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梦魇的束缚——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延伸的、极度焦虑的、记忆深刻的梦。」

梦魇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一种症状,或者在没有创伤诱因的情况下发生(特发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对梦魇不一定有效,因此它应该被视为一种单独的睡眠障碍,可能是由压力或创伤经历,药物,或药物戒断所引起,并与普遍的精神病理、抑郁和焦虑症状、其他睡眠障碍有关,并与自杀风险增加有关。

目前关于梦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想象暴露(IE)、意象重构(IR)和积极意向训练(PI)。

想象暴露 imaginal exposure (IE),患者被要求尽可能详细地想象噩梦的内容,直到情绪强度和主观痛苦下降,习惯化和情绪加工是这一治疗的机制。

意象重构 imagery rescripting(IR),患者被要求改变噩梦的故事情节,使其不具威胁性,并反复想象改变后的脚本。增强了对噩梦的控制力,即所谓的掌控是这一治疗的机制。

积极意象训练 Positive Imagery(PI),患者在指导下进行海滨想象练习,并讨论他们的经历,接着他们被鼓励用感官和身体细节丰富图像。

与等待治疗相比,意象重构和想象暴露都被证明是治疗慢性梦魇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它们的相对疗效以及与积极对照相比的疗效知之甚少。一项 2021 年 1 月 21 日发表在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杂志上的研究比较两种治疗之间以及分别与作为积极对照的积极意向训练相比较,并探讨治疗效果的协变量。在这项单盲随机对照试验中,96 名来自门诊的梦魇症(特发性噩梦)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一个单独的治疗阶段,包括重构、暴露或积极意向训练和 4 周的在家练习。

结果:主要结果是噩梦困扰,次要结果是噩梦频率、噩梦效应、自我效能感和一般精神病理。噩梦困扰在所有组中都有所降低(意向重构:Cohen’s d = -1.04,想象暴露:d = -0.68,积极意象训练:d = -0.57),噩梦频率、噩梦效果和精神病理都有所降低。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在任何一级或二级测量中均未发现治疗效果差异。治疗效果与人口统计学或障碍特征、基线值、治疗可信度或练习次数无关。

由此可见,不管个人特点如何,即使是短期的噩梦治疗也是有效的,而且不同的干预产生相似的结果。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阐明其作用机制。最近的一个模型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可以激活相同的机制,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法。从技术到患者需求的视角转变可能会使梦魇症的研究受益。

虽说梦魇症的治疗方法很容易被治疗师学会,然而许多患者并未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卫生保健部门应该更多地利用这些强大且易于管理的噩梦疗法。比如初级保健提供者应该在筛查时直接询问有关噩梦的情况,并将患者转介到专门护理。心理治疗师和睡眠治疗提供者必须在梦魇症治疗方面得到更好的培训和更多的利用。

参考文献:Imagery Rescripting and Imaginal Exposure in Nightmare Disorder Compared to Positive Ima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