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年我们还是个娃娃

童年的山坡开满鲜花,那时候的我们还都是娃娃,我们携手同行一起看虫儿爬行,一起看鸟儿飞翔。天真烂漫的我们,脑海里到处都在不停地编织着童年的梦想。那时候我们还不懂事,在故乡开满鲜花的山坡上,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我们的童年,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有着太多太多记忆,有着太多太多的梦想,小时候的梦伴随着我们一起长大,我们各自天涯,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还是否能想起我的模样,有一点亲爱的发小,是否还能记起我们一起采黄花菜的离奇故事……

记不起是上一个世纪哪年哪月哪天?我只记得在东北某一个夏日的星期天早上,有一群淘气的孩子,最大的九岁,最小的五岁,就跟商量好了似得不约而同,提 着框子,拿着尼龙袋子,在村头集合,没有跟大人打声招呼,偷偷摸摸地从九连路口出发了。

我们从故乡路口场院出发,小路蜿蜒西南方向,一直通向小南山(也叫死人山),我们几个孩子一路小跑,摆脱大人的束缚,脸上余兴未尽,暗地里庆幸父母大人不知道我们的行踪,一个个得意忘形幻想着回家,好给妈妈一个天大的惊喜。

我们太不懂事,没有大人的陪伴不知道危险有多大。清楚的记得结伴同行者有文卿、景凤、春(我本人)、元珍、高峰最小,我们行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唱着歌儿,不知不觉我们在小南山(可能是当年埋劳改犯取名称谓吧)坡下,尽情的采摘,一朵朵黄花菜鲜艳靓丽,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扉,山中的青草嫩绿嫩绿一片,到处开满各式各样的鲜花,百合、天之芍药、喇叭、最多的是黄花菜,片片橘黄,山中的鸟儿叽叽咋咋叫个不停,虫儿毫不示弱也鸣个不停。我们也说个不停,大自然的美景美不胜收,让人感叹不已。我们几个孩子溶入在大自然花的海洋里,俨然形成一副天然豪不做做的美丽风景画面,不需要涂色,不需要添彩,自然和谐的温馨画面油然而生,小时的山坡让我如痴如醉,花儿竞相开放,年幼的我们就像花儿一样美丽动人。

我们是一路欢歌一路采,框子满了,尼龙袋也是大半下子,收获满是多多,一个个是满身欢喜。该到了回家的时候了,可是年幼无知的我们,没有按着原路返回,而是好奇心大大的,还要继续探索向前行驶。几个小不点沿着小南山方向的路口继续挺进,这时已经离家的路口越来越远了。后来我们往左拐,进入了一个大荒草甸子,草长得高于大人,我们几个很快就淹没在草原的海洋里,一望无边的草地,踮着脚尖再摞上俩个孩子的高度,也够不着草尖,我们没有多远就彻底的迷路了。

过了一回,跟前出现了一个大深沟横在那里,堵住了我们前行的路。我们几个有点措手不及,不知该怎么办跨过去,因为沟里有水比较深,要想过去,面对的是我们的衣服都得湿淋淋的,黄花菜也得泡汤了。再说是哪位发小还领着这么小的小男孩子高峰来拖我们的后腿,他太小,个子更矮,怎么跨过横沟。小小的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张着大嘴哇哇的大哭起来,哭声在这空旷的草地显得那么凄凉,我当时也差点和他一起大哭起来。可是还是忍住了,毕竟我比他还大,不能这么软弱,要有个姐姐样。后来在假小子文卿的带领下,其中一个慢慢趟水过去,文卿背着高峰,前面过沟的那个可能是元珍,把高峰接下来,别说我们几个配合得挺好,顺利通过了。此时我们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是要赶快拨开草丛找到回家的路。要不然天黑了,蚊子上来了,狼群、黑瞎子也会来的,如果野兽嗅到我们身上散发的香味,一定会尾随而来,到哪时我们真的面临很大的危险。

不过我们真的很幸运,前面向右方向我们看到了有人拉青草,马车青草嘛的高高的被我们看见了,我们仿佛看到了救命草,跑过去问路,他们告诉我们,这是当时的35连地盘,你们一直朝前走,不要回头很快就能出去的。我们按着大人指引的方向,约么半个钟头,终于看到了曙光,我们走出来了。

