝不是另一种“百老汇”?

提到世界上著名的演艺集聚区,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纽约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尤其是美国百老汇作为享誉全球的戏剧产业集聚区,以集群化优势吸引庞大观众群,能产生巨大的经济连锁效应,带动了整个戏剧、演出、旅游等众多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实,中国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演艺集聚区域。

宋代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民间娱乐文化的兴起和繁盛。 在宋朝以前城内街道一律不准开设店铺,晚上实行宵禁。北宋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日趋繁荣,经济快速发展,市民对文化艺术的欣赏和把玩产生更高的要求。瓦肆就这样异军突起,开创历史上娱乐业先河,成为宋代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最典型的注脚之一。宋朝人民的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瓦肆可以说是宋代城市的娱乐中心。瓦肆,又称“瓦舍”、“瓦市”、“瓦子”。“瓦”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加盖着层层叠叠瓦片的场所,实际上它跟“瓦”并没有实质性的关系,是取了“瓦”的意思,是“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易聚易散也”。一个瓦肆里会有很多个小场地,这个场地就叫勾栏。这让人想到用杆子、绳子或布幔之类的东西来进行拦隔的一种形式。

瓦肆是各类艺人展示自己技能的场所。瓦肆里的表演内容可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汇集了各种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文体娱乐形式。勾栏中日夜表演杂剧及讲史、傀儡戏、影戏、杂技等节目。每一个勾栏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设施也不一样。勾栏内的设施根据具体的演出内容和形式来定。这跟百老汇的“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也是相一致的。

为什么叫成“肆”或“市”呢?因为这些场所除了有这些多样的表演内容外,还有卖药、算卦、博彩、饮食等买卖交易,与商业活动同时进行。瓦中又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叫卖旧衣服)、探博(赌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煞是热闹。瓦肆是一个以数座乃至几十座勾栏组成的演艺集聚区,并吸附饮食、字画、书坊、卜卦、货药等商业店铺、摊点及露天卖艺的城市民俗娱乐圈。

在瓦舍之外,宋朝城市还有一个庞大的靠商业性演出为生的艺人群体,被宋人成为“赶趁人”,他们在城市各个人热闹的地方表演节目。周密的《武林旧事》“吹弹、舞拍、杂剧、撮弄(变戏法)、胜花(魔术)、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鞠、分茶、弄水、踏混木、拨盆(杂技)、杂艺、散耍、讴唱、息器(乐器表演)、教水族飞禽、水傀儡、鬻水道术、烟火、起轮、走线、流星、水爆、风筝,不可指数,总谓之‘赶趁人’,盖耳目不暇给焉”。

这些百戏杂技艺人,竞争也特别激烈。技能高的人才能真正立足,而技艺不佳之人就不能入“勾栏”。《武林旧事》上说:技逊者被逼出京都,“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 当时也有轰动一时的娱乐大明星:丁仙现、王团子 、张七圣等。 这样,“优胜劣汰”的机制也不断刺激着百戏杂技向更高更好的境界发展。

在宋代,都市瓦肆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可以想象当时得有多热闹。根据郭彖《睽车志》、元代无名氏杂剧《蓝采和》和金元时期杜仁杰《庄家不识勾栏》等文中的记载,宋元的勾栏都置有围墙和门,并有人把门收费(也有演出过程中向观众收钱的形式),凡入内看戏者均需付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瓦舍勾栏天天都有演出。在这里,好时光是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终日居此,不觉抵幕”。

“勾栏瓦肆”让生活在宋代的人,多少拥有着自己的小确幸。然而,如此的勾栏瓦肆,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郭德纲说得真切:“元杂剧到今天没了,没就没了吧。”任何物事都要以时代所要求的面目出现,中国演艺文化产业的未来之路任重道远。美国百老汇托尼奖·中国在借鉴美国百老汇品牌和资源的同时,也将立足于当今国内的实际情况,与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打造中国的百老汇式演艺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