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插上雄鹰的翅膀
插上雄鹰的翅膀
上篇
折翼雄鹰久养伤,牵连伴侣屡遭殃。
幸逢文苑冬歌主,呐喊摇旗品德彰。
生活是一片汪洋,更是一片花海,每一朵花都散发着阵阵清香。徜徉在花海中,那沁人心脾的芬芳,是人性中最纯美、最感人的光芒。
二0一七年春节过后,经过近7年奔波,70次住院治疗的我,病情初见稳定。在主治医师陈鹏主任的多方协调下,有幸参加了新药“9291”上市之前的临床实验,为我解决了经济捉襟见肘之忧,踏上了人生坦途,一丝曙光透进心房。
靶向治疗只杀癌细胞,对人体损伤相对较小。在所有癌症晚期患者中,我算是特例中的特例了。长期化疗不停换药,对身心有很大程度的损伤,我因个人体质和心里素质及抗压能力略强等诸多因素,没有被病魔击倒,越战越勇。除记忆力下降,大脑偶尔断片,肾损伤较严重外,与常人并无两样,我可以自豪地说:“肺癌本是墙边草,风硬随波偏侧倒。胆小时时将命拿,坚强尽把奇才造”。
而这首先应归功于妻子,她几十年如一日,从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蕊,陪我越过荆棘与坎坷,岁月沧桑变得人老珠黄,鬓发染霜。吞下若干苦果,撒下无数眼泪,声声真情呼唤,才把走近地狱之门的我硬生生拽了回来。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活着真好,好好活着!我从每天能见到晨曦爬进病房的欢心,到活过一月月又一年的欣喜若狂,再到可以好好过日子的现状,经历太多炼狱般磨难,与死神握别的滋味穷尽词汇也难诉衷肠。
时间随风而去,眨眼溜进二0一八年春天。回味大半生历程,想到自己与癌症抗争的磨难,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幸福与快感,吮吸着雨露阳光滋润的甘甜,深感不能就此消沉下去,我手写我心,以激励更多生活中遇到坎坷与磨难的人,张开翱翔的翅膀飞向远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开动锈钝的大脑,拙手拿重笔,以《我是肺癌晚期患者》为题,奋笔疾书写下长篇小说发往朋友圈。毕生忙于生计,从没写过只字片语,身为小学老师的我,初试笔锋自然漏洞百出。读完拙作大家却伸出赞誉的援手,在以泪洗面的同时有的发红包鼓励,有的及时指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告诉我在打字时要打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样就不容易出现错误了。
截止到二0一八年十一月中旬,作品已完成十二章,却为找不到平台发表而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令我记忆犹新。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圈有同事“泉水叮咚”谢福泉的一篇散文在冬歌文苑推出,随即添加冬歌微信,并把前五章发去审阅。很快收到肯定的回复。
晚霞露出笑脸,喜鹊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稿子发出后,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网络架起沟通的桥梁,虽与冬歌交流甚少,却深感总编率直豪放,平易近人,是值得尊重的行业大咖。
二0一八年十一月三十日凌晨,小说(一)在平台推送。见到自己辛酸苦涩的文字,兴奋地重新审视后发现,几经修改多人审阅的文章,依然存有不妥之处。“吃一堑,长一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沉淀,打磨的作品,朋友再咀嚼起来则赞誉不已,文笔像长了翅膀一样突飞猛进,这背后的付出只有自己清楚。为创作一篇诗歌我坐在壁画前一动不动,缜密思考,一天之内经过十几次修改才算基本定稿。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历时半年进红系直属诗院学习,不辞劳苦,经常熬夜,带头认真完成作业。闲暇之余就进文苑文学交流群,尽量将每天推送的作品拜读一遍。期间的惬意,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体会得到。
