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3日原创微头条
你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吗?我说过。我忘了我什么时候说的,反正我肯定我是说过的。
在说的当时我非常肯定我说的非常的正确,我也从来没有质疑过这句话的对错。但是,我在看了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库尔特·格雷所写的《人心的本质》以后,
我才知道原来这句话也有错的时候。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迈克尔的高中生,他毕业后就入伍了,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
但是,在执行第一次任务时,他就被极端主义者抓住了,之后他被关押了十多年。为了获取情报,看守们整日对他拳打脚踢,不给饭吃,不给水喝,更是常有的事。
但是,迈克尔始终一言不发。
而看守这边也不会把他打死。当迈克尔受了重伤后,他们会把他救过来,之后再严刑拷打。
读过这段描述,你可能会非常同情迈克尔的遭遇。
但是,以上描述真的只是故事,不是事实。真实情况是,美军抓获了一个叫乌尔德·萨拉希的人。他被怀疑与“9·11事件”有关。
尽管情报机关没有找到任何跟他有关的证据,但他还是被送进了监狱。这一关就是十多年。
人物虽然反过来了,但是人性是相似的。萨拉希同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思念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可是,问题出现了。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跟恐怖袭击有关,但是,还是有些人认为他的遭遇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许是因为他和不法分子交往过。
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对周围人的遭遇是有共情的。最简单的例子是,当爸妈假装哭丧着脸时,婴儿也会哭;当爸妈哈哈大笑时,婴儿也会笑。
所以,当我们听到他人的遭遇时,通常会心生怜悯,想要保护他们,想要帮助他们。
但是,当一种遭遇太过重大,比如生老病死、家破人亡、失去自由等,我们就不会再是这样的反应了。
当一个人遇到的不公正大到让我们无法接受时,我们就可能否认它的不公正,把伤害合理化,并且认为这是受害者应得的。
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和“罪有应得”的来源。
比如,一个女孩被侵犯了,人们可能会说都是她穿衣打扮的原因;一个孩子被车撞了,人们可能会说都是他自己乱跑的原因。
用单一原因解释偶然的、复杂的、多因素促成的事件,是我们面对不公的认知自洽。
但是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因为,按照熵增理论,“无序”才是大自然的底层逻辑,意外就是意外,偶然跟“罪有应得”无关。
用自洽逃避共情的人,很难建立更全面的人格。我们常说感性和理性。但其实,感性也分两种:动物性感性和精神性感性。
动物性感性多半是我们对外界的反射,包括郁闷、激动、开心和同情等。精神性感性是一群人的精神归属,比如爱国、敬业、奋斗、克服困难等。
动物性感性人人都有。
但只有拥有高精神性感性的人,才有做大事的精神动力,才有足够的干劲儿。
而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多的积极动物性感性,比如同情、热心、开心等,也就是说,他不能被积极的情景、故事或者案例感染,那么他很难滋养出精神性感性。
能够被好事感染、能对遭遇同情,才是一个人通往精神性感性的起点。
常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挂嘴上的人,恰恰就是在封闭自己的感受系统,削弱自己的积极动物性感性。
那么这样的人,也很难有太多的精神性感性,很难获得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和“铁汉柔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遭遇是随机的、无情的,而共情是可控的。你千万不要被一句俗语,封锁了自己的感受系统,丧失了精神进阶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用理性视角看感性话题,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观点。同情别人也是在滋养自己。在钢铁水泥的社会,希望你能够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看完这本书中关于“为什么可怜之人未必有可恨之处?”以后,我决定改掉自己遇到别人遭遇绝境时的那句评语了。你呢?你准备改吗?
我现如今一分钟都离不开手机,就是上厕所我都是要拿着手机的。我观察了一下我周围的人,发现他们基本和我一样。
除了我妈以外,其他的人几乎都是手机不离身。
那么,手机这些移动设备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没有影响呢?有多大的影响呢?
