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的这条古街是国内门坊最多的地方,还很实用,至今保存完好

说起牌坊门楼,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尤其是一些古城古镇古村里。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临海不大,与古长城接壤的紫阳街是这座千年古城的缩影。

紫阳街从北到南全长有一千多米,街上古迹众多,信步可数。不得不让人心生感叹:“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走着走着,我还留意到这条古街除了牌坊,还有许多拓着名的门坊,尤其是在其中间位置的“十字路口”,无论往街道的哪个方向看,都隐约能看到两三座,问了问住在街边的老人,他们竟然也不知道具体数目。

上网查阅资料,原来:“每相隔百丈就有大块青砖砌成的一堵坊墙,坊墙高三余丈,宽五六丈,拱门高丈余。坊名即地名,坊墙又称“防火墙”,有《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五座坊”。但其实百丈不太精确,以我的经验,目测有几个门坊之间,顶多一百米左右。

至于数量,更是远远超出五座,可惜当时没有仔细记录,不然倒也是件挺有意义的事。

古人的智慧总是让人叹服,他们设计出别具一格建筑,既是人行道通车马,又是防火墙保平安,还有画界为标的功用,真可谓一举多得。现在更是成为这条古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大部分门坊都有些来历,比如这座“奉仙坊”,就传说这里是百姓供奉过仙人的地方,因此得名。

“迎仙坊”则是另一种传说:“临海是块风水宝地,百姓安康,人间生活幸福美满,不少仙人下凡人间临海,为迎接仙人而建”。

在紫阳古街游走,不只能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小吃,还能感受真切的当地风土文化,像这些都饱经岁月蹉跎的门坊,更是忠实屹立于此,记录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从它们身下走过,会“聆听”它们的故事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