一年时间,共向文苑投稿50余次,除去连载小说外,还有随笔、散文、书评、诗歌等体裁。记得在创作微小说《诗人》时,冬歌先是让我仔细斟酌,并转发年度最受欢迎作品供我参考。经十几次改动,一次网络电话请教,老师逐句逐字审阅定稿。在分分秒秒等待中,我不错眼珠地盯着手机,眼巴巴地看着屏幕里时不时显示“对方在编辑”的提示。15分钟后收到冬歌发回的作品,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老师功底深厚,写作水平和创作艺术令人钦佩,一百多字的微小说经总编雕琢后引人发笑,耐人寻味,寓意深刻。受教不久,我独立创作了第二篇微小说《心机》顺利通过编审。
进入文苑以来,有幸结识了众多德才兼备的文友大家。近五百名作家作者中,人才聚集,高手如云,藏龙卧虎。下决心汲取精华,努力充实自己。在诗歌创作中,诗人草哥先和我讲明“千万不要用主谓宾定状补来衡量诗歌,也不能用完整的句式来写,诗有诗的语言,意境,意象,语意等才是最重要的。要给读者留下充裕的想象空间,好的诗歌能够做到不同读者读出不同含义”的同时,先是让我删掉诗中所有修饰词,然后再让我仔细品味,最后逐句帮我修改。在程立龙老师精心指导和文苑诗友的细心点拨下,诗歌《鹰》参加“中乡美”有奖征文比赛荣获三等奖,并在《中国乡村》杂志发表。
进入文苑以来,有幸受到群友团结向上、乐观好学、积极创作精神的影响;有幸受到如白锦刚、张守权、周秀桐、焦红玲、孟芹玲等老师的指导;有幸被冬歌文苑这一弘扬正气,满满正能量的和谐氛围所感染。积极参加文苑组织的包括捐款救助响水受灾民众在内的所有活动,学习交流,收获颇丰。
三个月前,老师把组织文苑五天一评活动的任务交到我手上。我成为了群管,不久前又成为监制。感谢总编信任与栽培,这将激励着我,为文苑献出一颗炽热的心,与文苑家人们携手并肩砥砺前行。
前进路上有收获也有遗憾,我向诗歌集《歌向远方》投稿之时,便滋生拜会总编想法。诗集首发式暨冬歌文苑作家采风活动在西宁举行的通知下发,令我欣喜若狂准备报名参加。斟酌两天后,征求妻子意见却被一票否决。考虑到我长途跋涉恐难承受,最终放弃了此次难得的聚会机遇。
下篇
寒风入晚秋,冷意早晨留。
拔腿拿行李,京都会友游。
天赐良机,适逢临床医学实验两年,肺癌靶向治疗新药“泰瑞莎”上市。入组成员踏上进京领取赠药的里程,从此每两个月到北京肿瘤医院领一次药。
十月九日收到“泰瑞莎”赠药项目组负责人通知,十一月一日到北京取药,我第一时间联系冬歌有关见面事宜。很快收到冬歌回复:“行,时间您定。”见到老师真挚的回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感恩冬歌,就像花草树木感恩温暖的阳光和醇美的雨露。是他不分白昼辛勤耕耘,才有了文苑这方神圣的文学净土,让草根作者有了一个尽情发挥的家园,插上雄鹰的羽翼展翅翱翔。
十一月一日上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卸掉一身疲倦,迎着晚秋霞光,倾听着落叶亲吻大地时发出的“沙沙”声,踏上了驶向北京的高铁,经21分钟车程到达北京南站。
下午四点左右从北京肿瘤医院拿上赠药,过天桥到马路对过,准备打车赶往丰台区万丰路578号北平盛世烤鸭店拜会冬歌。走下天桥发现自己进了方庄森林公园,过了很久才遇到两位园林工,经指引走出迷宫来到一座高架桥上,半个小时之内竟然一辆车都没有打上,下行一百米到站牌旁准备继续打车前往。一位看上去比我年长两岁,负责服务工作的社区志愿者在那里紧张的忙碌着。我上前打听:“您好师傅,这个点儿怎么打不着车啊?”他问清情况告诉我:“打车去七里庄花钱多不算,关键是太慢了。你可以从这里坐50路到木樨园西再转乘839路就直接到达目的地了。”
下午五点左右来到约定点,拍照发给冬歌后到对面的七天假日旅店,打开房间第一时间吃药、洗脸、刷牙、对着立镜检查衣冠。确信自己对各位老师没有不尊之处后,下楼返回饭店。经服务员引领进入房间。军旅作家冬歌、北京文友陈颖、毛毛、西宁音乐学院张连葵院长、文苑顾问戢觉佑院长、军旅作家邵建、响水籍作家崔志勇均悉数到场。见到几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文苑作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半个小时后,离聚会地较远的琅琅总编风风火火赶到。
