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平:走好人生后半程
走好人生后半程
一座城市就像似一座音响环绕的音乐厅,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时段内,演绎出不一样的交响曲:有激越、高亢大号与小号齐鸣的共振;有低沉、厚重萨克斯和大提琴咏叹的和鸣,这便构成了一座城市一天生活的精彩的乐章。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便从新一天帷幕徐徐的拉开而开启。
年青的上班族就像似管弦乐队不同乐手,用各种乐器的不同声色,演奏起欢快、闹忙的晨光曲。
有私家车的上班族,为了赶上班的时间点,一窝蜂的驾车从各自居住的小区,奔向城市交通的主干道,巨大的车流量倾刻间形成了交通拥堵的小高峰;另一波上班族由于上班途中的行车不便,停车不便等诸多原因,他(她)们有的把各路公交站台挤得满满当当的;有的骑着公用自行车和电动车,顺着非机动车辆的行车道车流,向前涌动着;更多的则是汇聚在地铁站的站台内,那从地铁内下车的乘客和站台上上车乘客,这两股人流的相互交汇所形成的巨大涡流,使得拥堵不堪的站台,变成了人头拗动的海洋……
一种高峰期的回落,另一种高峰期便随及叠起。而这个主旋律的演奏群体,则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成员。他们所演绎的生活咏叹调,曲目乐章最为亢长。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发展,人口增长率逐年的攀升。很多在城市就读的学子,毕业后便留城工作,成家立业,生儿养女。为了照顾好第三代,那些在天南地北起居的老人们,便随着儿女迁徙进这座城市,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带薪保姆族群。
年青人上班后,每个居民居住的小区内外,整天看到的尽是操心劳碌、里外奔波的一张张中老年人的面孔。
天刚蒙蒙亮,老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煞费苦心为孙辈们忙完美味的早餐,接着便急急匆匆地用自行车、电动车,把孙辈们安全的送至学校。随后便是又一天的操劳开始。
打扫晨除、清洗衣物、整理房间、买菜做饭,老人们样样都上,可谓是退休要比上班累得多。到了下午学生放学阶段,老人们照样风里来、雨里去,把孙辈接回家,接着还要将孙辈送到各种兴趣班课堂,进行陪读、陪练。从早到晚,老人们把一天的时光,都耗在儿女们的这个家、耗在了孙辈的身上。
面对着操不完、忙不尽的家务事,每家老人都选择了―承受,因为每家老人,都把血缘与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便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
时下很多人认为,父母为子女作出牺牲与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却不敢苟同。普天下做父母的,含辛茹苦的把儿女们抚养成人、成家立业,完成了一代人的责任,老人应当有属于他们的晚年生活。做儿女的,应当尊重、感恩父母为之作出的付出,莫去充当不知孝悌的啃老族和坑老族。
然而,在城市交响曲的咏叹章乐中,时常出现着这样的让老人们痛心的不和谐杂音。
笔者居住小区的一幢楼内,有一户人家曾上演过这样一幕。
从农村来的老大姐,来城里儿子家居住十多年。这些年来她从孙子哇哇坠地那天起,直到孙子读上初中,她对小孙子关照与哈护尽心尽责,付诸着全部心血,小区的人无不知晓,都夸赞她是世上最难找的好奶奶。可是,当小孙子长大了,生活能独立自理了,婆媳之争却随之开始了,且愈演愈烈不可收拾。
有一次小孙子起床晚了些,老人家为赶孩子的上学时点,便匆匆忙忙的从早点店,买回了不算很热早点,这下急怒了那位儿媳,她抓起那份早点,狠狠地砸在老人的脸上,泼口大骂:你是越老越糊涂啦,这么凉的东西让孩子吃拉肚子,你这条老命能担待得起吗,你还是趁早死回老家去吧!
老人家忍气吞声未出一声,躹着身、低下头,拾起散落在地板上的早点,默默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老人家知道,儿子常年出差在外,若是与儿媳发生口角,让儿子知道了,小夫妻准会发生争吵,造成感情上的裂痕,这是老人最不愿看到的结果。于是,她老人家选择了沉默。可这事啊,并没有完呢。
晚饭时间,儿媳下班回来了,老人家像啥都没发生过似的,欢天喜地的把热腾腾饭菜端到儿媳面前。谁知,儿媳从座椅上猛跳起来,将筷子摔在桌上,用手指着老人的鼻尖,恶狠狠地吼道:“你是聋了,还是瞎了,早上我是对你这样交待的吗?” 话音还未落下,她便从老人手中夺过饭碗,重重地摔在地上。老人被莫名其妙的痛斥,实在难以忍受,两行泪水夺眶而出,悲痛的冲出门外,躲进小区僻静处,呜坞咽咽的痛哭了一场。
过了很久,她擦干了脸上的泪痕,不情愿的走向那个家门。
她开门进屋,发现儿子回家了,那张原本痛苦的脸瞬时变得颜悦色。儿子着急地问起母亲这么长时间去哪儿了?老人家却笑吟吟说:咱小区的张婶硬拉着我到她家唠嗑,这一聊不打紧,忘了回家的点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观念、价值取向,也随之产生了形形式式的变异。很多与儿女们在一起生活的中老年人,他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做带薪保姆族,不仅失去了自我的空间,而且助长了儿女们的懒惰性和依赖感,从而使得他们丧失了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从而造成人格形成的不健全性和扭曲性。
在新理念、新生活观的推动下,很多中老年人,为了提高晚年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开始逐步摆脱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困扰;开始从大包大揽家务情境中解脱,努力打造着属于老人美好生活的一方天地。朝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求的目标,谱写出一曲曲“夕阳无限好”的欢乐颂。
在老年大学课堂里,中老年人根椐自身的业余爱好,选择着适合的学科门类,付出着“老来须自强” 的刻苦学习精神,孜孜不倦的耕耘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天地。
夕阳无限好,莫怕近黄昏。中老年人,已经为儿女们操了大半辈子心,剩下的时光渐渐短暂。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快乐的生活,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国家多尽一点力、多发一份光,潇洒地走好人生后半程。于国,于家,于人,于己,都是件幸事!
作者简介
陈克平,江苏阜宁人,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过知青、参过军,上过战场、带过兵,经过转业、下过岗。爱好文学,喜欢写作,常有作品在《空军报》《阜宁日报》《弯弯射阳河》《中国审计报》等媒体发表。
冬歌文苑∣有影响力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