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扁鹊曾说'人之所病,疾病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千方容易得,一效最难求。近代名医岳美中老师认为:'在临床上遇到的疾病多,而所持的方法少,时有穷于应付,不能泛应曲当之感。一方面也觉得经方是侧重于温补,倘若认证不清,同样可病随药变。持平以论,温热寒凉,一有所偏,在偏离病症,造成失误的后果上是一样的。临证治病先抱成见,难免一尘眯目而四方易位。只有不守城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度长短,选方药,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机'。
此论可为我辈治医用方之准绳。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以擅用经方而闻名,《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作者张锡纯则是用自拟方,经方,时方,验方,单方,秘方灵活运用的典范。中医讲辨证施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给以不同的方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同一临床表现,人不同,地不同,时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所以说:经方极可贵,时方有妙用。验方治专病,秘方治顽症,单方治大病。临证不可拘于经方时方之执,应加减增损,经方时方配合,变古方之制为我所用,或参酌数方之意为一方,或综合单方,验方而组成新方,反复实践,方能临证用方得心应手。
师承讲记,也即是中医所接触比较多的病种的诊断思路与辨证施治的记录。也是中医现在如何发展自已的特长,借现代医学之检验等各种方法为我所用。扬长避短,现代中医岂不是如虎添翼?我们何乐而不为之呢?也就是说既要坚持中医的特色,又要与现代医学结合,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这应是现代中医的正确方向,愿我们共勉之。
我独立行医应诊以后,走了不少的弯路。那时经验少,临证尚有许多茫然不知所措之时。比胡芦画瓢的时候还是比较多,事后请教师长,或诊后翻阅医籍,再诊时纠正之。行医不久后,因治一小孩高热惊风,经我用针刺十宣穴出血治愈,名声大振,求医者甚多。认为自已医术可以了,真的如古人说的'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了。
记得有一次治一危重病人,病家来请出诊,至病家时,看到一老年男子,年约六十多岁,面红精神甚好,言语谈吐毫无病像。诊其脉大有力,舌苔灰腻而滑。询其得病,说已数日,主要是腹泻且喘病发作。服药不效仍然喘泄。不能吃饭。那时认为脉有力,舌苔灰腻应是寒湿重症。用张锡纯之急救回阳汤应该是对证的。一点没有看出病已至危,'回光反照'之象。故处方以急救回阳汤,方用六君子汤加黑附片,山萸肉。数日后听人说,那个老头你看后,药还没有煎好人即死去了。要不然你会麻烦的。我一边暗自庆幸,一边自责。深悔当时没有看出病人是回光反照。如果病人服药后岂不是麻烦大了。所幸其妻及其孙等家人皆是我与其看病看好的。其子及子媳对我甚为相信。然亦为深该的教训了,证明还是自已的功底不够,医术没有学到家。别人治不了的病,自已也还是治不了。病至垂危都不能看出何能为医呢?
还有一老太太,周身疼痛,我诊后即开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之活络效录丹,服药数日后,病人未再来请复诊。过了数日病人突然死亡。此症很久我也没想出原因。
一病人腹痛,大便不能畅通,每次解大便都感费力且时间过久。因病人相信我,当时诊为肠炎,先用调胃承气汤不效,又仿张锡纯之意加蒌仁,服数剂又不效,故又加重大黄用量至15克,蒌仁加至60克。又服二日仍是腹痛,大便仍然如故。后数日病家至一西医处,打针输液病情缓解。我亲至西医处拜访,赵姓西医说病人是水液缺失且有肠炎,不补液如何能好。方始明白自已所治之法皆是通下,肠内干燥如何能通下。自已的思路太狭隘了。至此深深明白自已的功底不够,所需知道的东西还太多。真的是古人所说'治病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了。
