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真的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6岁的时候,我认为诸葛亮最厉害,因为他神机妙算,经常以少胜多;

16岁的时候,我认为刘备很最厉害,因为他仁义宽厚,是个好领导;

26岁的时候,我认为司马懿最厉害,因为他不动声色,夺取了天下;

36岁的时候,我认为刘禅最厉害,因为他大智若愚,是三国时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这会儿,我认为曹操最厉害,因为他给《孙子兵法》做了序,而《孙子兵法》的核心是:避实击虚,以多胜少。

从人生的高度讲,如果说曹操是一家公司老总的话,那么诸葛亮只是一个资深的公关经理+营销经理+产品开发经理——兼职再多,他也只是一个全能的经理而已......

听到我的“高论”,媳妇“哗”地泼来一桶冷水:“就你能,你比诸葛亮还能,你去借个东风试试,你去借十万支箭试试,你去造个木牛流马试试......“

唉,苍天啊,被小说毒害的,岂止是一代人啊......媳妇大人,我是没有诸葛亮能,但你说的这些, 大部分都是别人编出来的来呀!

一、“木牛流马”的史料记载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是罗贯中编出来的,正史中没有记载;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罗贯中编出来的,正史中没有记载;

诸葛亮和“木牛流马”的故事,不是罗贯中编出来的,正史中有记载,但是怎么记载的呢?

《三国志》载:“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三国志》记载,用木牛运粮,用流马运粮, 都是他的主意,但是他用过的东西,就是他发明的吗?这个好比,我正在用电脑打字,电脑就是我发明的吗?

当然,要搞清楚是不是他发明的,首先要搞清楚,木牛、流马是什么。

二、木牛

《三国演义》拍了很多遍,木牛流马的样子也是变来变去,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种。

一种的形象是一只木制的牛,不用人力,而自动行走。

一种的形象是一只装有木制牛头的三轮车,需要人推着,才能行走。

从《三国志》记载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两样东西,而影视作品中却弄成了一样东西,这个是明显不对的。

先来说木牛。

今人看到“牛”,首先想到的是牛头,但是在古人概念中,却未必如此。

比如在一本北宋时修订的兵书《武经总要》中,也有关于“木牛”的记载:”木牛以坚木厚板为平屋,裹以生牛革,下施四车轮,自内推进,以蔽攻城人。“

根据上面的记载,木牛是一种攻城工具,上面用坚硬的厚木头拼成平屋,外面再包一层生牛皮,下面有四个轮子,攻城的人躲在里面躲避箭矢飞石,推动车子来到城墙下,然后挖地道攻城。

木牛,本质上类似今天的运兵装甲车,因为木头制成,速度较慢,故名“木牛”。

攻城工具不但有“木牛”,还有“木驴”,比木牛多两个轮子,顶是尖的,象驴的长耳朵,故名“木驴”,作用和木牛类似。

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攻城用的木牛,改变了用途,用来运输粮食,相当于把今天的运兵装甲车,改装成了货车。

三、流马

什么是流马呢?

这个难度是有些大的,因为在历史资料中,不像“木牛”那样有明确记载,所以即使我发现了真的流马,你说不对,那我没有办法来让你口服。

看到流马,很多人一般会想到“流动的马”,也是误会。

流,本意指活动的水,流马,字面的意思应该是水上的一种运输工具。

在《武经总要》里,有这么一种水上运输工具,叫做“皮船”。

“皮船者,以生牛马皮,以竹木缘之,如箱形,火干之,浮于水。一皮船可乘一人,两皮船合缝能乘三人,以竿系木助之,可十余返。”

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生牛皮、生马皮为主料,把竹子和木条钉在皮子四周,做成箱子一样的形状,然后用火把皮烤干,就会变硬成形,浮在水上。一只皮船可以乘坐一个人,两只皮船拼缝在一起可以乘坐三个人,把长竿系在木条上辅助摆渡,可以往返十来趟(皮革防水能力还是有限,泡时间长了会变软变形)。

皮船,本质上类似今天的漂流船。

皮船本来是泅渡工具,诸葛亮把它改变了用途,用来运送物资,因在水上,漂浮速度较快,就像马奔一样,故名“流马”。

当然,这个是我推测的,也不一定就100%对,但个人感觉还是比较靠谱的——我承认,本质上来讲,我不是一个谦虚的人。

四、小结

兵法书籍,自古有之,后人根据前人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比如《武经总要》虽然是宋代编写的兵书,但是里面却夹杂了大量唐代及之前的军事术语。

木牛、流马,是古代军事上的两种攻城工具,一种是从陆路攻城,一种是从水路攻城,自古有之。诸葛亮熟读兵书,自然熟悉这些东西,然后改装一下,改变用途,变成成了运送物资的工具。

其实这很正常,也很平常,不过经《三国演义》的夸张夸大,诸葛亮成了神,而木流牛马,也似乎成了神的见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