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海域出现大量“银币”,真实的TA竟然如此神奇......
◎ 李迪 陈科
中国东南沿海海边,在海水中嬉戏的人们偶尔会看到一个个硬币大小的天蓝色圆形物体在水面上随波漂浮,看起来优雅而神秘,这些小东西是什么呢?
近日,深圳东部东山岛至桔钓沙海域就出现了这种“瓶盖”状生物。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检测,证实该类生物为银币水母。
漂浮在海面上的银币水母。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据了解,这是首次在深圳海域发现数量较多的银币水母。专家提醒,虽然银币水母的毒性较弱,但还是要避免直接接触。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类听起来就很“富裕”的海洋生物。
“银币水母属是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管水母目、银币水母科的一属。该属水母身体中心的圆形名为'浮囊体’,如同一个小小的圆盘,质地坚硬,很轻,略带透明,看起来就像是一枚银币,这也是银币水母名字的由来。”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说,光是听名字就觉得这类生物很“富裕”。
实际上,还有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圆形海胆,因为长得像银币,人们又经常在沙子里发现它,因此得名沙币。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重要角色”是银币水母,它们能随着温暖的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所以也被人们当做“暖流指示种”。
赵力说,当一片水域出现银币水母,实际上是证明该水域水体温暖,有可能和夏季的高温有关,也有可能是暖流到达了这一地区。
不仅如此,银币水母的水平分布也与海流、水团和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福建南部,渔民们把银币水母称为“鳁(wēn)镜”,用它们作为鳀(tí)鳁鱼夏汛的台湾暖流指标,从而十分准确地预测鳀鳁鱼夏汛的到来。
据赵力介绍,鳀鳁鱼是兰圆鲹、羽鳃鲐、金色小沙丁鱼、脂眼鲱等上层鱼类的总称,也就是当地人对在浅表海域活动的所有小型鱼类的总称。可以说,银币水母是海域内的水体变化“预警员”。
“有趣的是,银币水母并没有游泳的能力,只能'随波逐流’,随着温暖的海流在大海上漂流。直到夏季,它们成群出现,被海流冲到海岸附近,甚至被冲上沙滩,让整片沙滩出现'奇幻之境’。”赵力说。
刚刚我们提到,银币水母身体中心的圆形名为“浮囊体”。而这类生物的浮囊体由几十个细的同心环和几十条放射肋组成,其内部有辐射隔片,充满气体。
赵力介绍,我们看到的银币水母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由许多类似于水螅虫的个体组成的“大家庭”,它们个个都是“打工仔”,分工明确,有的专门负责捕食,有的专门负责生殖,有的专门负责帮整个水母漂浮。
银币水母。图片来源:深圳晚报
其中,银币水母的核心部位就是浮囊体的腹面,包括主营养体、小营养体、生殖体和指状体。“银币水母是漂浮滤食生物,主要捕食桡足类和甲壳类幼虫等微小浮游生物。银币水母利用指状体来捕获这些浮游生物,它们的浮囊体下方有一个摄食口,用于捕食和排出废物,然后送至营养体进行消化,吸收的营养通过内体的管路供给所有的个体。”他说。
据介绍,银币水母的生殖体呈颗粒状,生长在小营养体基部,在浮囊体边缘排列数圈,每条指状体上都有3条纵列分散的短枝,短枝末端膨大,在浮囊体周围有许多长长的触须,上面有许多能够分泌毒液的刺细胞,用于捕食浮游生物,同时也是银币水母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
“银币水母腹面的每条触须有着无数的分枝,触须触碰到人后不会发生刺痛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可能产生痒痒的感觉。如果你用接触过银币水母触须的手指去揉眼睛或者其他比较柔弱的地方,那接下来的疼痛肯定会让你终生难忘。”赵力说。
那么如果在海边接触了银币水母如何做紧急处理?
赵力进一步解释说,银币水母的刺伤强度不足以造成严重的伤害,但会引起皮肤刺激或小皮疹。如果被银币水母刺了,首先应该尽快冲洗被剌的地方,将毒液尽量冲洗掉,然后可以涂抹一些防过敏的药物。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要冲洗刺伤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