故此后每于诊余即读中西医书,常至深夜,且夜半醒来即接着再看。而且对西医理论也感兴趣起来,慢慢掌握了一些西医常识,并到县医院去实习,特别学了检验知识。逐渐学习中西医结合。每遇一证,先用西医辨病,西医认为是何病,该如何治,预后如何,而中医辨证应是何病证,治法如何,何法何方,每每记载下来。再视其病用何法为好,先用西医法,先用中医法,还是中西合用,以中医药为主。慢慢地明白了,没有把握的病,不可妄下断语,危重病人,要能看出来。至三十二岁以后,至今未再出现重病误诊误治之事,深以为幸也。
三十岁以后,经验阅历既多,书读也多,明白古今名医名家大都有此过程。想到自已有好多次都是诊断病人时断章取义,处方用药时且都是'比胡芦画瓢',而却往往认为自已是辨证入细,用药丝丝入扣。效时故有,然不效者居多矣。如用经方'甘遂半夏汤'、'皂角丸'、'三物白散'以及孙思邈'千金要方'之'下瘀血汤'等,虽然都没有出事故,然而效果也没有,病情依然如故。是古人的方子不好吗?显然不是,是自已用不好,是辨证没有到家,没有抓住要点,没有抓住主证而已。
曾用'串雅内编'中之方'八宝串'治好一个肝硬化气膨胀病人,后遇一膨胀病人,病家要求速效时,不能把住时机,即处此方于病人,当时服后无事,数日后病人突然死去。当时有人说是病人受不了儿媳的气自杀而死,也有人说是病重胀死的。又治一肝癌男子,西医用化疗,我与其用'八宝串'一剂未效,用'活络效灵丹'也未效,改加张氏之'理冲汤合鸡蛭茅根汤'亦不效,更加认识到古人说的'治病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实乃至理名言。
1984年我用甘遂半夏汤治一肺气肿,肺心病多年而致膨胀之袁姓男病人,腹胀则泻,泻则腹胀减,再三思之,病人应该是'留饮',《金匮》'痰饮咳嗽篇'之'甘遂半夏汤'证。处以该方,亲去病家,看其煎药,当时有一西医在场,说这一点药,你还要来看着,能有多大力量。我说此药里有甘遂和甘草,在中药'十八反'里面是反药,一般不能用在一起的。西医说,不能用在一起,你怎么还用在一起,回答说医圣张仲景之经书《金匮要略》一书中'痰饮咳嗽篇'上有此方的,是治'留饮'的,他现在是腹胀则泻,泻后胀减,正是'留饮',此方正好对他的证。服后病人并无大的反应,腹泻虽有好转,不久仍然死去。事后思之,此病'留饮'只是其中一个症状而已,患者是肺心病发展至肝而致的腹部膨胀,非单纯'留饮'病矣。是自已辨证未确,非经方不效也。只重视局部证状,忽视了整体病情。看前人书有用此方治'留饮'一剂则愈多年之痼疾,而自已用之则无大效,思之如果再辨证治其本病,虽不能治其速愈,当亦能延其生命。想此证如遇前辈高手,当是能治愈之证也。还是自已的本领没有学到家,功力不够也。
1985年我34岁时,治好一个老年男子腰扭伤,半个月不能直腰,针灸推拿打针服药不效来诊,视其腰中间痛重,与之针'人中'穴位一针,手法捻转后,病人立即能直起腰来,一点也不痛了。病人高兴地在门外说,大家看一下了,我腰扭伤半个月了,治了半个月不见效,痛得我什么也不能干,只能弯着腰。李先生只给我扎这一针,而且还是扎在鼻子下面的,但我的腰立即不痛了,还能直起来了呀。众人皆以为奇,相互传说。
紧接着又治了一个癫痫持续状态,发作七天不止不能苏醒的十七岁女病人,县医院让其转上级精神病院,经人介绍前来求治。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剂则苏醒。病人送来锦旗一面。名声传出,来了许多病人。其中有些是我没有见过。也没有治过的病例。
有一个皮肤癌患者,手部溃疡多年,我与其二个月也未治愈。用过付青主的方子,用过四妙勇安汤,内服外用,三月余,终也未治愈。
治一食道癌患者,与其用巴豆开结方开之,张锡纯之'参赫培气汤'服之,并让其吃饭服药时均用站立位,让其用驴尿煎药,服药一个月大有好转,已能吃馒头面条了,病人听信他人言,说不卫生,不科学,改用他方治之,二月后病人让家人用板车拉来求诊,说先是听信他人言,服用其它药,后又上大医院看,医院说已至晚期,手术也不能保证好,而且术后还会有复发。而且你的体质现在也太虚了,手术当中可能会出问题。故只好又来求您了。视其面色如土,大便干结如羊屎,坚辞之不治,患者痛哭流涕而去。