冬歌做简短开场白,戢院长主持此次聚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歌唱家张连葵首先为大家献上一首《今夜无眠》歌曲,悠扬高亢的专业唱腔震撼人心。掌声响起,大家欢欣鼓舞。受到感染的陈颖用清脆的女中音唱响由安雯原唱的电影《月满西楼》主题曲。毛毛老师用她那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作品:“我想,我们总会相遇的……”崔志勇为大家献上一首发表在文苑的诗歌作品《没有现在》:“今夜的月亮/是你清澈的眼眸/点点的繁星/在你面前黯然失色/从远方走来的你/如暮鼓晨钟/一头诉说凄苦/一头撞响幸福……”戢院长即兴背诵了陶渊明的《归来归来兮辞》……
我沉浸在歌声与诗韵的优美意境中,陈颖一句话把我叫醒:“哥哥的胳膊怎么弄破啦?”我看了一眼手腕,笑了笑:“还真不知道咋碰的。”琅琅部长在对面看着我说:“我带着创可贴呢,要不要给你贴上?”“不用了,已经不流血啦。”“还是消消毒吧,免得感染。”她边说边走到我身边,轻轻为我敷上。这期间,冬歌和邵建分别富有感情地朗诵了在自己文苑刊发的诗歌作品。
大家畅所欲言,从散文谋篇到诗歌创作;从唐诗宋词到文苑的发展,无所不及。冬歌说:“能感动一个人的诗歌就是好诗歌,能打动一个读者的散文就是一篇好的散文,作品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作品就不算作品了。”毛毛老师引用冰心的一句“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说明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宽视野才能写出一篇感人的文章。戢院长在谈到诗词时举例说明唐宋诗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唐人追求心性的清白正直,高唱“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人坦荡豪迈,解放个性。而宋人追求的是潇洒,是生活的满足,释放个性。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心态,成为唐诗宋词存在差异的原因。
陈颖讲述了作品《怀念战友》的创作历程,军旅生涯中一位英年早逝的战友因患癌症去世,探病期间团长符唯告诉她:“答应我,我走了之后,不要参加我的遗体告别仪式,我希望能有一个人微笑着,看我远去。” 讲到这里,她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泪流满面。接着大家谈到18年前烈士王伟,为保卫祖国领海领空壮烈牺牲,歼十五舰载机飞行员张超为远离闹市区英勇献身的经过时,文友们的真挚、才华、抱负,使我无限感慨,为之动容……
十点半左右,与冬歌及各位老师握别后回到宾馆,交流群正在庆祝“冬歌文苑成立三周年”活动。聆听着张连葵院长高亢的《今夜无眠》歌曲,分抢着雨点般的红包,兴奋至极。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辗转到天亮。
此次京都之行,又一次感受到首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体味到首都市民超高的整体素质;终于见到冬歌文苑创始人黄玉东大校,并结识了文苑诸多文学前辈。
此次京都之行,是我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节点,我将不忘初心,和文友老师们携手远航。
半宿思恩望夜空,雄鹰最懂念苍穹。
翱翔展翅奔群首,迎得朝霞遍地红。
2019年11月9日写于廊坊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陈俊泽,微信名泽惠千秋,河北廊坊市人,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冬歌文苑》文学监制,肺癌晚期患者。作品多发表于《冬歌文苑》,长篇小说《我是肺癌晚期患者》作者,部分作品见于《中国乡村》《歌向远方》,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散文卷》等书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