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怀念紫丁香——拉赫玛尼诺夫的俄罗斯情怀
电影《紫丁香》海报
拉赫玛尼诺夫
“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就要看他能否在紫丁香丛中找到五个瓣的花朵。”——这是俄罗斯民间的一个传说和一种习俗。紫丁香在俄罗斯意味着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俄罗斯音乐大师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热爱紫丁香,爱得刻骨铭心,爱到至死方休。自1917年年末背井离乡,流亡异国他乡,紫丁香在他心中就成了俄罗斯的神圣象征。
1902年春光明媚的5月,拉赫玛尼诺夫同青梅竹马、相恋多年的表妹娜塔丽娅结为伉俪。甜蜜的新婚生活赐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情之所至,他完成了11首温馨动人的艺术歌曲,《紫丁香》(《Сирень》,又译《丁香花》)就是其中一首。《紫丁香》为作品21号中的第五首,属于他最著名的浪漫曲之一,歌词采用的是俄罗斯女诗人别凯托娃的诗篇。后来拉赫玛尼诺夫又将这首抒情独唱曲改编为钢琴独奏曲。
《紫丁香》在俄罗斯脍炙人口,并且驰名世界。如今这支歌曲已译配成中文,译配者为著名歌曲译配专家张宁,收入《俄罗斯浪漫曲精选》。现将《紫丁香》歌词译文援引如下:
看霞光正升起,
露水沾满草地,
清晨散发着温馨气息;
芳香阵阵飘溢,
丁香花影浓密,
我在花丛把幸福寻觅……
我生活的幸福就在这时到来,
每当丁香花为我盛开;
从那翠绿枝头,
从那芳香花朵,
幸福阵阵涌向我心怀。
多么丰富的内涵,多么浓郁的诗意,多么纯真的感情!
今年恰逢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40周年和逝世70周年。在俄罗斯隆重纪念音乐大师的日子里,笔者有幸观赏到一张来自俄罗斯的影碟——拍摄于2007年、描述拉赫玛尼诺夫生平的彩色音乐电影《紫丁香》。影片画面非常美,紫丁香贯穿全片始终,就像是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彩画。朦胧的曙光笼罩着大自然,披着露珠的绿茵上,长满迷人的紫色和白色丁香花,片中主人公如醉如痴地采摘着花枝,狂吻着花朵……,影片的背景音乐,用的全都是出自作曲家笔下那些美妙动听、感人至深的乐曲。这是一部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片,无疑会给古典音乐爱好者,尤其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乐迷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享受。
电影《紫丁香》并非全面、翔实地讲述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因此不是“传记片”,应称之为“故事片”。影片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而独特。它将主人公所钟爱的紫丁香作为一根贯穿全片的线,通过这根奇妙的线,撷取了拉赫玛尼诺夫生平的几个重要片段。既然是故事片,就允许虚构,不苛求一定要忠于生活真实。况且片尾已声明:“本作品为艺术创作,与史实不完全相符。”影片非常抒情、非常诗意地表现出,十月革命后这位被迫流亡国外的音乐家内心洋溢着的对祖国和故土的浓浓眷恋之情——这是影片的最大成功。
但看了两遍电影,感觉仍意犹未尽,因它疏漏了主人公真实生活中与紫丁香有关的一些动人故事。还有一点令人不满意的是,影片中虚构成分太多,甚至显得离谱了。在纪念伟大音乐家之际,本文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相关史料,涉及他与紫丁香的特殊情缘,众多崇拜者给予他的爱戴、支持和帮助,以及流亡国外时他对俄罗斯的那片深情。
拉赫玛尼诺夫婚后,岳母将位于莫斯科附近的伊凡诺夫卡庄园赠给他,他成了那儿的主人,首先便在园中种下最最心爱的紫丁香。每年夏季,他和妻子、女儿都要到伊凡诺夫卡避暑。他的许多重要作品也都是在这个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地方完成的。1907年夏,全家照例去别墅度假。此时妻子即将临产,他和妻妹索菲亚满怀喜悦,又栽种了许多紫丁香和玫瑰,以迎接新的小生命的到来……,可见紫丁香在他心中的地位。