治一肺结核低热男病人,与其用张锡纯之'十全育真汤'加减治之,服数剂效不显,患者要求速效,让其煎药时用童便煎药,三剂则大效,来复诊时说我的病已好了八成。然而再来复诊时又说村里人说用其小男孩的小便对小男孩不利,故又不效了也。再三劝其不行用钱买还能买不来吗?老者说人家说是损阴德,坚持不用此方,实为可惜也。
现在想起来,那时就没有想到古人说的'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这名名言,没有想到用其它药代替童便而使这一病人没有治愈。深以为憾事也。
一邻居女二十多岁,亦患肺结核,低热咳痰带血,与其久治不能止,劝其服童便亦被拒。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方不效,用《经方实验录》中方也不效。后病家听人传单方,服黄鼠狼肉及汤致大量吐血及子宫出血,经医院抢救血止,后终于数月后死去。思之岂不是别人治不好的病,我也治不好吗?不正是前人说的'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吗?
想自已医书读的也不少了,为何治病效果平平呢?为何还有许多病屡治不效呢?自已屡败屡战的精神固佳,然而别人治不了的病,自已也治不好。这不是古人说的'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吗?还是自已书读的不细,想古之名医大家,近代北京四大名医,现代名中医,有那么高的成就,没有一个是轻易而成名的,都是经过磨励苦学,都是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个过程的。故我认为,要从中医基础经典名著学起,《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医学心悟》《医门法律》等多部古典名著如喻嘉言,柯韵伯,徐灵胎,陈修园,尤在泾,张景岳,以及金元四大家之著述,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章虚谷,吴又可,余师愚等论述。得益最多的,有张锡纯氏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王清任的《医林改错》,颜德馨的《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近代名医有蒲辅周的《蒲辅周医案》,岳美中的《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医话集》《岳美中医案集》,金寿山的《金匮诠释》,裘沛然的《壶天散墨》,朱良春的《朱良春论医集》以及《章次公医案》,焦树德的《用药心得十讲》。《程门雪医案》。与陆渊雷,邓铁涛,秦伯末,周仲瑛,叶橘泉,何时希,关幼波,任应秋,何任,姜春华,刘渡舟,方药中,朱进忠,万友生,魏长春,徐荣斋,柯雪帆等近代名医的著述受益良多。后又至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亲聆闫孝诚,谢谢海洲,路志正,张兆云等老师的教诲。反复研读诸位前辈名医名家学说论著,取各家之长,领众家之教,这些老师不都是我的师父吗?有这么多的老师,自已再学不好,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已了。从此,一边临证,一边读书,所以说十年读书,十年临证。活到老,学到老。蒲老在老年还在不停地看'吃'书,(是将书放在离眼睛很近地地方)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古人说'书读十遍,其义自见'很有见地,'从无字句处读书'是要领悟才行。比如《章次公医案》刚买来,读了一遍,认为书中讲解不多,文字简练。数年后复又读之,方始明白此书文简意深之精义。读医书不比读小说,读医书要能领会出书中精义,即是'从无字句处读书'的道理所在。
比如《金匮要略》中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那么无字句处呢?是不是应该是:病'悬饮'者,当以凉药逐之,病'支饮'者,当以泻药泻之,病'溢饮'者,当以发汗药表之吗?这就在于自已动脑去领会,去悟。所以一直有人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局限,如果是热痰饮呢,也用温药和之吗?
