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之脉
魏晋时期,原居北方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朱姓族人逐渐向南迁移。东晋时,有朱玮自河南南阳徙居南康(今属江西)。据《朱氏族谱》載: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朱玮任南康郡刺史﹐自河南南阳徙居南康(今属江西),传7世至朱宽,于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由南康徙居吉安府(今江西吉安),又传12世到朱继贤,于唐代任徽州府正堂,立基婺源(今属江西)。朱继贤的第十一世孙就是著名的理学鼻祖朱熹。
唐至五代十国,朱姓族人在安徽、广东、湖南、福建等地区广为传播,出现了永城朱氏、昌平朱氏这样的名门旺族。唐代,安徽毫州永城朱氏门庭显赫。据永城《朱氏家谱》载:其开基始祖为朱贤正,官至金吾卫上将军;第二世为朱学礼;第三世为朱日泰。朱日泰有4个儿子,长子朱玉渊由进士第官任四川监察御史,居河南毫州,其后裔分迁漳潭、蓝田港,沪沙、岳州、桐坪、车坝、坪头、南渡、石湖、龙须、宁川以及楚通山等地。四兄弟中数朱仁轨、朱敬则兄弟最为显赫。朱仁轨,字德容,官任太子洗马。朱仁轨承续家族考义传统,在他二弟朱敬则官居宰相后,便辞官归隐,回家奉养父母。他常教诲族中弟子说:“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般。”他去世后,被宰相魏知古等人私谥为“孝友先生”。朱敬则(635-709年),字少连,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武则天称制后,广开密告之门,一些奸人乘机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朱敬则进谏,武则天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校左庶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刑,朝内的大臣都因惧怕张易之的权势而不敢谏阻,唯有朱敬则挺身而出向武则天劝阻说:“元忠对朝廷忠心耿耿,对他所加的罪名没有事实,如果杀了他,会使天下的人失望。”武则天从谏,赦免了魏元忠。后来,朱敬则官至同凤阁驾台平章事,但因他的性情直爽,触犯时政,被贬为郑州刺史。朱敬则为官清廉,辞官归故里时两袖清风,景龙三年(709年)卒,著有《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书。朱敬则的儿子朱光迪,为灵州别驾。朱光迪有3个儿子:长子朱守滔为济阳令,次子朱守同为当阳县令,后来朱守同与弟弟朱守合同奉礼部。朱守滔的裔孙朱穆为马步军总管,迁居金陵。唐末年,朱敬则的第七世孙户部尚书朱光启避黄巢之乱举家从河南永城迁徙入闽,居福州,为最早的一支朱姓入闽始祖。朱光启的长子朱玑在福州抗击黄巢叛军有功,被任命为古田令,后迁入莆田黄石琳井(莆田支系);南宋时,朱光启第十二世孙、宋宰相朱悼晚年隐居琅岐龙台。
唐乾符年间(874-879年),“爵位近于三台”的殿中丞朱师古因避黄巢起义战乱带领四个儿子由姑苏(今苏州)迁来歙篁墩。据《婺源茶院朱氏世谱》载:朱师古因躲避黄巢战乱,举家从苏州洗马桥迁徒篁墩(这时已改名为黄墩)。朱师古成了新安朱氏的开基始祖,以“河南”为堂号。朱师古的长子朱玉到歙篁墩后不久又反回金陵,居句容县朱家巷;其后裔迁居泗州。朱师古的次子朱瑰,天佑三年(905年)前后受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镇戍婺源,为新县制置(改旧县为清化镇),巡辖婺源、德兴、浮梁、祁门四县;其后裔繁衍于婺源一带,朱瑰被尊称为“茶院府君”,也就是婺源朱氏的谱祖。朱师古的第三子朱璋,也迁居婺源,事迹不详。朱师古的第四子朱革,乾符年间任宣县观察使副将,后拒黄巢于南陵,受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亭英侯。朱革戎马一生,终年90多岁,居休宁首村,为歙州朱姓开基始祖。歙州朱姓也是一个大族,朱革5个儿子:朱春、朱满、朱园、朱林、朱秀分为五房。据《通志氏族略》载:“朱氏有沛国﹑丹阳﹑永城﹑吴郡﹑钱塘﹑义阳﹑太康﹑丹徒﹑河南之九族,显于汉唐之间。”可见,汉唐时,朱氏已遍及浙江、江苏、河南、安徽、河北等地。
唐末,又有两支朱敬则的后裔迁徙至福建:朱敬则第六代裔孙朱澥从河南南阳避地侯官,后迁居仙游党田;其第八代孙朱王丑迁居莆田黄石石阜。朱敬则第七代裔孙朱玖从河南固始入闽,居永泰毗坑(即永阳玉尺)。
在唐末,郡雄并立的时代,朱氏族人建立了两个小王朝:即唐德宗时(780-805年),昌平人朱妣在长安建立秦国,年号训应天,后又改国号为汉,二年之国和唐末时,砀山人朱溫在汴梁创建后梁王朝;后梁历两代三王共17年。
北宋初年,江西婺源朱氏始祖朱魁的后裔从婺源迁居福建侯官二坊(今福州市);北宋后期,传至第七世孙朱良从侯官迁居罗源同乐乡黄重里厚富。