不过出来是出来了,一个个也造的不像个样子,向美草疯一样可爱。出来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陌生的连队,我好像没来过此地。这时离我们不远处有个洪炉房,是焊东西的地方,永玲父亲我们称他为杜叔叔正在焊东西,抬头看到我们不觉一愣,看到我们那个狼狈样子又好笑又好气,狠狠地把我们几个小破孩批评一顿,然后嘱咐我们沿着大道由南向北方向,赶快回家,怕家里人着急。

到了村口,我远远的看见路口有好多人聚集在那里,不知说些什么,我当时已经敏感意识到惹祸上身了,小脑袋瓜在不停地打转,该怎么办?我走在最后面磨磨蹭蹭想着如何躲过妈妈这顿揍,这时不知啥时候窜出一个小不点,她比我高一年名叫晓英,上气不接下气的告诉我,不好了你妈妈火了要狠狠揍你一顿,你快跑吧。跑?往哪跑?看来这顿揍逃脱不了了,硬着头皮往前走,快接近妈妈的时候,我灵机一动,我采黄花菜拿的是袋子,袋子里装的是黄花菜,已经是快让我们折腾成坨了,我往后一搭,正好盖住我的屁股,妈妈看到我气不打一处来,拿着棍子就朝着我的屁股打过来,嘴里还念叨着,再叫你不听话,我还暗自庆幸,不疼,但还要表面装成委屈的样子,一面抹泪一面承认错,妈妈再也不敢了,这话小时候不知说了多少遍了,屡教不改分子哈。

时过境迁,一晃我们都长大了,再也回不到那个从前。那时候的我们天真无邪,为了采黄花菜,我们从早上采到黄昏,整整绕了一大圈,才回到原地。给父母添了多少乱,惹了多少的麻烦啊!还好我们还都好好的活着。如今的我们,各自天涯,有的在海外离我们一万八千里,有的在山东,有的在东北,可是跟我们在一起玩的好姐妹元珍,她永远离我们而去,通往天国的路离她那么近,离我们还很远很远,阴阳两隔,童年的伙伴少了一人,想起来心里难受……

活着的人想起童年那段往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童年的往事不堪回首,一桩桩一件件,层出不穷,那时的我们还是个娃娃,一个不懂事的娃娃……

作者简介:于春建,笔名寸草春晖。生活在北方的一个边陲小镇。这里依山傍水,天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就是这里的一员,现已退休,喜欢看书学习,写写画画。闲暇时间愿出去旅游,放松心情,喜欢拍照,愿把最美好的时光留下。山一程水一程,愿笔墨留香,抒发内心情感,愿九宫格里绽放的是一颗永远不老的心,守一份安宁,守一份幸福,微笑永远向暖。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期编辑:王娜娜

征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一周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1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原创第516篇︱养育之恩

    文〡晓无涯 图〡二哥画画 腊梅的爸爸不是腊梅的生父,准确来讲,是她的救命恩人~ 腊梅在家排行老二,在农村,这是被允许生的最后一胎.临产前,腊梅的爷爷奶奶考虑到家里的香火延续,没有送腊梅的妈妈上医院生产 ...

  • 【儿童散文诗】写在父亲节的日子里(五章)/郑青山(鸡西)

    诗人简介: 郑青山,男.1953年2月生于鲁北平原.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写文稿.先是学写民歌丶小诗丶散文丶小小说以及童话小品之类的,反正是啥都想写啥都写不好.80年代受田成章老师和商殿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李蓓||回不去的乡愁

    回不去的乡愁 文/李蓓 婴孩在母亲的怀里一起经受过什么苦难,是没有记忆的.他只留恋那对充盈着乳汁的乳房,留恋乳头的温香. 我们对故乡饱蘸着苦难的怀抱也只留着一个记忆,美好的记忆. 所以,虽然故乡有很多 ...

  • 蔡志杰:冬鼓的回声|散文

    王欣凯:垭口风车|诗歌 文/蔡志杰 [作者简介]蔡志杰,笔名半坡,陕北子长人,教师退休,至今于<参花><精短文学><中国诗选刊>.等三十余纸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 ...