由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医师和神经治疗师玛丽·K. 斯温格尔所写的《劫持》一书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倒不是说它们会像人一样思考,而是每个时代都会用最主要的资源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生活。
比如,石器时代,人类最主要的资源是水源、动物栖息地,所以它给人带来的副作用是战斗和争夺;
农业时代,人类最主要的资源是土地,所以它给人带来的副作用是在一个地方严格遵守白天耕种,晚上休息的生活,大大缩短了人们的行动半径;
到了今天,信息爆炸,高刺激的信息成了更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它给我们带来的副作用是,人们始终处于一个高水平的兴奋状态。
在玛丽的临床经验中,脑波测量是一个鉴定人情绪是否稳定的有效工具。在诸多数据中,脑后叶θ/β脑波比率是鉴定人是否兴奋的关键数据。
十年前,只要它低于1.80,就说明患者处于一种过度兴奋的环境中。但今天,我们看到大量数据已经是1.00、0.90,甚至是0.50。
持续的兴奋已经让人们的大脑无法正常工作了。在医院,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会有精神倦怠、身体疲劳、情绪抑郁,以及对生活的焦虑。
你的坏情绪,真的不怪你。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我很多时候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是因为我不够自律造成的。
现在才知道是因为环境造成的。这个认知最起码让我自己少了很多焦虑。
什么环境塑造什么样的人,你被什么围绕就会被什么影响。
当你身边都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时,你就必然会处于一种总是在线的状态。
停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人,对这种生活非常不适应。
他们有着严格的工作和生活界限,不管是从田地归来,还是从工厂下班,到家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一天的工作结束了。
因此,他们下班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有啥事,明天说。”这段话基本解释了我妈为什么不会随时拿手机了。
但现在不是,技术让我们始终在线、始终营业,身体虽然停下了,但大脑却几乎得不到休息。
斯莫和沃根把人们的这种状态称为大脑紧张,或者说数字技术造成的精神疲劳。
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下的人,就会精神涣散、易怒和抑郁。很多人认为,青年人在这种超任务状态中适应得很好,这就是他们习惯的世界。
但真的是这样吗?
数据显示,现在青少年犯罪率、青少年心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数据都高。而且这一切都还是建立在物质丰沛的基础上的。
从这点来说,对于孩子还是要控制手机的使用频率了。
总是在线的状态,其本质是信息碎片塞满了大脑能够休息的时间缝隙。
人们逐渐用橡皮擦掉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这个过程是:开始排斥,然后不得不接触,接着放弃抵抗,最后上瘾。
短内容、短视频和过度娱乐化的信息,缩短了人们的注意力,削弱了人们的耐心。
早些年先苦后甜、咬牙坚持、学成出师从而获得报酬的观念,已经被动摇了。人们开始希望自己像网红一样,一夜获得几百上千万的粉丝。
可遗憾的是,信息生活虽然改变了,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像原来一样。所以,人们的内心渐渐有了一些撕裂感,烦躁裹挟着抑郁,让人们惶恐度日。
当你发现自己处理复杂或者困难事情的耐心渐渐消失了,觉得一些重复性的日常越来越乏味时,就说明你正在被影响。
当然了,信息化必然会让效率呈指数级上升,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不克制自己,无限制地让手机影响自己,就会出问题。
以前,我们总想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现在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自己和移动互联设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时代一变,就连问题都会被换掉。
审视一下这个时代,在努力的路上,思考一下自己和时代和谐相处的策略。
可是,假如不让我用手机我会很难受很难受,这该怎么办呢?不用手机不用电脑可能吗?现在我写作基本用的都是电脑和手机,这难不成不想让我写作了,或者说写作让我回归到很久之前的用笔吗?
这怎么可能接受呢?
你喜欢看韩剧吗?我告诉大家我很久之前几乎看过的电视剧都是韩剧,我超级喜欢看韩剧,直到如今,我都是非常非常的爱看。
我觉得韩剧很吸引人,很让我欲罢不能,我无法割舍对剧情的不着迷,我周围也有很多人喜欢看韩剧。
有年轻的姑凉,还有人到中年的半老徐娘。我在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就在想,韩剧之所以如此吸引大众,受大家喜欢,我想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说的直白点就是有套路的。
果不其然,最近看的一本由韩国中央大学新闻电视研究所大众传播博士郑淑所写的《韩剧如何讲故事》一书终于公布了韩剧的秘密。
韩剧、韩综、韩星一度被誉为韩国流行文化的三根台柱子。它们共同组成了影响世界的“韩流”。
对国内的观众来说,可能你只知道《浪漫满屋》的万人空巷,《来自星星的你》的刷屏式文案,《太阳的后裔》的热议和催婚。
你不知道的是,这些爆款韩剧只是前播电视剧的复制而已。换句话说,它们都是按照固定套路打造出的量产电视剧。
不同的是,他们换了当红的明星和题材。
从结构上来说,绝大多数韩剧都符合以下叙事原则:
001 故事描述了充满魅力的“某人”的人生;
002 人物为了完成“某件事”而付出极大努力;
003 这件事“很难”成功;
004 情节能让观众“共情”;
005 “结局”令人满意。
你可能觉得这几步是“事后诸葛亮”,是郑淑对电视节目的总结和提炼。
其实,并不是。
郑淑曾在韩国电视台参与策划电视剧项目多达好几百个,以上五步是专业电视人策划一部电视剧时,最先要确定好的五件事。
讲完理论,我们就用这五步,拆解下当年红极一时的三部影视剧,分别是:《追击者》《秘密花园》《巴厘岛的日子》。
在韩国后来出品的大多数影视剧中,都有这三部剧的影子。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下面就用1.2.3.4.5.来代表这五步。
首先拆解《追击者》。
1. 故事描述的人物是:为底民服务、刚正不阿的刑警,为了查明爱女和妻子的冤死真相,对抗邪恶势力。简单讲,他是一个为了真相而奋斗的人物。
2.主人公面对的难题是:为了替女儿伸冤和报仇而孤军奋战。
3.这件事有多难呢?他先是被误导进了一个政治阴谋中,然后自己还蒙上不白之冤,也就是说,还没报仇,他就自身难保了。
4.如何让观众共情?用细节体现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爱,让观众感同身受。
5.结局是他成功复仇,大快人心。当然了,为了凸显坏人的恶,电视剧还增加了坏人做其它坏事的戏份,让观众都想除之而后快。
接着,我们来看《秘密花园》。
1. 故事描述的人物是:患有焦虑症的百货企业CEO和能表演空翻特技的阳光女主。这样的设定,就是给男女主鲜明的人设反差。
2.主人公面对的难题是:男主不顾母亲反对,努力和女主步入婚姻。
3.这件事有多难呢?终于做出决定的女主,却因和男主身份悬殊,爱情之路遭遇重重阻隔。
4.它的共情策略是选择了热门话题,在金钱和身份面前,真爱是否可以排除万难?
