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老年就是三件事
近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资深教授林崇德,从心理学研究者和老年人的双重身份,表达了他对老年心理学的理解与期待。此文节选自其在会上的讲话。
第一件事:健 康
老年人在想什么?健康长寿!但健康不等于长寿,长寿的人也不一定是健康的。有人全身插着管子是健康的吗?有人躺在床上已经起不来甚至于失去意识了,这是健康吗?
老年人为了健康会产生哪些心理、哪些行为?
一是追求快乐。之所以出现满街的广场舞,是为了快乐人生、健康人生。现在上海有新的发明——听不到音乐的广场舞。跳舞的老年人戴上了耳机,塞在耳朵里听着音乐起舞。这就不扰民了,老年人懂修养,真了不起!
二是养生保健。为了健康,不少老年人到处去求养生知识,特别是买保健品。但真正健康的人是不吃保健品的。
三是积极锻炼。锻炼身体成了老年人的第一大事,其中就包括老年人旅游。很多老年人想趁脑子还灵,腿脚能动的时候,走遍国内甚至国外旅游景区以健康身心。
四是求神拜佛,保佑健康。我从来尊重宗教,但不提倡迷信。
第二件事:适 应
适应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皮亚杰把适应看作是智力的实质,健康心理学把适应视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老年人有许多要适应的问题。
一是适应疾病的困扰。进入老年期生病是自然现象,治好病症三分靠药物七分靠心态,健康从来就是身心统一的课题。
二是适应退休生活和现代化社会的变化。尽管老年人对退休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按老龄化的健康、成功、积极理论的指导,老年人退休的心理反应也越来越趋向于适应家庭变化。
三是适应家庭变化。60岁一过就算老年人,但其实这些人还活蹦乱跳的。当儿女找了对象步人婚姻,就有一个婆媳关系或翁婿关系要适应。过几年后还会出现第3代,怎么去适应?我儿子结婚已经25年了,我儿媳妇跟我老伴没有红过一次脸。为什么?我老伴懂得如何去适应新来的家庭成员,我儿媳妇懂得如何尊重婆婆。这就是适应。家和万事兴嘛!
四是适应未富先老的生活。这是一个最现实的养老问题。现在我国个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数占国内有收入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低收入当中的老年人如何生活?
当今社会,大家庭结构逐渐萎缩,小家庭是主体结构。老人靠子女养老有一定困难时,我们进养老院是个好选择吗?
我有一位老同学所在的养老院,入院押金或是保险费就120万元,还有高达300万元的。这笔费用还不是住院费,住院费需每月另付。押金不能够随便取出来。确实,高端养老机构的服务态度很好,但以普通老人的支付能力是不可能进去的。那么,其他中低端的养老院条件和服务管理如何?老年人能适应这样的养老环境吗?
第三件事:认 知
过了60岁,老年人的认知状况一点一点地逐渐衰退着。在老年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年老化”,不仅指年龄的增加,而且也指成熟期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退化,特别是记忆。
尽管一些老者思维水平下降的幅度较小,仍有创造力,但经不起阿尔茨海默病症的侵袭。
我认识两位非常著名的院士,和我的关系也相当好。当我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愣在那里,已然不认识我。
研究老年人的认知太重要了,这不仅是国际国内的学术问题,还有着服务社会的实际需要。
我们老年人能否顺利度过晚年,体验到幸福的晚年生活,良好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基础性保障。
(詹洁辰、刘雪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