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五去襄阳,三顾茅庐
五去襄阳,三顾茅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我前段时间第五次去襄阳城,第三次去古隆中游玩时,默默背诵的。前两次去的时候,我也同样背诵了《出师表》,只是这次背诵时的心境,与前两次完全不同。第一次是兴奋;第二次是伤感;而这次却是平和。之所以平和,是因为我知道,曾经伤感、破碎的心,在时间的良药治愈下,终于痊愈了。
初游隆中,因为爱情
与她相识相恋后,在2013年10月底第一次去襄阳,那时并不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加之时间紧促,在襄阳待了两天后便回家了。次年3月份休假时,在快到襄阳城的动车上听到“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后,在她休息的时候,陪我去了一趟古隆中,逛隆中书院、游老龙洞、看三顾堂、走卧龙岗,眼前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因为爱情,内心温馨而快乐。登上了腾龙阁,在第二、四、六、八层,了解到诸葛亮在此十年间的生活、学习、广交益友的情况;站在第九层的瞭望台,一览这座兵家必争之地的全景风貌,正如罗贯中所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这是第一次去古隆中,因为爱情。
再走隆中,是为离别
同年5月,外公病危脱险后,又一次踏上了襄阳之旅,如第一次一样,只是短暂停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的深入,携手走过了近两年的时间,结婚一事提上了议程,不想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她是单身家庭,她母亲把她拉扯大,因为距离远,所以不同意。给她母亲打电话时,她母亲在电话里苦口婆心地劝我早点放手,让她有个更好的归宿,并声称:“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是不会把女儿嫁那么远的,如果她执意要跟你走,我会跟她断绝母女关系。”对此,我表现的不够勇敢,又自认为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不会幸福,加之我有“无论与谁结婚,只想让对方多个女婿,而不是失去一个女儿”的思想,在她母亲的哀求下,我选择放手,哪怕是深深伤害了她。
后来因为一句“想你想得好辛苦”,2014年 7月份她一声不吭的坐了33个小时的火车,穿过6省28个城市来驻地找我。看到她消瘦、颓废的神情,我心疼、懊悔不已。她的到来,让我想起了李宗盛的《漂洋过海来看你》,只不过是把“漂洋过海”变成了“跨省穿市”。与她漫步在海边,看清风把海浪卷起的时候,我的记忆也被渐渐勾起。那一刻我才明白,她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是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来呵护她,一个坚实的肩膀来为她遮风挡雨,一个温暖的家来作为她的港湾。
然而,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并不能一厢情愿、一腔热血和一意孤行。同年的8月到次年的3月,这半年多的时间都在与她母亲沟通、商讨、乞求、让步,谈了很多种方案都无济于事,直到后来她母亲用哀婉地语气对我说:“孩子,你各方面都挺优秀的,但是请你放手吧!我是不会把女儿嫁那么远的,她要是愿意和你走,我不管,我不会去看她的,我就当没有这个女儿。”
最后,我妥协了。出于思念,在没有正式分手前,再次去了襄阳城。那时她上班请假不方便,我一个人故地重游,去了一趟古隆中,试图去寻找当初和她一起去的影子和气息,然而除了冰冷的空气和身心疲惫的躯壳,找不到关于她的点点滴滴。站在隆中书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题匾前,望向远方,相处过程中的点滴过往,在脑海中闪现,一行热泪不禁潸然而下,内心的不舍和无奈的痛苦,慢慢吞噬着我……
从文理学院走出来,看见旁边是当初看樱桃花的那条路,行尸走肉地挪过去,试图去回忆那段快乐的时光,寻找带有甜蜜话语和笑声,可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外,一切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有我不舍的惆怅和夕阳下孤独的身影。
第二天,她送我到车站,离别后,再未相见。
三顾茅庐,已然释怀
和平分手没几天,她删除了所有关于记录我们相处过程的微博。而我却在备忘上写道:军恋绝大多数都是异地,是一段看不见表情,听不出语气,纯粹折磨人的感情,虽然因缘相识,为爱坚守,都想要忠于“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最后却又败给了“距离”和“空间”这个最大的“现实情敌”。
半年后,她嫁人了。至于她是嫁给了爱情,还是嫁给了现实,我不得而知,也无从查究。她结婚的第二天,我删除了她的所有联系方式,扔掉了她赠送的一切物品,烧毁了与她的全部影集。看着跳动的火焰将曾经的一切化为灰烬,我心如刀绞。
和她分开近两年的时间,我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独自舔舐着伤口,不敢去回忆曾经的点滴,去触碰伤痕累累的心。每每听到“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都忍不住黯然神伤,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直到年初在微博上看到她晒出儿子和爱人的照片,并配上了“丑老公,帅儿子”的文字时,内心没有了曾经因爱而产生的甜蜜的惆怅和依恋的哀愁后,才发现,原来那段痛彻心扉的爱情和血肉模糊的伤口,在时间的良药治愈下,已经消逝并结痂形成了疤,任何力量和记忆的片段都追不回、撕不开了。也是在那时候明白,在生命的旅途中,爱情能让人成长的原因无非是在人最痛的软肋上狠狠地扎一刀,让人疼痛到欲哭无泪,然后让人反省,教会人如何懂得爱,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在今年休假之时,恰逢是与她分开整整三年之际,于是,我再次踏上了去襄阳的列车,利用一上午的时间“三顾茅庐”。踏入景区的瞬间,我情不自禁,却又内心平和地背诵了《出师表》的片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随后慢悠悠地走遍了景区内的隆中书院、三顾堂、卧龙岗等所有地方,登上了腾龙阁,站在最高处观赏了襄阳城的全貌后,又重新在襄阳的中原路、长虹北路、前进路、大庆西路、建设路、沿江大道、诸葛亮广场等之前与她共同走过的路上漫步或骑行。期间,曾经的往事慢慢串联起来,在脑海中浮现,想起曾经的过往和经历,让我面带微笑,从容又喜悦,但内心却没有了一丝涟漪。
当我走在沿江大道上,感受着阵阵春风拂面的惬意,走到“米公祠”门口,转身看到夕阳西下,沿江大道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我突然明白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如果,时光更不会倒退。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波折和遗憾,但是我在用力爱过以后,经历岁月的渲染,也学会如何与自己和解,知道了如何放过自己。原来分开三年的成长道路上所经历过的沉浮、挫折教会了我,放下才会轻松,放下才会自由,能够释怀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因为一个人,爱过一座城。我说过我曾爱过襄阳的每寸土地和花虫草木,而现在我想把“曾”改成“此刻亦然”。所以,你好,襄阳;再见,襄阳。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海银同志,安徽庐江人,是一位正经的”佛系“兼”腊肉“的90后文艺青年,爱好文学和音乐,多篇文章刊发于网络文学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