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头条】影视行业去库存,到底怎么样了?

什么是去库存?是单纯的减少产量吗?

如何去库存?不投资不开机能解决问题吗?

去库存的成效如何评判?

老剧接连上档、新剧搁置,会不会陷入“去库存”新一轮的“怪圈”?

电视剧鹰眼(ID:TV-insight)认为:1、在国内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去库存不单纯的是减少产量、释放存量的过程,更是“增加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产能、发挥创新的倍增效应、破除机制束缚”的“加减乘除”全过程;2、影视行业的回归过程绝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创新再出发,近三年杀青项目数验证了这一论断;3、于影视生产机构而言,尊重并顺应行业规律、合理规划项目周期尤为重要。

为增加研究数据的实际指导意义,此次电视剧鹰眼跳出备案剧的梳理分析,以近三年积累的所有杀青剧目为研究样本,展现更真实的存量“生态像”,旨在寻找行业“不确定”环境下的“确定性”。

现状/问题:

三年内近6成剧目尚未“面世”

鹰眼ins监测系统显示,2017年至今杀青的750余部影视剧中,56%的剧目尚未上星上线。一般而言,项目从杀青到上线播出需经历后期制作、销售发行等至少一年间隔期,那2017年36%的数字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实际库存率,即2017年杀青剧中依然有至少三分之一处于待播状态。1/3定律像古希腊的“黄金分割线”一样存在于影视圈内。我们相信并认为,一定比例的淘汰率是保证行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健康状况的一种表现。

与其为三年前库存剧开播“鼓掌喝彩”,不如多立足当下,为近三年杀青剧上新“助力”。毕竟行业的发展不是靠一轮轮消化库存剧才得以进步的。

尊重规律

300天为杀青剧“黄金”上线期

从项目杀青到上星上线播出,是影视产业链上最为关键的一环。合理规划后期制作、销售发行及宣传营销等事项,可以有效降低“滞销”风险。通过统计分析近三年杀青项目“杀青日期和开播”的空档期,可以看出:整体呈现“倒微笑曲线”,像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一样,300天以内呈现上升趋势,为影视剧释放的“黄金期”。 近三年已经开播的330余部上线开播剧数据显示,杀青后100-300天为项目的密集上线开播期。

分题材又有细微区别。比如,以都市生活、校园爱情题材为主的现代剧上线集中在101-200天的区间;而后期制作要求较高的古装剧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在201-300天的区间。基于此,无论是老牌公司、还是“破土而出”的影视新军,都应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项目周期、有效推进项目进度,避免“被库存”。

巧避陷阱

近三年古装类剧目积压数连年攀升

古装类曾因恢弘的历史背景以及精美的服化道等凸显“爆款”品相,被行业所追捧。但时过境迁,在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区别于其他类目,古装剧的积压数连续三年呈现不断攀升的势头,情势最为严峻。另外,结合图2,古装类杀青和上线的间隔期相对较长,也增加了积压风险,所以建议:如若不是平台定制或十足把握,可以暂时选择“绕道而行”。

看淡鄙视链

“上线开播”才是王者“荣耀”

每个行业每个阶段,好像总存在各种鄙视链,影视圈也不例外。曾几何时“上星剧”看不起“纯网剧”。伴随着观看方式的转变以及视频平台的崛起、BAT主导格局的形成,对于身处内容端的大多数影视公司而言,“是否上星”的价值评判标准显的“有点老套”,三年杀青剧中,今年1-7月上线开播的剧中,网剧反超电视剧。

当然,笔者不是否认“上星”的重要性,相反,“上星”更像是“王者争霸”,而在正规的赛制中,上线开播的“准入门槛”在当下市场环境下,于大多数项目/公司而言至关重要。结合剧目品相匹配播出平台,结合项目运作周期在合理期间内完成价值交付更显“荣耀”。另外,紧随而来的观众反馈、跟进运作等也是团队提升、发挥项目长尾效应等也是关键环节。

结语

无论是“凛冬将至”、还是“去库存”的声响回荡在影视圈,我们惊奇的发现,过去三年行业依然保持着每月20余部的杀青数。如果说过去三年,影视人更多讨论思考的是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如何在其中寻找机会,那接下来更多应该寻找确定性、并笃定把握当下。祝诸位能够实现顺利弯道赶超。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对话优酷梁洁:服务和变现始终是内容开放平台的核心价值

【二】中国首部农民脱贫致富史诗巨献《兰桐花开》定档开播 献礼建国七十周年
【三】专访《长安十二时辰》艾如:每部戏对我来说都是一堂社会实践课
【四】“改名热”的背后:剧名已成面世通行证?
【五】沈东军:《归还世界给你》以影视为载体,寻找中国时尚的现实表达

商务合作

喜欢鹰眼的文章,就点【在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