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自信的孩子,都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深度好文)
我们都知道,自信的孩子可以从容面对未来的坎坷,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想要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做呢?归根结底,就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能够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相信本文会给予大家启发。
自信,是一个孩子朝着未来前进的资本。而自信的孩子背后也一定是站着懂得欣赏孩子,懂得付出爱的父母。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问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感受?”
一条网友的高赞回答,是这样写的:
评论区还有500多条回答,每一条留言都暴露出了屏幕背后那一个个敏感且卑微的灵魂。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要让孩子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确很重要,但成绩不是一切,家长应该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不能唯分数论成败,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特别是注重培养孩子这4个方面的家庭,会更容易养出优秀且乐观自信的孩子。
1.
善于鼓励孩子的家庭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讲座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13岁少年张潇艺跳楼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话语中满是挫败感,他是以一种深深的自责和自弃,来向父母告别的。
李玫瑾认为:“我们应该学会一种大度的教育,有时候孩子学习上失败了,已经特别沮丧了,我们就不应该再打击他的自尊,应该要勇于找到孩子其他的闪光点,去肯定他,鼓励他。”
的确,盲目地嘲讽、批评、贴标签只会让孩子看低自己的能力,消耗内在能量,甚至还会产生被这个世界所抛弃的感觉。
为人父母不该吝啬给予孩子鼓励教育,当孩子得到父母充分的关注与赞赏,他才能成长为充满阳光自信的孩子。
知名主持人杨迪,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一次,某主持人故意质问杨迪在主持界的地位。杨迪嬉笑之间回答:“不可或缺”。他还自信地表示“主持界少了我,就会失掉一些快乐”。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份自信呢? 杨迪在另一档节目中揭露了谜底:
“我不管干什么,我妈都说好,他们从来没说过一句不是。从来都是不断地鼓励我,肯定我,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
正是杨迪父母的鼓励和赞赏,给予外貌并不出众的杨迪储蓄了满满的自信,才支撑他从默默无名的小角色变成如今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持人。
父母的鼓励给予孩子无穷的精神力量,锻造孩子强大的内心。就犹如铠甲一般,保护着孩子不受外界影响,站在自己的舞台中央闪闪发光。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在制造无限的可能性。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信任和鼓励,才是督促孩子不断实现自我梦想的动力。
2.
懂得尊重孩子的家庭
傅首尔在节目上分享过一个故事,某次家庭聚会,在饭桌上,儿子的姑姑让他给大家背首诗听。她听到后,立刻站起来大声喊:“我来背,我背给你听,我给大家唱首歌都行!”
听起来颇为搞笑,但她接下来的一番话,却不禁让人沉思:
“最早的攀比氛围,就是在家庭聚会的餐桌上,总有几个亲戚会一边喝酒,一边让孩子们即兴表演。如果别人能一口气背五首,而自己却磕磕巴巴一首也背不出来,那么孩子一定会在心里觉得不如别人,陷入自我否定,丧失自信。”
热闹都是大人的,孩子们的心里只剩局促,吃顿饭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道”关乎学习与艺术表演的难关。
很多父母为了顾及自身脸面,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表演,只会让原本内向的孩子变得更自卑,原本自信的孩子变得更敏感。
孩子不是父母的面子工程,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一个从小不被尊重的孩子,没有感受到快乐的人,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尊重,意味着将孩子当作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不要居高临下地去否定孩子、差遣孩子。
尊重使人有底气,孩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拥有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事事有商量,选择有余地,自信的种子也会在心中悄然生根。
3.
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家庭
关于如何培养出一个幸福自信的孩子,李玫瑾教授认为“父母亲自陪伴比丰富物质更重要”。著名主持人、企业家杨澜在繁忙工作的间隙,依旧成为了孩子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比较高的家长之一。回到家中,即使再忙再累,她也会抽出时间与孩子专心交流,耐心听他说话、听他倾诉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全心地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与孩子产生情感链接。
其实,父母给予孩子爱的奥秘不能只是身体的陪伴,更要情感的长久“抱持”。
父母缺位,长期被忽视的孩子,会因为缺乏安全感,长大后变得性格孤僻、暴躁易怒、自卑敏感,甚至连交流都会存在障碍。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是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就像婴儿时期的孩子,他们无法言语,就需要通过啼哭来呼唤母亲的拥抱,以此来感受自己是被爱的、被父母所关注的。有时候给予孩子安全感其实也很简单,从每天早上的餐桌吃饭开始,无须多言,只需静静陪伴即可。
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抛弃电子设备,多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小事,比如亲子阅读、搭积木、涂鸦等,孩子也能从中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所以,父母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看见孩子的需求,为孩子积累自信的底气和将来乘风破浪的勇气。
4.
给孩子自主选择权的家庭
《自驱型成长》中有一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大部分信心都是源自独立:
“这份'自己说了算’的感受,才是健康心智的前提,才是主动进步的源泉,才是跌倒了能爬起来的动力。因为自己想要,而不是被迫地成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人。”
真正自信的孩子,一定是拥有着自主选择权的孩子。
将3个孩子都送入顶尖名校“斯坦福大学”的陈美玲妈妈,就特别懂得及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策。大儿子在美国选高中的时候,妈妈也很希望他能选一所不错的学校,但儿子只选了一所普通的学校。陈美玲尊重孩子的选择,儿子也身体力行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成绩优秀和活得开心自信,是可以两者兼得的。
▲陈美玲妈妈和她三位考入斯坦福大学的孩子
而如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总是包办孩子的一切,小到每天吃啥、穿啥、用啥,大到培养什么爱好,选择什么专业,甚至连能不能接受朋友的邀约都要严格掌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连要找什么样的对象,都得依照父母的标准来执行,自己完全没有做决定的空间。如此一来,孩子的自主意识被抑制,自信心受到打击,缺乏责任感,凡事依赖他人,只会养成讨好型人格。
控制孩子,事事替孩子操办真的很容易,但也是无用、“有毒”的教育。敢于放手,才是切实地考验父母的心理素质和价值判断。
爱到深处,无言最真。
懂得放手的父母,付出了比限制孩子,更多千倍的深情,更多万倍的努力,自然也值得收获更为自信、更优秀独立的孩子。
5.
奶、蜜、盐
教育学家张文质曾经在《奶蜜盐》中提及:“每个孩子的一生,都需要'奶、蜜、盐’这三种营养。”
▲教育学家张文质
奶,以母爱为核心的“奶”,父母充分的爱,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永远不会缺乏安全感;蜜,以鼓励与赞赏为主的“蜜”,让孩子永远肯定自我的价值,奠定一生的自信;盐,帮助孩子在锤炼中成长的“盐”,勇于放手让孩子去决策,去承担,去把控自我的生命节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礼物,但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全倚仗于父母如何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中,“奶、蜜、盐”缺一不可,是年幼时的亲密无间,亦是长大后的得体退出。
父母要多给孩子添加一些鼓励,减少一些打击,赋予足够的爱,以欣赏的眼光支持孩子奋进,孩子便能在未来的成长之路上走得更潇洒自信。
因为心有光芒,必有远方。
end
文章来源:男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