而我的理解是:仲景所说之'痰饮'乃所有'痰饮'之总称之内中之'痰饮',并非是说所有'痰饮'均用温药和之也。视其所论之治悬饮,治支饮之方药均非温药可知矣。其治支饮不得息之'葶苈大枣泻肺汤','厚朴大黄汤',治悬饮之'十枣汤',治'留饮'之'甘遂半夏汤'治'溢饮'之'大青龙汤',皆非'温药和之'之法也。
1987年我35岁,因在当地治好了一些病,引起别人的误解,认为他的业务受影响,指使他人将我晚上请去出诊,至半路被六个小伙子打了一顿,当时昏迷。后来公安局出面处理了,但结下冤家了。心情郁闷。方知行医之不易。故我设法通过亲友介绍至淮北市行医。先在医人民医院,后又经卫生局推荐至军分区医院。来淮后接触的病种多了,先是用衡通汤加味治好了一个姓王的肝炎,肝功能不正常,数年反复发作住院。接着那个病人介绍来同病房好几个肝炎。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二十八剂治好了一个孟姓女孩每天发作数次的癫痫,用消风散治好一个牛皮癣,记者给我在电视台做了报道,报社记者也来采访。后被选为政协委员。治王姓男孩的癫痫病,其舅舅是市委副书记打电话给军分区后勤部长,请给他亲戚治癫痫病。后用衡通汤治愈。一位肝昏迷患者,我处以衡通汤合小陷胸汤加羚羊角,服药一剂即苏醒。三剂即出院,后经我用中药衡通汤理冲汤加减治愈。治不能生育的患者治好许多,后有一个先天无子宫的女子,其家人来了好几个,跪求给其冶病,说你治好我们那里好几个不能生育的,我说这个病我实在不行,别说我,谁也不行。曾有一20岁女子来求诊,跪求哭诉,说其因从小患闭经病,治了数年,服中药数年都无效。听说你医术好来求您了。视其体质甚佳,何至于闭经。何致服药数年无效?乃细询其治疗经过,诉说一般都是找中医,问病诊脉后即开药,找了好多中医。曾有一次妇科医生给其扩宫也没效。思之闭经何用扩宫?让其做妇检,方知是先天性无**。只有一尿道。差一点又给她开中药。岂不是误诊了吗?其家在农村,父母对人体的生理知识太差了也,女儿长至20岁了,还不知先天无**。我若不详诊细询病史,自已误诊不说,还不知有多少中医要给她开中药呢。
我曾用小柴胡汤,白虎汤治愈我自已的高热,自已用刺血太阳穴治好自已的红眼病结膜炎。用拔火罐方法治好自已腹部的蜂窝组织炎。用雅胆子治愈自已的外痔如鸽蛋大难忍的肿痛。雅胆子加大黄治好自已的高血脂。用衡通汤重加皂刺治愈自已的肩周炎(五十肩)。曾自服巴豆,甘遂,雅胆子以掌握其药性药力与药量。用甘露消毒饮合十指尖刺血治愈我的2岁儿子之脑炎高热惊厥。用滋阴清燥汤加清火之品治愈我的18岁女儿住院数次不能治愈之癔症。古虽有'医不治自'之说,然而历代名医家均有自已愈病的记载。试想自已的病,自已应该最清楚的,该如何治,服药后有何反应,感觉如何?效果如何?自已应该是最明白的了。我自已血脂高,血糖高,转氨酶高,经常发作心慌难受。先用中成药针剂'脉络宁'输注一疗程不效,学生江植成劝服西药降脂药多日不效。同行孟医生说服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有效,我也曾看过报道。然服多日也不效。后再服衡通汤加雅胆子胶囊方效。我经常观察自已的舌质舌态变化,来指导用药方法,明白自已是湿热痰阻与气血瘀滞之体,故治法须用疏通气血,清热祛湿理气化痰之药方可。自已非常明白'脉络宁'的组成是治气阴两虚偏热之瘀,治心脑血管病的,经常给病人用有效的,为何给自已用则不效呢?乃不对证也。报道上有'防风通圣丸'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病有效,同行一说有用马上自已也服用,自已应该明白'防风通圣丸'是表里双解的,对自已的气血瘀滞还是不对证的,难怪服后还会出现心慌的症状呢?原来还是没有详加辨证,断章取义了也。2004年的大年三十,我的左手被野猫咬伤,不数小时即红肿,除用破抗疫苗注射外,输注抗菌素,又自疏方五味解毒饮重用金银花,土茯苓,加服鸭胆子胶囊,三七粉,一日肿消,三日即愈。
我的行医历程,真的是前人说的,行医五十年,方知四十九年之非也。真正明白了历代名医名家是如何功成名就的。中医是怎样炼成的呢?中医原来是这样炼成的!即:不停学习,不断摸索,不停探索,不断进步!
(0)