5.如你所想,它的结局是不顾反对和阻隔地结婚,最终迎来了美满人生。
最后是《巴厘岛的日子》。
1. 故事描述的人物是:一个落魄的富家暖男公子,一个工于心计的富家公子和一个贫穷女主。是的,这是个三角恋。
2.主人公面对的难题是:女主面对有钱公子哥和另一个有趣温暖落魄男人的痛苦抉择。
3.这件事有多难呢?选对选错影响的是一生的幸福。
4.它的共情策略是满足女生对爱情的全部幻想。
5.结局是男女主死去,但是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按照固定原则的梳理之后,你应该能从这三部影视剧的梗概中,看到其它剧的影子。这就是韩国影视剧一度能够风靡世界的原因。因为他们掌握了抓住观众注意力的内容表达结构。
天哪!那我假如写小说用到这五大步,是不是我的小说也会成为爆款呢?那我今天算是领教了,接下来写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按照这五步走了。
韩剧还有没有其他的套路呢?有。
由韩国中央大学新闻电视研究所大众传播博士郑淑所写的《韩剧如何讲故事》一书中还说道了一个。
郑淑在一次电视剧策划会上,听到这样一个策划案:33岁的百货公司总经理玄彬遇到了29岁的替身演员河智苑,然后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个故事不是没有卖点。33岁总经理、29岁替身女演员,都是观众好奇的身份。
但是,只依靠身份好奇,没有抓人的冲突,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剧显然难以通过策划。
于是,在专业电视人的头脑风暴后,这个故事被改成了如下这个版本:
“33岁的百货公司总经理玄彬爱上了29岁的特技替身演员河智苑,但因为玄彬妈妈朴俊琴的极力反对而陷入危机。与此同时,对河智苑有好感的武术导演出现了,他们的爱情路将走向何方?一切都刚刚开始”。
你看,不用多,在加入了两个关键冲突:妈妈和武术导演之后,整个剧就鲜活了。戏还没上,相关的话题讨论就已经铺天盖地了。
可以说,冲突才是韩剧的灵魂。让人感同身受的冲突,是把观众拉进剧里的重要手段。
简单讲,克服身份差异、三角关系、家人的反对,这三个要素,在古今中外,都是爆款话题。
所以,加入冲突后,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也能被赋予价值。
在设置冲突上,韩剧不玩欧美的民族对立那一套,或者总是裹挟着政治和利益。
他们设置冲突时,就围绕一个词:人性。
比如,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名媳妇送给婆婆糯米糕,婆婆吃糯米糕时噎住,然后死了。”
对于这个故事,光是“婆婆噎死”就足以上新闻。
但是,如果只是这样拍摄,这个故事还称不上剧本,最多只能算一个事件。
同样,在韩国编剧们的头脑风暴下,这个故事成了这样:“在妈妈生日那天,女儿回了娘家。这是五年来她第一次回娘家,母女满心欢喜。在女儿要回婆家的时候,妈妈特意为女儿装了一袋她爱吃的糯米糕。
结果,女儿刚回到婆婆家。霸道成性的婆婆就自己打开了包裹,大口吃起了糯米糕。女儿无奈去收拾卧室,没想到收拾完以后,婆婆竟然被糯米糕噎住,死掉了。街坊邻居们纷纷指责是媳妇害死了婆婆。在这种情况下,女儿该何去何从呢?”
