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不去的“记忆” || 作者 张潮


挥不去的“记忆”

作者    ‖    张潮

作者相关文字链接:

《市级文明村“张城堡”》《父亲的革命领路人——万通轩》《怀念父亲》《怀念母亲》《寄往天堂的思念》《真情难忘 永远的“二嫂”》《“为了忘却的纪念”——有这样一所默默的“百年老校”张城堡学校》《难忘“1977”我的高考》《祖父口中的“海原大地震”》

当年的会宁汽车站

四十多年前的一张"老照片”(会宁县汽车站),勾起了我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望着“老照片”,就象看到了久别的亲人,熟悉的身影,清晰的面容,那段被岁月沉封了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还很贫穷,经济落后,交通落后。在县城东关通往“五七”学校(现会宁一中)的路上,只有这样一个“汽车站”在翘首远望。那个年代,社会封闭,人员很少流动,亲人之间、好友之间联系的方式仅有书信,只有在紧急情况时,才可以发个“电报”或挂着“长途电话”。“汽车站”就是那个年代老家与“游子”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

(二)

我的老家—“翟所乡张城堡村”,在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二十余华里,越沟迈河,路途崎岖,交通很不方便。我家祖辈几百年居住县城,直到清光绪末年才搬到张城堡。清末至民国初年,我家祖辈就有人走西安、上新疆谋求生计。新中国成立后,我的父辈在外地工作的就有好几人。我的父亲解放前夕参加革命,50年带领民工队支援天兰铁路建设,离开会宁到铁路部门工作,几十年奔波在外;我的大伯五十年代初参加铁路工作,建设天兰铁路和兰新铁路,家居兰州。我的小叔53年考工到玉门油矿,四十多年奋战在我国石油战线。因此,从五十年代始,每年的春节探亲路上,总有我的亲人来往于南来北往的火车和汽车。听爷爷讲,五十年代从会宁到定西的交通主要是马车,五十年代后期通了汽车,但数量很少(并不是每天都有)。那个年代,接送亲人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父亲兄弟四人,三个在外地工作,每年接送亲人的任务只能由三叔来完成。听爷爷讲,有时候因为等不上顺道的车,三叔都是赶着自家的小毛驴,一直将亲人步行送到定西,等亲人上了火车,然后自己再步行返回家,一个往返(走截道)至少三百华里,路途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

(三)

到了七十年代,社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归于老少边穷地区的会宁,交通落后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虽说有了“汽车站”,但长途汽车却少的可怜,汽车站的人员不超过10人,汽车不超过几辆。那时,我已经是上小学的大孩子了,每年的年节腊月,跟着大人到汽车站接送亲人。手里拿着亲人提前发往家里的电报,按着电报上所说的时间日期,早早来到“汽车站”等侯。站在汽车站的台阶上,不停的眺望着定西的方向,终于盼到从定西开来的班车进了站,紧紧盯着出站口,等着亲人下车出站(有时候也可以进站在站内接送)。思念了一年的亲人突然出现在面前,幸福的暖流瞬间涌上心头,接过亲人手中的行李,激动的一时说不出话来……。“汽车站”承载了那个年代,家乡与“游子”间的太多太多……,承载了亲人之间、亲朋好友之间永远割舍不断的“情”和“缘”。

(四)

七八年春,乘着恢复高考后的第一缕春风,我也走出了大山,来到省城读书。每年的寒暑假期回家,都是我的二哥到“汽车站”来接送我。那些年,“汽车站”在我的心里就是家乡的一个“标志”,无论是登上离家远去的汽车,还是翘首企盼急切归家时出现在眼前的亲人,“汽车站”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心头。它不仅收藏了离家“游子”满满的失落和伤感,也见证了归家“游子”闻到家乡第一鼻泥土香时的激情。每当看到“汽车站”,心里就有一种难以表述的情绪,离开“汽车站”就等于离开了家,进到“汽车站”就等于回到了家。

(五)

七九年初春的某天,年过完十五还未到,我的寒假已完,准备离家返校。天未明,妈妈就起床了,做了我最爱吃的油饼和荷包蛋。起床后,简单的洗漱,吃罢早餐我和二哥就出发了。二哥骑着自行车,我背一个挎包,哥俩半骑半走,一路紧赶慢跑,九点不到就到了“汽车站”。进了候车室,有十几个人正围着一个铁炉子在取暖,候车室的售票窗口紧闭着。问过候车的人后才知道,从靖远去定西的班车还未到,但今天到定西的班车票早已卖光了(注:当时会宁还没有始发到定西的班车,每天靖远和定西对开一班,会宁“汽车站”根据到站后车上的空位再加售几张站票,确定当日售票张数)。春节过完,探亲的人陆续开始返程,今天到定西赶火车的人还有好几人没有买到车票,大家七嘴八舌,情绪都很激动。大家各报了去向,有4人是在外地工作,有3人在外地读书(包括我),大家都是算好了休假日期,才决定返程的。如果今天走不了,就要在县城住一宿,明天再走的话,上班(或开学报到)就会迟到一天。近中午时分(大约十一二点钟),靖远开往定西的班车终于进站了,大家冲过候车室,涌往刚刚进站停稳的班车。班车助手严格验票上车(包括允许的超员站票),无票人员千说万说也无用,最后眼睁睁看着班车载完有票旅客又开出了车站。大家商议的挤上车补票的一着失败后,无奈之余,我们7人又去找领导,在办公室围住站长,让站长想办法,每个人都倾诉着自己必须离开的理由。站长是个中年人,认真听了大家的诉求,表示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但苦于实在没有车辆,只能爱莫能助。现在回想起来,站长真的是一个好人,在大家的苦苦坚持下,站长终于吐了口,他让大家在候车室等一会,他打电话请示上级。约摸过了十多分钟,站长终于来到候车室,高兴的告诉大家,说上级领导听了大家的情况,决定特批今天往定西放一趟加班车,不过县上实在没有别的车辆,只能调配一辆运货的大卡车。大家听了,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终于可以走起了。候车室开启了售票窗口,大家每人买到一张加班车的车票(当年会宁至定西班车票价2元/人),不一会,大卡车进站了,大家高兴的爬上了车厢。二月的天气,春寒料峭,站在迎风开进的卡车上,刺骨的寒冷可想而知,很快耳朵、手脚都冻麻木了,但是此刻,大家的心却是热的……

