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老外为什么都喜欢李子柒?因为她会“画大饼”

吉尼斯世界纪录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的订阅量刷新了由她在2020年07月创下的“最多订阅量的油管中文频道”纪录,并在之前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21》。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有人质疑数据,有人质疑内容。
有人觉得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当下的农村生活,有人觉得不能代表中国文化。
但数据能说明一些事情。
比如人家104个视频就粉丝735万,平均播放量500多万。
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发了14万条视频,粉丝也不过792万。
很成功。
再说文化,人不可能只有一面,中国文化也是多个维度的。
不是只有城市高楼,航母和高铁这样满满肌肉感的文化才算输出。
我以为喜欢李子柒的老外们大多数都是不懂辩证法的乌合之众,阳春白雪的什么国学、孔子,中国老百姓都云山雾罩的,怎么输出?京剧,皮影戏,中国年轻人自己都不爱看,样板戏后几十年没有创新,怎么输出?
而在没有自辱的前提下,“让更多人向往中国”就是文化输出。

01

— 不自信导致不相信 —

在2019年我就看到了李子柒的一些作品,我觉得很美,当然,相对于华农兄弟那种“这只竹鼠中暑了,不如我们把它……”的那种直来直去,李子柒的视频尽管有美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家表达出了田园牧歌式的东方美感,可以让外国人沉醉在事农桑、传耕读、钟情山水,隐居田园这样的诗意柔情之中。
这是一种文化概念,它不一定是真实的,但确实能营造出美感,有不少农村出身的网友会据此来杠她的细节,可问题是,人家从来就是拿自己的视频当一种宣传手段来弄的吧?这样一个让人觉得很空灵美的女子,不拍点意境化的东西,难道真的要实打实地拍《母猪的产后护理》吗?
诸位别忘了,韩流文化在中国怎么火起来的,人家靠的是玛丽苏剧集,工业化整容出来的明星,这些东西生生地把韩国的垃圾化妆品和二线明星都炒作成天价了,还不是有人买单吗?
李子柒制作的内容比韩国的那些产品高大上多了吧?
油管评论无数外国人看完了视频之后,他们大多表达出了“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中国”的意愿,虽然很可能只是一时嘴上过瘾,但总有一部分有条件的人会在下一次海外旅行的时候把目的地选在中国。且不总说目前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任由BBC,CNN之流睁眼说瞎话,当他们有机会亲自来了,很多可笑的臆想自然不攻自破。
所谓成功的文化输出,就是要让人家觉得你美,你好,你厉害,对产生这种文化的地方有深深的向往。李子柒恰恰就做到了,让人家发自内心的被你吸引,想来你这里。
像有些导演们虽然在国际上出尽风头,但人家看完后只是觉得“这电影好”,“这导演可以”,但是看完之后就回家教育孩子,“你可不能浪费粮食啊,你知道中国还有多少孩子吃不上饭饭吗?”
《上帝之城》好不好看?好看,但看完之后你想去里约旅游吗?
这种文化输出还真不是你一昧地说自己有多好,而是输出的文化载体本身对人有很强的吸引力。
美国大片好看,日本动画好看,李子柒的视频也好看,你的文化就这么被输出了。总不能还坚持固有的概念,动不动就组织一帮留学生打太极,唱京剧,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国崛起,讲的是恩威并施,刚柔并济。
李子柒的作品,无疑就是走“柔”的路数。

02

— 墙内开花墙外香 —

李子柒注定在国外要比在中国受欢迎。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这类视频的目标受众都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中产阶级。这类视频的核心价值就是田园牧歌
而田园牧歌这种事,对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那可太美妙了。
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李子柒肯定没有其他三农题材的优秀视频博主,比如华农兄弟等等受欢迎。
因为对于中国人自己而言,我们的审美已经经历了传统经典的训练,我们对于意象的理解和感受、对于整体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恬淡从容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堆砌和展示所能满足的阶段。
因此,论展现对于隐居生活、对于闲适精神的追求,短视频永远比不上传统诗歌,拍得再美,色调调得再好看也没用。
玩意象,中国人的要求会非常高,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足够厚重。
这样一来,中国人对于短视频展现田园牧歌的核心需求就落在了“真实”两个字上。
华农兄弟一类的视频,虽然有剧本有设计,但是他们的镜头下是真实的中国农村,是真实的风貌和人情,更能引起都市年轻人的共鸣。
扪心自问,看论文看的要吐的时候,谁没有想过回老家搞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但是像李子柒这种玩意象的,是天生的文化输出利器。
比如英国人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绝不是靠莎士比亚,而是靠标签和符号。
如果你相信标准英音就是好听,金色假发就是秩序,白手套黑西装就是高级,向前俯身45度就是绅士,那你自然会去读莎士比亚,但是,英国老百姓自己可未必爱听贵族音。
所以说文化输出一定是符号化的。
李子柒把意象退化为文化符号,简单化为文化符号,再拍视频把它表现出来,这是对的。如果每期最后弄个书法作品写首诗,说不定就有外国文艺青年拼命求翻译了。

03

— “画大饼”当学李子柒 —

讲文化输出一定要说“底线”和“打的什么牌”,好比说了10年大发展的电影圈,要得奖基本靠贬低国人,弄个湖边的棚户区,底层偷车团伙+暗娼来讲故事取悦外国人,就这只是入围、也没得奖。
我觉得这不叫文化输出,这叫文化自残。
君不见,花木兰这样祖上留下的东西都成了迪斯尼的版权了吗?
我倒是希望那帮伪国学家去输出一下三从四德裹小脚啥的,祸害一下美帝什么的,问题是他们没这水平。
就中国目前的文化输出能力,有个李子柒我觉得就算是先锋大将了,居然还一堆人在那说“农村不是那样的”,“有团队”……
好不容易有个受外国人正面评价的中国文化产品,都是自己人,就积点口德吧。
至于李子柒,再深入一点地说,她贩卖的是满足西方人所谓的东方主义的神秘幻想, 还是在现代工业化都市社会里,人类对重返自然的一种幻想:
它跨越了国籍和文化。
打个感情色彩上相反的比喻:
情色片之所以看的人多,是因为满足了人的性幻想,让人幻想着自己在做实际上不可能的事情;李子柒看的人多,正是因为大家不可能抛下自己的工作,去乡村、大自然里一件件地做李子柒做的事情。
看的人都知道这种视频中反应出的生活是人为的(假的),但是还是喜欢看。
这种向往是带有工业时代的普世性的,李子柒团队显然也认识到了这点,并没有在视频里推广太多的其他元素,而是着重反映出一种人和自然相互和谐的感觉。
李子柒的创新之处在于,她准确地把握了现代人的这一心理,并且很好地加以满足。

— 结语—

再过20年,可能李子柒视频里这样的生活在中国就不存在了。但她的视频依然会有吸引力,因为人和自然如何相处会是永恒的主题。
从这个角度讲,李子柒做的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化输出,她提供的是一种带有普世意义的作品,而不仅仅是卖中国特色。提供有普世意义的问题,有普世价值的追求,是最高级的文化输出。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