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彻》厥症

阴阳二厥.

节庵辨之详矣.

但寒厥易辨.

而热厥易忽.

以其脉俱微细.

四肢俱冷.

则有以认热为寒者矣.

但寒厥腹疼而泻.

热厥腹或疼而不泻.

寒厥则喜热饮.

热厥则喜冷冻饮料.

寒厥喜暖与日火光.

热厥畏热而不喜明.

寒厥投热药或捍格而移时即安.

热厥服香燥而呕逆弥甚.

余一日初秋冒暑.

饮食未化.

即便吐逆.

少顷气上壅.

四肢渐冷.

语言难布.

及按脉则细微.

自思吐之太甚.

故气逆不下.

当晚以铁锈水磨下.觉少平.

次日又出外不避暑.

逾日复作.

一友教以沉香磨服.气不下.

若见日光与火.便觉厌极.

且终夜危坐.不能安寝.

余乃思曰.

此火逆冲上,四肢故冷.

是热厥也.

命取黑山栀三钱冷水调下.

当饮便安.

复治一女子.

下痢艰迫.

四肢冷.脉微细.

一医欲用理中加茱萸治.

余曰.此火邪内伏.非寒也.

竟以山栀芍药黄连木香等而愈.

况伤寒热厥从传经来.

寒厥从直中来.

又甚不侔者乎.

二厥之外.

有气厥者.

五志过极.

气郁不伸.

脉必沉伏.

妇人多见之.

苏合香丸.乌药顺气选用.

有痰厥者.

体肥痰盛.

气壅脉滑.

宜导痰汤二陈汤.

虚者倍加人参.

有食厥者.

发之必暴.

饮食不化.

填塞中焦.

上部有脉.

下部无脉.

盐汤探吐.

最妙法也.

有大吐血后或产后.

去血过多.

阳无所附.

自汗手足冷.

宜益气.

独参汤理中汤之类.

有真气虚寒者.参附汤八味汤.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0)

相关推荐

  • 【录音版】中医必背《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虚》辨证歌诀-李香愚编

    2020-02-26  李香愚李香愚:我年轻时曾看到一份研究报告,据说再难记的东西,在重复听读达到了200遍后,想不记住都难,这就如同我们被动接受电视广告一样,即使你讨厌广告,但长期轮播的一些广告语. ...

  •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抑阳气于脾 ...

  • 若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火,由阴不胜阳,阳盛则热

    若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火,由阴不胜阳,阳盛则热,起于四肢,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于外,以菟丝子丸主之.     菟丝子丸菟丝子(先于臼内杵百下,筛去杂物末)五味子(各一两)生干地黄(一两)上为末,炼 ...

  • “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

    "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气衰以后火就旺了,这里的火实际上是指虚火,主要还是指感受的外邪,或者机体失调后出现 ...

  • 《古今医彻》附坏症

    凡伤寒时疫. 不问阴阳老幼妊妇. 误服药饵.困重垂死.脉沉伏. 不省人事.七日以后. 皆可服之.百不失一. 此名夺命散.又名复脉汤. 人参一两.水二钟.紧火煎一钟.以井水浸冷服之. 少顷鼻梁有汗出.脉 ...

  • 《古今医彻》里症论

    里症论 伤寒传里. 发热口干. 胸满.烦躁. 甚则谵语揭衣. 皆里实也. 攻之无疑. 又何慎焉. 不知攻里之法. 宜缓不宜速. 宜平不宜峻. 宜专不宜杂. 宜升不宜降. 宜润不宜燥. 何以言之. 饮食 ...

  • 《古今医彻》表症论

    表症论 伤寒之用表药. 固其常也. 而余独鳃鳃慎之.(音喜,同葸,害怕) 何欤. 盖药性有刚柔.人质有浓薄. 喜用之则昌.不喜用之则危. 匪细故也. 即以麻黄论. 味轻而浮. 长于驱寒者也. 而失之太 ...

  • 古今医彻

    姜一片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吐蛔 蛔者根据胃为养.赞助化物之需.故古方欲其安而不欲其动.用炮姜理中汤加川椒乌梅.所谓闻酸则静.见苦则安也.吴绶谓蛔厥却缘多饥.节庵谓妄发厥阴汗.胃冷蛔上.又谓吐蛔虽大热 ...

  • 《古今医彻》

    三焦论 内经传入三阴.止曰可泄而已.仲景以下字易之.立大小调胃三承气汤.后人遵而用之.一汗之后.辄尔遽下.遗人夭殃者多矣.不知仲景分痞满燥实坚.有上中下三焦气血水谷之别.不精求其理.则其法不可得而施也 ...

  • 调经论.古今医彻

    经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灵枢曰.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又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 ...

  • 《古今医彻》附遗毒

    凡伤寒遗毒. 发于耳之前后及项下肿硬. 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生大黄.生大蓟根.野苎麻根.捣成饼.入芒硝一钱.和贴留头.干即易之. 若加金线重楼.及山茨菇尤妙. 出伤寒蕴要.

  • 《古今医彻》夹食夹气

    世俗有夹食夹气夹惊夹痰. 而亦加以伤寒之名者. 夫既曰食气痰惊. 则宜从四者以治. 又何复云伤寒为也. 或者曰. 因有是四者而复感寒. 故云夹也. 何以见之. 如脉实而胀满者.食也. 应发热而亦有恶寒 ...

  • 《古今医彻》四气论

    风寒暑湿. 四气为病. 加燥火而六焉. 则不得概以伤寒混治也. 盖寒伤经络.足太阳经主之. 风伤皮毛.手太阴经主之. 而寒亦有伤肺风亦能犯太阳. 总之以辛温者治寒.辛凉者治风. 其大较也. 然麻黄虽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