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二十一)恶性凝住不悔改
昔日有一人,生平以来,祖产博厚,家豪大富。素日不寻仁正,不养德行,专好吃酒贪色。所娶三房妇人,终日饮酒取乐为务。亲友都来劝他,他说人生于天地之间,所图何事?除酒色之外,别无可乐。
丹书云:心贪一物,必死于一物。此人后来得了左瘫右痪,年四十五岁,二目俱瞎,手足不能动转。
他儿与他单另做一木床,中间凿一孔穴,就在床上大便小便,用饮食都是人扶而喂之。他却是老当家的,他有三子,其子最孝,轮流侍奉。但有人触着他心,昼夜骂不绝声。
有人说:天把他杀至如此,还不肯悔过,终日作恶。旁坐一老者说:那人非天杀他,却是他自作自受,他昔日贪恋酒色,那时旁人劝他,他但能回头转意,焉有今日?
歌曰:
六根俱死心未死,有人触着骂不止。
恶性凝住总不散,不变蜈蚣变蝎子。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