  • 【上海散文】王小燕 | 一双残疾的左手

    总第1419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由<上海散文>杂志选送 这一双残疾的左手,一只是爷爷的,一只是父亲的. 爷爷王景书,生于1908年,中共党员:父亲王维礼,生于1934年,中 ...

  • 散文|张凤兰作品《 远去的记忆》欣赏

    [散文悦读] [作者简介]张凤兰,甘肃天水秦安人,网名,小草.自幼酷爱文字,至今笔耕不辍,诗文散见于各个网络平台.心怀山水,崇尚自然.人生关键词:孝悌.   远去的记忆 --读老鬼<攒班戏> ...

  • 【阅读悦读·散文】张晓红《夏日太白》

    [作者简介]张晓红,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喜欢诗歌散文,喜欢配乐朗诵,喜欢跋山涉水,喜欢自然风光.开朗乐观,热爱生活! ---------------- [本文由整理者授权发布] ---------- ...

  • 小娃娃

    小娃娃,爱妈妈,看了妈妈,笑盈盈

  • 「金小说」李英利| ​孪生兄弟

    作者简介:李英利,1964年出生于山西临猗,运城市作协会员.临猗县庙上中心学校教师,喜欢文学,酷爱创作,多篇小说.散文.童话.儿歌发表,出版童话集<三个气球>. 孪生兄弟          ...

  • 散文||那年,乡村学校的日子

    那年,乡村学校的日子 江亮||湖北 一树繁花风轻过,满是往事眼前来.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我沐浴着风,任风儿轻抚我的脸庞.不经意间,思绪回到远方,回到我开启教育生涯的地方. 那个地方在家乡,那所学校很平 ...

  • 散文||那年春节回家的山路上【征文】

    那年春节回家的山路上 冯淮南||北京 1969年春节快要到了,我们决定回家过年. 那时候,我们从蚌埠下放到定远县一个两县交界处的山区里,翻过一个山头就是滁县地界.我们是1968年11月13日下放的,到 ...

  • 散文||那年,那味【征文】

    那年,那味 1988年,正值23岁,青春的荷尔蒙在不断发酵.年底,终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腊月二十三,已是农历小年,学校初三年段刚刚放假,到出纳处领取工资和补课津贴,匆匆收拾行李回家. 回到家,和父母 ...

  • 散文||那年,我25岁

    那年,我25岁 张同菊||河北 端午假期,出去小游.同去的一个朋友的儿子,满脸孩子气,一路上话语不多,和我们也几乎没什么交流.原以为他就是刚读大学,顶多二十来岁.一问才知道,我们眼中的这"孩 ...

  • 徐文华的散文 | 那年,我去北京探亲

    那年,是1969年,我15岁.放暑假时我爸爸让我一个人去北京看看在京的亲戚,看看他和母亲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曾在徐家帮佣过的"老杨头"爷爷. 我对父母说这么远的地方,你们放心让我一个 ...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杨晓燕丨散文/那年,那月,那小村

    作者简介 杨晓燕,系吕梁市岚县城关学校教师.工作之余爱好写作,喜欢穿行于文字中,领悟生活的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常有散文.诗作发表于杂志及网络. 那年,那月,那小村 作者:杨晓燕 大姐在美国定居多年,常 ...

  • 【浙江】阿敏丨散文/那年,我们正青春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阿敏:祖籍浙江诸暨,现居山西垣曲.爱好文学,崇尚文字.不为成名成家,只想在舜乡文学的天空,留下一只笨鸟展翅的身姿. 那年,我们正青春 阿敏 天亮了,任务终于完成了,连续二十八天 ...

  • 散文 ‖ 那年的北京之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那年的北京之旅 天津 贾旭 您骑自行车到过北京吗? 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中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话题.因为当时赴京的主 ...

  • 散文 ‖ 那年秋天的故事

    早年的农村,生活越苦涩越煎熬,人们越是使强用狠地活着. 我插队务农的村子位于秦岭北麓青华山下.村里有这么一户人家,上有老下有小六口人,中间扛山的夫妻俩,男的面相偏丑,女的模样出众.男的做过几天赤脚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