亲爱的老家,再见了!

亲爱的 “汽车站”,再见了!

二O二一年三月五日草于西安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

  • 定西番·小暑

    昨日小暑,补赋一阙,以资纪念! 定西番·小暑 赤日煦光如雪, 潜蟋蟀,闹蝉鸣,任萧笙. 青槿暗香心悦,泛舟荷露轻, 幽曲一声愁绝,岁峥嵘.

  • 编辑《山乡鼓声》视频的一点想法

    编辑<山乡鼓声>视频的一点想法 我一直喜欢编辑视频,就是不知道如何用编辑软件.一直业余时间写写文字,现在越来越感觉太累,每天白天上班,我干的活并不轻松,下班后锻炼半小时是必须的,这样我一天 ...

  • 历史上的今天:1352年甘肃省定西-会宁7级地震 1721年伊朗大不里士7.7级地震 1990年青海省共和7级地震

    1352年4月26日甘肃省定西-会宁7级地震 1352年4月26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三月丁丑]在甘肃省陇西一带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持续百日之久,现代地质调查认为这次地震震级应达到7级或者7级以上.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五:汽车站

    本文作者:黄金亮 车站是出发之地,也是归来之所. 年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向往旅行,那遥远的地方,总是承载了许多梦想的胜地.等到年长,梦还有,主题却变成了呼唤归来.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 ...

  • 【远方·夜听】贵州 《​乡愁,那一抹挥不去的记忆》 作者:青山墨客 主播:冰雪梅馨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青山墨客  主播:冰雪梅馨   编辑:NCD 乡愁,那一抹挥不去的记忆 第一次接触乡愁,是在十多年前的高中语文课上,老师通过三种方式为我们诠释 ...

  • 70年代样板戏题材年画,是一代人挥不去的记忆

    1975年出版,陈十梅作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1970年出版,上海革命组集体创作,样板戏红灯记得人物形象. 1971年出版,朱绘英作品,百万工农齐奋起.样板戏白毛女的人物形象. 1971 ...

  • 知青题材年画,浓墨重彩的一代人,永远挥不去的记忆

    1969年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集体创作. 1969年出版,四川美院集体创作. 1973年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集体创作. 1973年出版,董录盛作品,贫下中农欢迎你们. 1973年出版,蔚学高作品 ...

  • 70年代样板戏年画一代人挥不去的记忆

    1975年出版,陈十梅作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1970年出版,上海革命组集体创作,样板戏红灯记得人物形象. 1971年出版,朱绘英作品,百万工农齐奋起.样板戏白毛女的人物形象. 1971 ...

  • 包工头出身的阿杜,一夜成名后销声匿迹,《天黑》成挥不去的记忆

    包工头出身的阿杜,一夜成名后销声匿迹,《天黑》成挥不去的记忆

  • 那一年,都是挥不去的记忆

    那一年,都是挥不去的记忆 写给四十三年来的自己 那一年 我1岁 看着百日留念照片上 扎着顶天辫胖胖的样子是那么天真 那一年 我2岁 听说一场病差点要了我的命 这件事在我长大后大人们多次提起 那一年 我 ...

  • 文学原创•《买张机票去飞行》作者 张 辉

    买张机票去飞行 作者  张 辉 往南飞的,都带着长长的尾音 向北飞去的,则羞涩的寂寂无闻 只能隐约看到,机身的银白 穿梭在,没有白云的蓝天 在空中,你们互相遇见 没有点头招手,更没有鸣笛致意 像是陌生 ...

  • 挥不去的记忆(下)

    作者:京素之约 那个时代做母亲的相当辛苦,除了一年四季劳动挣公分,家务活好繁重的,纺线织布,捻线搓麻做鞋,煤油灯下通宵缝新补烂,养猪喂鸡贴补家,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得操持,那像现在的女人幸福的吃饱喝足美 ...

  • 挥不去的记忆(上)

    作者:京素之约 中秋节回家,又跟老妈说起咱家还有什么老物件,老妈想了想,从衣柜里找出这个"古董",那就再把它补写吧! 真的太熟悉了,小时候收纳针头线脑等杂物的,但那时就是翻个底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