建炎二年(1128年),婺源朱氏朱继贤的第十世孙朱松任福建尤溪县尉,任满后寄居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朱熹在尤溪出生。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在他71年的生涯中,9年为官,其余时间著书立说、讲学论道,其著作多达70余部460多卷,主要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通监纲目》等;创办书院27所,门生达数千人,为理学的鼻祖。据明代万历年间的木刻孤本《紫阳朱氏建安谱》(朱熹家谱)载,该谱以茶院府君为婺源支一世祖,以八世韦斋公朱松为入闽始祖。朱熹别号紫阳,故其嫡系苗裔采用“紫阳”为堂号。朱熹之孙朱銓回还庐陵(今江西吉安)。南宋末年,朱铨的第五世孙朱章甫为避乱徙居吉安府安福县(今属江西),后又迁至广东兴宁宁中乡竹丝湖立业,成为朱氏兴宁竹丝派一世祖。元代,朱章甫的第三子朱泗徙居罗浮(今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东)徐田;其后裔分衍于今广西、广东的许多地方。
南宋时,婺州府义乌县溪西(今义乌市赤岸镇溪西村)朱氏渐渐兴旺发达。相传溪西朱氏开基始祖为朱宏基,号野塘老人,因避难迁居至乌伤,以做豆腐为生。朱宏基,有四子十八孙。为了让子孙们能独自创业,朱宏基,鼓励18个孙子处出谋生,最终繁衍形成后世所称的“朱姓十八派”。朱宏基,的曾孙朱可兴,迁居溪西。至九代,溪西朱氏出了一个大才子——朱质。朱质,字仲文,少年时拜理学家吕祖谦弟子叶邽为师。南宋绍熙四年(1193),朱质中进士,参加殿试被钦点为榜眼,历侍左郎官、右正言、左司谏兼侍讲。宋理宗曾御赞:“卿貌而古,卿德而丰,事上抚下,以仁以忠。噫斯人也,媲美乎伊周之风。” 朱质为人刚正秉直,能文善武,力主抗金。触怒韩侂胄,补调任为掌管礼乐、陵寝诸事的副职即太常寺少卿、兼权吏部左侍郎。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和议成立,朱质反对,被撤职罢官。宝庆元年(1225年),朱质回到家乡,抑郁而终,著《易说举要》、《奏议持文杂稿》。
南宋末,沛国朱氏的一支迁徙至广东。据广东台山《朱氏家谱》记载:“朱氏发源于徐州沛县。后流来州碭山。及后又流于句容。由句容流楚,一移于凤阳府;一移于福建建宁。”元兵入侵时,宋王室被逼迫南迁至江南临安(杭州),后又从临安败走广东省的新会市崖门。大批宋时臣民随之迁至广东各地。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大理寺评事朱文焕勤王护驾入粤,开基广东朱氏一族。据广东清远市上下岳《朱氏族谱》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伯颜陷临安,入寇上北狩。益王即位福州,檄诏诸路勤王。公投袂奋兴,招募义兵,亲率入口。旋护驾南来,驻跸于广州。祥兴改元,移驻崖山。公奉召督师,拒元于北江。贼众我寡,失利殉国。子继贤从征,乘夜负尸潜奔葬于清远横石里……”朱文焕的后裔流入广东台山。但是,关于朱文焕入粤也有另一种说法。据广东朱洞等地《朱氏族谱》载:“文焕公于朝廷弹劾权臣失败,被贬岭南。迨至兰玉(人龙)、兰茂(人虎)、兰瑞(人凤),兄弟三人,兰玉居长,职司贡举,居南雄沙水村。因遭胡妃酿祸,诰行摈斥,分散连枝,徉狂就道。天启其迁,越岭而南,望古岗城而至。慎龟不协,再至长沙,犹未满怀,终至朱洞。”
约于南宋末年至元初,朱熹的第七世孙、江西芦陵参佐铨公的后裔朱章甫从江西入粤,在嘉应州以儒学立业。后其子孙经多处流徙,于清朝乾隆年间流入广东台山,分居于四九和三合两个地带。迨至咸丰六年(1856年),五邑地区爆发土客相斗,这两个地区的客家朱氏再流徙至本市东南临南海的赤溪半岛居住。(见广东赤溪《朱氏族谱》)
约在元初,福建莆田县朱姓族人迁居广东。福建莆田的朱梓,字承信、号苍使,赐进士第,官任六安知事,继升潮州刺史,举家迁居潮州。朱梓年老后回归福建,病逝于莆田,葬于莆田涵江市。他立有遗诗一首:“始祖源流固始县,由来福建创莆田;有明翔集潮丰惠,昆玉鼎居长发祥。”他有3个儿子都落籍广东:长子朱仕全,号君作,居惠州海丰县(今陆河县)吉康都东坑;次子朱仕通,号君玉,居潮州潮阳县溪尾;第三子朱仕泰,号君载,居潮州惠来县巨镇。所以,广东潮(潮阳)、丰(今海丰、陆河、陆丰)、惠(惠来)三县朱氏都尊朱梓为朱姓入粤开基始祖。因此,《北溪近宗族谱序》载:“溯我朱氏之近宗族谱也,朱氏始于陆终之后,曹扶封于邾遂以为姓焉,世居邾城郡沛国,厥后居于金陵宁国府旌德县吴夏郡镇南卫太平乡紫阳冈,复迁福建之考亭爰处莆田之青草塘涵头市,其流传蕃衍远不及述念。自考亭之八传字承信公号苍使者,杰起莆田,登进士第,初授六安知事,继升潮州刺吏,公英明精监,遍阅名山大川,见此境山明水秀,仁里乡俗卜异日定有杰士沸出其间,遂以携家入粤,卜筑于斯,我朱氏之居粤始自承信也。”现广东樟林东社的朱姓大都来自福建莆田;其宗祠楹联云:“系衍婺源支分莆岭,澜观粤水秀毓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