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个在学校阳光可爱的少年,为什么在家里就变得性格怪异?

一个和同学能说说笑笑,还特别有女孩子缘的男孩子,为什么和妈妈就说不上几句话?

为什么孩子一到家就喜欢关门写作业,除了上厕所不肯出门半步?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你妈出门的时候你在玩手机,回来的时候你还在玩手机。——那么,你就是玩了一天的手机。

你妈出门的时候你在写作业,回来的时候你在写作业。——那么,你一定是玩了很久的手机,在你妈进门的时候才开始写作业。

你妈出门的时候你在写作业,回来的时候你在玩手机。——那么,你就是在你妈刚走的时候就开始玩手机的。”

你中招了吗?你是这样的妈妈吗?

说好了我们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但是又有多少家长在用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去脑补孩子的行为?

比如他的课本上没有笔划过的痕迹,他就一定是上课没听?

比如他买了一堆书放得整整齐齐,他就一定把书买了也不看?

比如他说要出门玩……(如下图)

孩子说,我说一句话,我妈有十句话唠叨;孩子说,爸爸总爱批评他。

渐渐地,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就越来越少了。如果孩子已经和家长不能正常沟通,那么又该怎么挽救呢?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个典故出自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源自《古兰经》的一个故事。

先知穆罕默德,有一天和他的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

一位门徒说:“老师,您有信心,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

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答应了,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声,“山,你过来!”回声最终消失,山谷又归宁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穆罕默德说:“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让我们去爬上这座山吧。”于是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到了山顶,他们因信心促使希望实现而欢呼。

这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典故。山并没有过来,穆罕默德却翻过了那道山。

既然对方不能主动迎合我的想法,那我就主动来迎合对方的想法。这提示人们:在客观环境改变不了的时候,人要改变主观信念。

如果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已经不太和谐了,如果孩子已经不爱听父母的话了,那么我们主动去接近孩子吧,打开通往孩子心灵的通道。

有一个方法,不妨尝试一下,经过多人实践,证明有效。

可以找一张便签纸,每天夸一遍孩子,贴在孩子书桌上。这张纸上只谈优点,不谈缺点,而且优点多多益善,不要吝啬。

如果说孩子总让你生气,看不到孩子优点,那么请你用放大镜去找。如此坚持一周、一个月,孩子和你的关系就会有大大的改善。你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你会给他一切支持和力量,孩子自然会慢慢打开关闭的内心,和你开始交流。

特别强调的一点,刚开始不要写任何叮嘱的话,只是夸他就好,无论是夸他今天的字漂亮,还是夸他今天对邻居很有礼貌,又或者夸他今天书桌整理的干净,都可以。

落款可以写“爱你的爸爸”,也可以写“永远支持你的妈妈”,诸如此类。

工作和学习的很多时候,也是如此。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问题,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事情,也改变不了他人,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适应。

适应不是简单的顺从,而是看透一切后的接受,大彻大悟后的坦然。

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别人的的想法,总试图去改变环境,如果环境并不像预期那样改变,就会产生各种不满、愤慨、抱怨,像怨妇一样,这不是我的风格,所以,我要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试着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工作态度,让自己开心地去工作、学习,包括和孩子相处。

愿每一个孩子都是幸福的宝贝!

—END—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