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脑筋急转弯(三则)
可怜的脑筋急转弯(三则)
一、我见到的一幅最好的“舒体”书法作品
在北京南站,我远远地看到了那副立轴,酣畅淋漓的舒同体草书,好像是一首七言绝句的篇幅。
我想这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舒同书法,风格特色是非常鲜明、成熟了,然而又特别灵活、飞扬。不像我在山东地域常见到的舒同作品,一幅幅老气横秋的神情,整齐划一得就像字库里出来的,虽然我知道那是真迹,却甚至连仿品都不如。现在看来,舒同还是能写出真正出神的杰作的,只是,为什么这个大书法家不把上佳的东西留在山东一点?山东(尤其是章丘)人民对他那可是太太太太地崇仰了。
然后,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商店里,走近那副杰作。我要驻足欣赏。
原来却是——清代的何绍基写的。
二、为什么我能拍出“那么好的”照片
若干年后,老同学偶然说起来,说我当年给他们拍的登泰山的照片那么好、简直是最好。我呵呵一笑,只当是同学们这么多年重逢之后的客套话吧,跟“今天天气真好”的意思也差不多一样,只是他说的更应景一些。但是,他们说不是客气。学生时代整整四年的相片“大数据”揭示,我拍的照片感觉最好。
同学这样说,我也承认。这几年我也反思过这个问题,因为确实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了。随后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是我把人像拍的比例大一些,人像与风景的比例。但是,我为什么习惯地放大人的比例呢?最近我又忽然想明白了——当时我在读哲学,我在想“他是谁?他的真实面貌究竟什么样?”
我一心想着人而忽略了风景。这种思想潜意识地影响到行动,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原来深远的哲学的影响实际上这么通俗、细微。
三、对高中语文辅导教材一句话的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的辅导教材书稿出现了这样一段话:“世界四大通讯社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是新华社,它成立于1931年,总部设在北京。”
我请一位编辑老师读两遍这句话,然后我问他:“根据后面一句话推想,前面四大通讯社应该是美国、英国、法国等的国家通讯社吧?”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是。
但是,错了。西方的通讯社是民营的。
那位老师第一反应是修改后面一句,模糊淡化,改为“新华社是中国的一家大通讯社,它成立于1931年,总部设在北京。”
这样改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编教材就是这样把大量模糊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吗?我建议在前面一句加补充说明,尽量多给学生传递明确的信息:“世界四大通讯社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性质为民营。”
——实话实说,没有什么妨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