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的“大地”元素   杨 征

.

地坛的“大地”元素

杨 征

北京晚报 | 2021年07月13日

  嘉靖九年,主张天地分祀的嘉靖皇帝,在当时的北郊修建了方泽坛,即后来的地坛。此后,明清两代皇帝在夏至这一天,都会到地坛祭祀。天坛祭天,地坛祭地,成为明清皇帝的重要礼仪。与天坛相对,地坛主体建筑方泽坛的坛台上铺设有地砖,其数量也是非常讲究的。对于准确的数量,网上说法颇多,笔者到地坛进行了实地探访,其中有不少有意思的发现。

夏日地坛 杨征 摄

  天地分祀 修筑地坛

  嘉靖九年(1530年)正月,吏科都给事中(官名,吏科的主官)夏言的一道奏折摆在了嘉靖皇帝面前。这道奏折对于嘉靖皇帝来说可谓雪中送炭。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嘉靖帝为藩王入继大统)而展开的礼制改革运动进行得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所主张的天地分祀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而夏言在这道奏疏中力主将天地分开祭祀,他认为将天地合起来放在南郊大祀殿内进行祭祀是不符合古礼的:“古者祀天于圜丘,祭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

  通俗来说祭祀典礼应该是在露天场合进行,而不是在大殿之内,而且祭天要使用圆形祭台,祭地则是方形祭台。这道奏折得到了嘉靖皇帝的赞许,在夏言的请求下,皇帝开始广泛征求群臣的意见,结果偏偏此时有位叫霍韬的詹事,出于对夏言的嫉恨而上奏反对分祀,甚至他还在奏疏中将嘉靖皇帝暗指为王莽,这一下子激怒了皇帝,霍韬也因此被下诏狱。这一信号如风向标,让群臣了解了皇帝的用意。此后由嘉靖皇帝主持,对于分祀一事邀请群臣进行了“公投”,其投票结果大致如下:赞成分开祭祀的有192人,其中26人出于对经费的节省,主张将已有的山川坛作为方丘使用;主张合祭但对分开祭祀不反对的共206人;另有198人基本投弃权票,因为对于此项意见他们持不置可否的态度。

  这表明嘉靖皇帝的想法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可以顺利推进了。于是嘉靖九年五月,在原有的天地坛(今祈年殿处)南侧,兴建了新的圜丘坛(即如今天坛公园圜丘),而在北郊、东郊和西郊则分别兴建了方泽、朝日、夕月坛,地坛的序幕从此拉开。

  在地坛的祭祀,很有学问。一年中大祭方泽坛(地坛的主体建筑)的日子,是在夏至这一天,理由是这一天白昼最长而黑夜最短,属于“阳气盛极而转衰”的一天。同理,冬至这一天皇帝则在圜丘祀天,也是因为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

  在地坛祭祀当天,其陈设也要妥善安排,以清代时为例,地坛的坛台上要摆放皇地祇(地神的尊称)以及清朝历代皇帝的牌位,皇地祇居中,历代皇帝则东西相向。第二层坛台上则是“从祀”诸神,包括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以及清代各处陵寝所在的启运(永陵)、天柱(福陵)、永宁(清西陵)、隆业(昭陵)、昌瑞山(清东陵)等神,除此以外不同的神位前还摆放有不同的祭祀用品。

  祭祀前一天,皇帝要穿龙袍衮服乘坐礼舆出宫,至太和门台阶下换乘辇,出安定门一路到地坛西门,至方泽坛北门外降辇,从三座棂星门中的右门进入,穿过方泽坛坛台到南侧的皇祇室,并在历代皇帝牌位前上香并行三跪九拜礼,礼毕则视察方泽坛上祭品摆放情况,最后到斋宫歇宿。

  祭祀当日皇帝要在日出前七刻(约凌晨3点)穿好祭服殡乘辇至方泽坛北门外,之后步行到祭坛,进行祭祀。在这个过程中皇帝要四次行三跪九拜礼,分别在迎神、初献礼、受爵受胙以及送神四个环节中进行。其中,将皇地祇神请到神坛,并和皇帝“共进早餐”的过程,对于皇帝来说并不轻松。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曾对地坛斋宫进行过一次大修,计划工成后每年祭祀地坛前,自己都要到这里来斋宿。可没想到这一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往往以盛热”,且所种植的树木还没有形成气候,树荫稀少,所以他很担心执事官会因此而中暑,所以这年的斋戒在紫禁城的斋宫进行。乾隆十七年(1752年)夏至前赶上了一场雨,因此在这一年皇帝亲临斋宫,并作诗以留念。

方泽坛砖石分布示意图 杨征 绘

  坛台砖石有特殊的意义

  去过天坛的朋友一定对圜丘坛坛台上铺设的地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圜丘坛最上层,以天心石为中心,环绕其外围一圈是九块扇面形石砖,寓意为古代阳数(单数)中最大的九。第二圈则是十八块,即九的二倍,依此类推,坛台最上层最外面一圈是八十一块,即九的九倍。有趣的是,这个知识点出现在2020年全国高考的数学卷中,要求考生算出天坛三层坛台一共有多少块扇形石。

  天坛的圜丘坛,是三层的圆形坛台,因此其坛台上扇形石的分布是以天心石为中心点,依次以放射形状展开。三层的坛台则用阳数来代表天。相比较而言,地坛主体建筑方泽坛上的砖石,无论从整体造型还是数量,都体现着其祭地的功能。