相关推荐

  • 经方:小陷胸汤(痰积胸中,按之则痛)

    小陷胸汤 [原文]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经典回顾] ...

  • 肺积水不能躺着【但坐不得卧】

    病人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者为(C:肺胀 ) A.肺痈 B.肺痿 C.肺胀 D.肺痨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病人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是肺胀的姿态,因肺胀由痰涎壅盛所致,痰涎壅 ...

  • 甘遂半夏汤学习笔记分享

    甘遂半夏汤 甘遂5克,半夏24克,芍药15克,炙甘草3克.蜜半升. 王付老师授课 郝威手打记录 功用:攻逐水饮,净洁肠腑. 方歌:甘草半夏汤芍草,加蜜煎煮效果好:辩治痰水郁结证,妙用遂草疗效高. 适症 ...

  • 西医解决不了病,中医却能迎刃而解。 ...

    西医解决不了病,中医却能迎刃而解. 中医的方法在很多方面,西医确实无法替代. 例如少阴证之"脉微细,但欲寐',西医检查指标正常,可病人却是:身极无力,怕冷,无精神--病却较重,我们中医人几剂 ...

  • 好中医是怎样炼成的,肺腑之言

    这是一篇会让您读完之后"很累"的文章,累的原因不是因为篇幅长,而是作者反复提到的"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的无奈. 临床的探索过 ...

  • 中医是怎样炼成的?一位中医几十年的心路历程!

    导读:这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与感悟的文章,文中作者没有挑选自己成功案例与大家分享,反而原原本本地把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验真实坦诚地写出来,只希望告知所有人,中医是要"炼"出来的. 我 ...

  • 好中医是怎样炼成的,肺腑之言!

    这是一篇会让您读完之后"很累"的文章,累的原因不是因为篇幅长,而是作者反复提到的"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的无奈.临床的探索过程 ...

  • 中医人必读|李静:中医是怎样炼成的

    导读:这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与感悟的文章,文中作者没有挑选自己成功案例与大家分享,反而原原本本地把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验真实坦诚地写出来,只希望告知所有人,中医是要"炼"出来的. 中 ...

  • 李静:中医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李静 ⊙ 编辑/王超 编者按:这是一篇会让您读完之后"很累"的文章,累的原因不是因为篇幅长,而是作者反复提到的"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 ...

  • 名医是怎样炼成的——全国名老中医郑邦本学医之路

    郑邦本,男,1939年1月出生,汉族,四川省奉节县人,高中毕业后,随名医郑惠伯学医.现为重庆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邦本传承工作室导师,全国第四.五.六批 ...

  • 名医是怎样炼成的:名老中医之路

    经典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今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中医经典也是如此,谢海洲先生说:"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屠揆先先生回忆其叔父的教导:"为医之道,首先学好四大 ...

  • 【中医无顽症】—探秘“黑膏药” 敷贴是怎么炼成的?

    冬至将近 天气寒冷,风湿骨病患者关节疼痛加剧,为了更好的帮助广大病患,滕老师特别将祖传的"疏风定痛膏"带给大家,帮助广大风湿骨病患者解除病痛,疏风定痛膏的组方极为特殊,是由老滕家代 ...

  • 著名中医关幼波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关幼波 ⊙ 编辑/闫立彬 ⊙ 校对/麦子.党卫阁 导读:关幼波老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他自幼入私塾攻读四书五经.16岁起逐渐接触中医理论,自学中医经典.24岁开始,正式从父-当时著名中医关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