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 源

 

——戴氏心意拳之社会环境

    我们学历史,知道最原始的社会是氏族社会。

    氏,姓氏。本义为根柢,后引申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称号。原始意义发展到后来就成为了具有共同父系血缘关系的人们。

祁县戴氏,当然就是指由戴诚忠一人,由代州来祁,繁衍生息于祁县的他的后人的族群。

看了上一期,您会知道——拳,于戴家,是安身立命,光宗耀祖的功名营生(在1905年,废除科举以前,拳术是功名营生),得之不易,因此是不可能外传的!

据口口相传的传下来的话形容,戴家发达后,犹如春秋四公子,在家养的“客”有137人之多!哪个没有一定的技艺,就能留下来呢?

那您要说了,能养得起?

能。有何为证?

这就要从历史谈起了——

戴氏当时的许多建筑,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灰飞烟灭了!唯——至今矗立在祁县桂林巷的孔庙大成殿,您还可以去瞻仰!在到大成殿的路上,必经“状元桥”!(如图) 

(大成殿    一看就是明代的建筑)

(状元桥    至今保存完好)

“状元桥”下面是一旱池,原来文庙90多间房的所有的雨水,都要汇聚于此!让人奇怪的是,无论下多大的雨,旱池也没有上溢过,退水之快,是令人咂舌的!

时间一长,自然会附会很多的神话传说!比喻说,聚财、聚才(人才)等等!

我当时也是觉得很神秘,不免心中泛起些许迷信的东西。

后来一个学建筑的朋友杨兄,告诉我,那是下面有暗沙河——我们看到的是整齐的砂石条石,条石后面呢,是不规则的大青石,大青石后面是小青石,逐梯减小,一直汇到退水系统,就流到城外了!

仅仅这项工程,就不是一般人家能负担起的,您以为?

当然,我心中的疑惑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再据民间留下来的口语,戴家的家产——半座祁县城,一座南山。什么意思?

半座祁县城的财主都是戴家的,东西南北四条街的生意,有一半是戴家的!祁县城身处川陕到京师的陆上必经之路,您可以想象,每年的流水如何?!?

一座南山——整个麓台山——现在的任村山、来远山所有的农夫的地租都是戴家的!

后来戴家衰落,把财产基本卖于渠、何两家,因此,今天您到祁县城内旅游,城内晋商大院的渠、何两家的大院范围加起来,就是戴家的原有地产吧!

为什么“吧”呢?

因为,一则,是衰落的事,原来的主人又是尊者,我们民族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今天讲这个,都有冒“不韪”之嫌,因为有许多事,是不能这样公开讲的!可是不公开讲,又不能说明事情,因此也是无奈之举!即使是原来的渠、何两家,买了戴家的地产了,也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不留任何字据给后世的,也足见戴家在祁县人心中的地位!

再则,您要说,有证据吗?

您说,这类事(有清一朝268年间,戴家从事的是反清复明的事业),给了您,会留下证据吗?

只是留下来的地下工程,至今都能说明一些事情,您要是有兴趣,有条件,您去考证!

下面讲个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抗日时期,有一地下党员,被日本宪兵队跟踪,进了古城西街一何家门市【原文化馆(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三进的一个院落】有人盯梢的情况下,调来了全部宪兵与皇协军、警察。围了个水泄不通!

进去搜人,居然没找到!

据说日本人侵华,准备是从1872年开始的!1872年进入中国的日本商人,大多是日本的间谍,负责测军事地图什么的

但是,不可能知道,明末清初的祁县城的地窨吧!

后来,解放后,当事人才传出话来地下党员早从隐蔽在一立柜后的地窨口,通过地窨通道出祁县城了!

当时建造地窨的戴家人,兴许会有些许安慰,没有驱除鞑虏建功,在驱除倭寇时派上用场了!

您说,有证据吗?

据传下话来,当年修地窨的是四川的包工头,雇佣的必须是四川的聋子或哑巴!您要找证据,真的爱莫能助!

从这些故事,您可知道,当时戴家的气场有多大!要么会成为清朝时期北方反清复明的领袖?

好,我们回来说明朝的社会历史环境——

去过代县的人都知道,它是我们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接壤的地方,也是草原文明与农根文明的必争之地。

戴氏先人生活于代县,是必须懂拳的。

何种原因,迁徙于祁县,已经随岁月的流逝不得而知。

来到外地谋生,开荒建堡,不懂拳,也是不可能。

……

因此,戴氏由开荒建堡到朝廷二品大员,且能代天巡狩,经历了多大的艰辛,您可以去想想!

因此,在当时,有一身拳艺,只要有人稀罕,你就可以富甲一方了!

而戴家,为了更进一步发展,也会招揽各路拳艺师父!

自古穷文富武!没有一定资本,您想在拳艺有所建树,那不可能。就像我们现在,充其量就是个爱好,甚至连“爱好”都谈不上,只是一兴趣耳。

因此,拿今天的社会环境的理解,去理解一些历史社会现象,简直是风马牛!

不妥之处,方家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