拉赫玛尼诺夫是位极富魅力的音乐奇才。特别在1909年于美国成功首演了日后成为他重要代表作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后,拉赫玛尼诺夫载誉归来,任莫斯科爱乐乐团指挥,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指挥家,新作也一部部问世。出众的才华、完美的作品,再加上他那翩翩风度,征服了许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有位女乐迷一连数年,总是在他的音乐会后送上一束白色紫丁香,卡片上署名为“白色紫丁香”,连他在国外举行的音乐会上也是如此。显然,这位女士痴迷《紫丁香》,更被作曲家本人所吸引,将紫丁香视为作曲家的化身,甚至狂热地追踪他一直到国外。后来索菲亚帮他打听到,献花人是位颇有音乐修养的少妇。但拉赫玛尼诺夫与她从未谋面,只将所有这些作为一个美丽的谜永存心底。
1911—1912年间,另一位指挥家库塞维茨基崛起。拉赫玛尼诺夫的地位使得他身不由己地成为库塞维茨基的对手,卷入一些纷争之中,令他增添了许多烦恼。在这个时刻,又有一名神秘女性进入到拉赫玛尼诺夫的生活里。1912年初,他收到一位署名“Re”的女崇拜者的来信,畅谈对他音乐的感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给她回信,倾诉自己内心的种种苦闷。这位Re小姐在精神上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与抚慰,使他能在最艰难的时候重新振作精神。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年轻女诗人沙基尼安。他俩的友谊持续了整整七年,直到拉赫玛尼诺夫被迫离开俄国。沙基尼安在各个方面都给了他很大帮助,曾应他邀请写了一组象征主义诗歌。这种现代诗是他从未涉猎过的,所以他的谱曲也采用了自由风格。全组歌曲中最出色的当属《雏菊》和《梦》。拉赫玛尼诺夫逝世后,沙基尼安将他写给自己的全部书信结集出版,并写了一篇序,勾勒出她心目中的音乐大师。
1913年,拉赫玛尼诺夫收到另一位女崇拜者、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生丹尼洛娃的信,信中附有象征主义鼻祖、美国诗人爱伦·坡的诗《钟声》,诗已由俄国象征派诗人巴尔蒙特译成俄文,这位女粉丝建议大师以此创作一部乐曲。拉赫玛尼诺夫阅读了诗篇,立即产生浓厚兴趣,并回忆起童年随外祖母到教堂做礼拜的情景,他决定将它写成一部合唱交响曲。进入创作时,他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激情中。当时他就声称,这将是自己的第三交响曲。事实证明,《钟声》的确是部杰出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成了20世纪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在作曲、指挥和钢琴演奏三方面的造诣已登上巅峰,他被誉为集三种才能于一身的音乐之神,他的事业正欣欣向荣。然而十月革命爆发,平静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可爱的伊凡诺夫卡庄园竟为新政权所没收,主人的心被撕裂。他的莫斯科住宅所在区域被规划为一集体社区,他必须参加集会,加入居民警卫队……,他再也无法从事创作。
正当拉赫玛尼诺夫万般烦恼时,斯德哥尔摩邀请他去举行音乐会,这对他无疑是个天赐良机!圣诞节前夕,拉赫玛尼诺夫全家四口,抛弃莫斯科的全部家产,怀揣2000卢布(每人只准许携带500卢布出境)奔赴瑞典。曾经拥有的一切,瞬间化为乌有,不过他还有音乐,北欧已为他安排了数十场音乐会。
在国外,尽管拉赫玛尼诺夫的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他仍十分怀念俄罗斯,怀念伊凡诺夫卡的紫丁香。可当他办好回国探亲的手续时,却因病未能成行,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踏上俄罗斯的土地。
1921年苏联发生大饥荒,祖国的灾难令拉赫玛尼诺夫牵肠挂肚。他举行了多场慈善音乐会,以表达心意,并写下充满浓郁俄罗斯风情的《三首俄国民谣》。
拉赫玛尼诺夫定居美国,买了房子,雇用俄国仆人、厨师和司机,完全保持俄国生活方式和习惯。随后他在瑞士琉森湖畔买地盖别墅,按照伊凡诺夫卡宅院的模样建造,布置和摆设也完全同俄国故居一模一样,庭院中栽种着紫丁香。
1931年初,一批流亡美国的俄国人士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声明,谴责斯大林的极权统治,拉赫玛尼诺夫也应邀签名。苏联当局立即下令禁演他的所有作品,并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这让他既忧伤又难以释怀。全世界都向他敞开怀抱,唯有他的祖国却拒绝游子归来。
希特勒入侵苏联,拉赫玛尼诺夫多次举行音乐会,将演出收入全部捐给苏联红军。虽然后半生旅居美国,但他始终呵护着俄罗斯文化传统——它已溶入他的血脉里,烙在他的灵魂上。直至客死他乡,拉赫玛尼诺夫都是一个纯粹的俄罗斯人,都在怀念俄罗斯大地的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