故事情节可能不一样,但是底层的人性是相通的。
在韩国电影对人性的持续探讨和迭代下,《寄生虫》对不同阶层的人性刻画,拿下了奥斯卡中最重要的最佳影片奖,成为了亚洲电影史上独一档的存在。
因此,与其说这是韩国电影的成功,不如说这是韩国影视剧生产模式的胜利。
任何成功都是积累和迭代的结果。韩国电影对人性冲突做了二十多年的尝试和研究,终于做出了影响世界的电影。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写小说要用到冲突,这个我很久之前就知道,可是,如何用了,怎样用比较能吸引人呢?郑淑给我们了一个详细的解释。
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我想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包括我都想知道。今天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探索。
由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医师和神经治疗师玛丽·K.斯温格尔所写《劫持》一书中说道。
信息时代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还有什么呢?
答案是:限制。
我们眼见的各种便捷,其实都是由各种限制堆起来的。
比如,以前骑车,你只要买一辆,就可以走到哪骑到哪。但现在你需要有手机、有移动网络、有app、有会员或者可以支付的电子货币,以及眼前有一辆空闲的共享单车。
这些要素中任意一个出了问题,你都没法骑车。
就拿孩子的生活来说,以前他们离开学校后,就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探索周围世界。但现在,他们在学校要遵守老师的规则,在家要遵守爸妈的规则,在补习班要遵守补习班的规则,在兴趣班要遵守兴趣班的规则。
总之,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时间不在规则下生活。
这种规则的来源是家长的焦虑。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停留在工业社会生产模式下的家长无力招架,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他们试图用各种约束和规则,把孩子的所有时间都用于成长。但这种希望只能给孩子带去更大的压力。
规则往往会跟另一个词同时出现:安全。可以说,最初规则的建立就是为了安全。
比如在头盔发明以后,几乎所有的运动都要求人们戴头盔了。冰球、滑雪、滑冰、滑板,这些运动其实本来是建立在人和自然互动的基础上的。但是,头盔把我们隔开了。
越来越多的运动开始使用护膝、护腕、护肘等设备;越来越多的运动场所被泡沫和塑料包围;越来越多的场所增加了各种活动的限制。
我们正在系统性地把刺激、冒险和乐趣从玩耍中去掉了。
运动也因增加了“竞技”两个字,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规则在家长眼中是安全的,但孩子们可不这么看。
当我们为玩乐立了太多规矩时,玩乐就变得不再好玩了。
当规则越来越严格时,孩子们就越想打破它。于是,你会看到运动场上满是不愿意戴护具,满是不按照预定规则行动的孩子。
在安全的束缚下,孩子的创造力、好奇心被严重打压,他们急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这个出口就是:电子游戏。
你说电子游戏强反馈也好,你说它有协作性、竞争性和娱乐性也罢,但它本质提供了一个弱规则和弱边界的释放空间。
在都市类游戏中,没人在乎你是怎么开车的,或者你就想把车撞烂,看它还能不能开;
在策略类游戏中,没人在乎你是先种庄稼,还是先修围墙,也不在乎你建立成怎样的城市;
在战争类游戏中,没人在乎你开的是坦克还是飞机;
在竞技类游戏中,没人在乎你是中单还是打野;
人们只关注自己的游戏体验。
输了不要紧,重新开一局;一个队友不给力,换一个就完事了;一个策略不奏效,换个策略,甚至换个账号也不是多么费劲的事。
不管是二十年前,我们喜欢砸东西,喜欢建设自己的“领土”,喜欢搜索,还是二十年后,喜欢冒险,喜欢刺激,喜欢悬疑。
数字世界一直以来都在做一件事,拿出个大的框架,设计一个大的背景,不断丰富游戏画面,只对游戏做简单的约束,剩下的靠你自己去体验。
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的是一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在。
这种自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他们只能到游戏中去寻找。
所以,很多书中都提到,想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最好的方式是带他到户外。
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是:户外活动就是给孩子创造自由,这种自由可以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
劫持的反义词不是释放,而是自由。孩子被手机劫持,并不是说手机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而是在这个高规则的时代,他们内心渴望得到更多的自由。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找到孩子、自己和手机的平衡点。
做家长的我们看到以上关于“孩子为什么爱玩游戏”的科学解释后,假如想改掉孩子爱玩游戏的坏习惯,唯有一种做法:就是带孩子去户外玩耍。
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由此来说戒除掉孩子爱玩游戏的坏习惯好像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可是,又一想,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
这个好像还真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因为大环境在哪里,你如何改变呢?
看完《韩剧如何讲故事》发现我们超级喜欢的电视剧原来都是编剧批量生产的结果,我突然有点兴趣缺缺。
可是,又一想,有时候我给自己定任务的时候,对于经常写的那类题材,我就会定好多。而且我还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其实,写完后给予我的感觉就是我在批量生产。
你看, 人把一件事做的比较熟悉,比较多,再做的时候基本都会用到套路然后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