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成长之路(51)
五十一、种瓜得瓜
经历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初试身手时的大喜过望,又经历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踌躇满志后的愁云惨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国人空前理智。大家普遍认为只有高敏有把握拿一块奥运金牌,连国球乒乓球都不敢打保票可以确保一枚金牌。最后,到是把小姑娘高敏压的快崩溃了,好在她还是在罕见的连续几轮落后之后拼下了这块金牌,领奖台上哭的梨花带雨,让人无语。
介绍这些背景资料,其实是想说明,外界在这个时期并没有给中国女排太大的压力,中国女排自己也将曾经辉煌的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的世界冠军称号一一交了出去,也不该再有什么包袱了。可是,去年世界杯上那个似乎从空中飞来的那个世界亚军却把我们的心思给搅得稀巴烂,我们自己无端的竟然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我们竟然认为我们又有机会冲击世界冠军的宝座了,这个想法当然没错,可是我们真的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了吗?
要说没有准备也真冤枉了胡进,中国队在这年的冬训到时提出了:重点突破“三跳”。其实这也是中国排协在1991年冬训会议上强调的,就是鼓励各队大胆运用跳发球、跳传和后排进攻的技术,甚至在赛制上为“三跳”专门做了中国特色的修改:凡是比赛中队员采用后排进攻得分的,有发球权一方得两分,无球权得一分,在第五局通算两分;凡是比赛中队员采用跳发球得分的,不管是直接得分或者对方接发球失误,均通算两分。非职业化的运作总是看上去很美,用起来无效。这种专业催熟的技术完全经受不住职业化的考验,在国内比赛能跳发,后排攻是因为多给了一倍的得分,能够弥补失误的风险,而到了国际赛场上就没了这个规矩,当然,就极不合算;而且温室里出来的花朵那经得起风雨的吹打。所以,这一时期国内的跳发球,包括最出色的崔咏梅在内,拿到国际赛场上,都不要说能直接得分和破对方一传了,只算算成功与失误的比例,就没一个合格的。可以说,这第一跳就白瞎了。
后攻确实很重要,崔咏梅虽然后攻的绝对实力在国际上不算强,但是,后攻可以擦网,打起来也有突然性,所以,真打起来还是非常有作用的;何况,当时胡进还发展了王怡一号位的后攻,真要下决心融合到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中,倒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是胡进其实骨子里是看不上后攻战术的,他认为他稔熟的两点换三点战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进攻点不够的问题。他认为:反正都是三点攻嘛,放在前排和后排不都一样嘛。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们现在不做讨论,总之,这些战术虽然他也练过,也拥有,但是,大赛中他就是不大胆用。这第二跳又没派上用场。
跳传这个问题在中国女排是要强调,之前的杨锡兰是最为出色的,最为主动的。但是,正如名将孙晋芳也遇到的问题,出道时没有打下这个基础,虽然也有漂亮的跳传,但是总是欠些主动性。而当其时,中国女排的二传问题不是技术不够先进,是后继乏人,除了苏惠娟和马芳,其他人差的不是一个等级。那你只说跳传一个问题岂不是隔靴骚痒嘛。这第三跳还是跳空了。
这样一综合,口号喊的震天响,效果却是走过场,这一方面的准备,胡进等于没做。
在新人培养方面,胡进倒是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是副攻线上出了新人王怡。王怡是非常有灵性的一名队员,身体条件也很好,动作轻盈反应机敏,弹跳突出移动迅速,身高达到1米89,肌肉类型也非常合理,这样的身体条件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国家队要重点考虑的。她个人的技术也比较全面,前后排实力均衡,特别是有一手一号位的后攻能力。但是,王怡这样的选手也有自身的弱点,就是太有主见,难以合群,也自然难于听进教练的安排,她自己打出状态了,当然表现神勇,她自己不出状态,谁也难以调动起来,直接说吧,就是常说的拼劲不够,或者说是有骄娇二气。
主攻线上也有二位新手条件不错,一位是经历了去年世界杯考验的高林,另一位是孙玥。高林在去年的世界杯上一战成名,表现不错,孙玥出身排球世家,基本条件也很优秀。这一时期中国女排主攻线上的希望之星不少,包括更年轻一些的陈绪兰和肖建华。于是,胡进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把年龄更合适的高、孙本人带到了巴城,与之相保障的是另一名老队员陈凤琴。主攻线上二名新人确实一直以来表现不错,但是,胡进因此把许新留在了国内却有点让人费思量,公开的理由是许新有伤,不能随队出征,但是,许新的伤病是不是已经到了打几轮后排替补的水平都没有的地步了呢?或者说有没有打一局球的能力呢?这三名主攻手加上老队员李国君在风格上还是太趋于一致化了,大家谁也都没有绝对的实力,这种相似度较高绝对实力又不突出的主攻线上的搭配是否很合理呢?会不会让对手突破一个就突破了一片呢?何况李国君的伤病情况同样不让人乐观,看来,胡进的平时训练还是存有不小的问题的。
那就说训练吧,胡进一如继往的选择了拉练比赛式的训练,这个真要多说几句了,以赛代练并非全不可取,但是,不适合这支中国女排是过后印证的实事:一是队员伤病得不到及时的修整,老队员个个伤病缠身,新队员的情况也不乐观;二是队伍出状态太早,这一年胡进所带的国家队在对包括古巴队在内的世界强队胜多负少,但是赢的球全是在一些不重要的邀请赛,小比赛中取得的,大比赛中鲜有胜绩;三是队伍没有时间认真磨合,虽然说这支队伍组建时间不算短了,但是,胡进却始终没有把主力阵容捏合成形,固定成形,他引以为自豪的人人都能上场,人人都能打球,但是却不是高水平的整体配合与发挥。
这三条单独来看,确实有是使球队整体水平提升的可能,但是,也有陷队伍于困境的可能。如果只有一条是负面的可能,另二条出正面的奇效,胡进的队伍大概也不至于把整个比赛打的太难看。如果有二条是负面的,只有一条出正面的效果,胡进的队伍大概也还能和各路强队勉强周旋一番。而如果三条全部都是负面的显现,那这支队伍恐怕就要面临崩溃了。而要命的是,这三条负面的可能性造成胡进在最后吞下失利的苦果的局面时竟然条条应验,可能的偶然就成了一定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