  首先方泽坛的整体造型为方形,这是古代“天圆地方”思想的具体体现。坛台为两层,用阴数(偶数)以象征大地。环绕坛台开凿有一圈水渠,其总长度为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宽六尺。两层坛台中,上层为边长六丈的正方形,下层为边长十丈六尺的正方形,两层均高六尺。在尺度上均用阴数以象大地。而坛台上的铺砖数量,也将“大地”这一理念体现到了极致。

  呈四方形的上层坛台,被均匀地分割成为九份,这并不是采用了阳数九的概念,而是我国历史上在周代出现的“井田制”的具体体现。用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来作为神坛的区域划分,无疑体现了广袤大地。其余的九块区域中则充满了阴数的概念:正中区域被分割成三十六块,即纵横各六路;周边的八个区域,每个区域被分割成六十四块,即纵横各八路。

  再来看下层的坛台,上层坛台的八块区域在这一层增长了一倍,变成了十六块区域。这十六块区域便均匀地分布在下层坛台一圈,形成了有一个阴数的列阵。坛台上的砖石,再加上压在四面台阶之下的砖石,一共是1024块。

  除了坛台,供奉皇地祇的殿宇皇祇室则通过彩绘和一些小的细节来体现“大地”的理念。比如,皇祇室的外围墙,总长度为四十四丈八尺,大门向北开,这一点与社稷坛完全一致,因为社稷坛中的社神也是土地神,但在传统文化中,社神主要负责耕地,而皇地祇则泛指人类生存的大地。皇祇室内的彩绘全部采用金凤和玺的样式,这种纯凤和玺彩绘在北京并不多见,弥足珍贵,而凤凰按照阴阳理论代表阴,可以引申为代表大地母亲。

  补白

  京城旧日夏至风俗

  除了皇家祭地以外,在夏至这一天,整个北京城也上演着一幕幕热闹的夏日大戏。据清代中期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师于是日家家惧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其做法就是将煮熟的面条过一遍凉水,用老北京的话说就是“利落”,吃起来爽快无比,非常适宜夏天。

  作者潘荣陛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对于这道美食可以说是大加夸赞,称其为“都门之美品”。还特地询问周边的亲朋和外省来京游玩的好友的意见,结果大家都是对过水面赞不绝口,认为其“爽口适宜,天下无比”。后来,北京城的老百姓无论红白喜事,生辰节侯,早饭都要吃过水面,其理由大概是过水面做起来省事方便,而且拌上自家的炸酱或打卤,的确是物美价廉。

  民国成书的《北京指南》介绍了过水面的一个重要配角,即糖蒜。夏至前后正是蒜成熟上市的时节,很多家庭,都会用白糖和醋,将蒜腌渍成一道佐食佳品,一口面条就着一头糖蒜,这也是如今北京城常见的风景。“冬至馄饨(饺子)夏至面”已经成了北京历史悠久的一道美食风景线。

  顺便还要提到的是,清代灭亡后,地坛祭地的仪式宣告废止,地坛也逐渐荒废。这期间袁世凯的部队驻扎坛内,之后则是各路军阀“城头变幻大王旗”,各路军队或多或少都对地坛内的古建和古树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袁世凯的军队曾经在坛墙上凿洞以搭建营房,其他军队对地坛的破坏无异于雪上加霜,古老的地坛已近“危急存亡之秋”。所幸1924年12月,32岁的薛笃弼调任京兆尹(相当于今日的北京市市长),虽然他在任只有一年,但在短暂的时间里,他将地坛开辟成为一座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即京兆公园。

  1925年3月,薛笃弼呈文内务部,仿照当年朱启钤改造社稷坛的做法,提出“拟就安定门外地坛地方改建为北郊公园,以为城乡一般人士研究农林事务之所”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快获准执行,一些机关纷纷捐款。有了资金,旧坛改造工程便迅速展开,短短三个月,便完成了一系列工程:平整马路、栽植柏墙、建设公共体育场、修筑“世界园”、建“共和亭”、成立“通俗图书馆”、装设电灯、粉刷墙壁等。经过此番改造,地坛的内坛区域基本整修一新,外坛部分仍然归农事试验场使用,在一切准备妥当后,1925年8月2日,京兆公园正式对北京市民开放。

  公园里最著名的当属“世界园”,这座园中园“画地为图,以石代山,以草代木,以花木辨其国土,以旗帜志其国名。所有世界上名山、大川、都会、商埠、铁路、航线、岛屿、海湾,无不点缀尽备。而中国之地势,如各省、省会、五岳、五胡、长城及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水,亦莫不分别清晰。”

  可以说,游园者步入这座小园子,就等于进行了一次环球之旅,说它是北京最早的世界公园绝对不为过。“世界园”一圈走下来,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地形以及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坐标都一览无余。这种设计即使在今日,也非常受欢迎。而意义更为深远的是,“世界园”还特意标明了自晚清以来中国沦丧的国土以及被洋人租借的口岸,可以说体现了公园“极力提倡国家主义,唤起群众爱国思想”的宗旨。

  只可惜京兆公园由于当时军阀驻军的破坏以及资金短缺,很快便陷入衰败的境地。1928年国民政府迁至南京,此处改名为“市民公园”。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描述了当时公园的惨状:“运动器械已不全,世界公园业已荒芜”,“共和厅、教稼亭、有秋亭均行倾毁,惟基础尚存”,书成当年,市民公园即告停办。此后原址被北郊医院租用,1937年以这座公园正式停止售票,地坛逐渐沦为了一座“废坛”。直到1984年劳动节,地坛才又一次以崭新的面貌向老百姓开放。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