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经常说这3种话的人,自卑且浑身负能量,最好远离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可以捉摸,可以察觉的意识,另一种是无法察觉,无法捕捉的潜意识。
他还用了冰山一角做了详细的比喻,可以捉摸的意识就是显露在海平面的大小部分冰山,不可捕捉的部分就是深藏在海里的大部分冰山,潜意识会影响着人的行为与选择。
一个人不经意的话语行为也是他潜意识的一种体现,通过这些外部表现,我们也能对这个人性格做出一些评估,一个负能量满身还自卑的人往往喜欢说这三种话。
现代社会中,巨大的生活压力已经让很多人的生活苦不堪言,身边的正能量朋友对他们来说是为数不多的一点甜,那些负能量满身的人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压抑。
编辑搜图
一、“我该怎么办”:逃避现实,不愿面对现实
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情境时,他的下意识行为就是他潜意识的流露,很多人会在压力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表现得逃避,不愿面对。
在与朋友相处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说出自己遇到的一系列困难,然后再加一句“我该怎么办?”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从别人的口中寻找答案,而不是自己行动。
这种话语其实也是一种自卑,一种负能量的体现,他们问别人自己在困难情境中应该怎么办,实则就是把困境带给自己的压力转账到了别人身上。
这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这是在逃避问题,压力被分担到了朋友身上,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少了一些负担,问题的解决与决策都依靠别人,这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编辑搜图
往往这种人会对朋友与亲密的人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他们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都没有达到一个成年人的标准,也担负不起真正的责任。
在与朋友相处时,他们的消极情绪的输送也会对朋友产生负面影响,朋友自身还在困境中,还要担心你的处境,经常向别人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的人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对朋友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此时的朋友只是承载负面情绪的垃圾桶,时间久了他也会精疲力尽,逃避不应该成为面对现实的办法,这永远治标不治本。
当你遇到经常会问你怎么办的人,不要着急批评他们,要让他们明白问题的解决不是依靠他人,而是依靠自己。如果劝解不听,那么你最好远离他们,给自己一点呼吸空气的机会。
编辑搜图
二、“是我太…”、“如果我…”:不停地自省和后悔
心理学家荣格(Jung)根据人对外界刺激的应对方式将人分为了内倾型与外倾型,内倾型人会把外界对自己的伤害怪罪于自己身上,外倾型会把外界的伤害投射到他人身上。
我们身边也总有一些人在遇到困境,遇到结果不如人意的时候,他们会将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怪罪到自己头上,总是会过度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也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后悔,这类人往往在出现问题后会说:“如果我当时没有怎么样,结果就不会这样,都是我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自我压抑,出现众多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给他人给自己极大的负面影响。
过度的内疚并不会让别人理解你,很多时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内疚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你总是在向别人传达你经常无意义内耗,对别人来说没有任何情绪价值。
编辑搜图
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本质上是一系列交换与需求的满足,如果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关系也难以维持平衡。
与过度内疚的人相处,还需要时刻注意他们的情绪,因为他们总是过于敏感,又过于自卑,一些合乎情理的小事都会被他们无限放大。
与这类型的人相处往往会很累,因为他总是满身负能量,无法给本就压抑的生活带来阳光,没有极强心理素质的人最好远离他们,因为在无形之中你也有可能会被同化。
三、“都是因为某某,我才会这么不幸”:抱怨与否认现实
这种人在生活中的极为常见,在各大影视剧中反派处心积虑也没能达到目的,主角登场探寻他成为反派的原因,反派总是会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主角做了什么事。
编辑搜图
这是电视剧中的套路,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人都是这种喜欢外部归因的人,与前文的过度自省截然相反,他们会把社会对他们的打击投射到别人身上。
在生活中,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怨天尤人,只会外部归因的人永远无法走出困境,因为他们总是片面地看待问题的出现,自然而然无法找到正确处理办法。与这种人相处,纵使你有再多正能量也会被消耗,因为他们除了对社会的抱怨外,就是对他人的抱怨,一天中国的大部分时候你都要听他们的抱怨。
表现为“如果我家境特别好,我的人生应该不是这么糟糕”,“都怪别人这么处理问题,我才会这么倒霉”,总而言之,错都是外界的,是别人的,他们的永远没错。
这种抱怨并不能改变任何问题,但是他们总是乐此不疲,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有存在感的人,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害怕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其实很自卑。
编辑搜图
因为自卑所以不敢改变自己的状态,抱怨也会让他们满身都是负能量,对于自身的工作与生活都是一种消极的影响,错误的归因方式也会让他们陷入死胡同。
然而这种人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方是他会影响你的判断,在你面对困境时,他们会帮你进行问题的分析,将你遇到的不幸统统归结给别人。
短时间内,你会觉得他很理解你,他是你的知音,但是这种毫无对错是非观念的思维方式并不会让你真正的解决问题,只会让你的戾气越来越重,远离这种人才是理智选择。
古人云“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你身边的人是怎么样的,你也很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不想负能量满身就远离这三种人。
- The End -
作者 | 汤糜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Moreland, R; Beach, S. (1992). Exposure effects in the classroom: The development of affinity among stud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8, Issue 3, May 1992, Pages 25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