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01【名家解读】

任继愈认为,这一章宣扬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为了保持安定,要“无为”、“无事”、“无欲”,总之,就是不要变革,不要有为。
高亨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军事论兼政治论。老子生在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的春秋末期,他认为从事政治有两个目的,首先要保卫本国国,其次要统一天下(指当时的中国)。国家政治不好,战争失败,就不能自存,所以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但是要想统一天下,则非实行无为政治不可。所以说:“以无事取天下。”接着他指出:有为的政治是乱的因素,无为的政治才是治的根本。其实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02【个人体会】

以正道治国,以奇谋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或结论。这个观点或结论的证据有哪些呢?一个是事实方面的证据。即“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另一个古代圣人的言论。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春秋无义战,各诸侯国无不致力于农战,目标是兼并他国,掠夺人口、土地和资源。武力统一是那个时代的大趋势。但是思想家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民的苦难,都致力于探寻武力攻伐之外的统一途径。孟子认为天下定于一,定于不嗜杀者。他主张以惠民、保民的仁政感化诸侯与天下百姓,使天下为一仁者所统领。老子同样也反对战争,他主张以无为、无事来获得天下的统一。
在这一章里,老子通过事实论据与先圣的言论来论证无为、无事能统一天下的必然性。但是,历史却证明天下实现统一,舍武力之外没有别的途径,那些思想们所构想的救世方案,从未应验过。那么思想家及其思想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孔子论仁,墨子讲兼爱,孟子讲仁政,老子讲无为,这些言论都是为治乱救世而作的。我们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都以这些言论为理想。我有一种感觉,思想与文化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组成要素,而不是附着于其上的一种现象。思想家的思想,绝大多数是都是对现实的反动。
比如,现实是战争残酷,而思想家不能满意这个现实,所以就要制造与现实相反的精神世界来与它对立。但是这些理想化的精神世界能否改变现实吗?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这些精神世界里的事物很难改变历史的大趋势。思想反对战争,但却不能将扭转天下将定于武力最强大侯王的现实。秦始皇统一六国不是通过仁义,刘邦建立汉朝武力也是其决定因素。
思想家是一座座高峰,里面有永远无法实现的内容。老子的无为政治也是其中之一。

03【试译】

用正道治国安邦,以奇谋克敌致胜,以无事使天下得太平清静。我是如何知道必然如此的呢?就是根据了下面这些现象。我发现,如果国君为天下百姓设置过多的禁忌用以限制百姓的言行和思想,老百姓的日子反而越过越穷;如果国君逞强尚武,为了增加国家的武力而使全民皆兵,结果会使国家内部更然混乱难治.人人手中都有武器,内部矛盾也会以武力来解决;如果国君尚智而使人多伎巧,结果却使得鬼怪奇异的事物层出不穷;如果国家的法律制度越严明,盗贼反而愈来愈多。以此,君主尚智尚武,增益律法禁忌这些多事之制,反而使得天下混乱难治。所以,古有圣王曾说:“我无为(即功而不居),百姓就自然的顺化归真;我好静,百姓就自然的言行端正无邪;我无事,百姓就自然的富足无缺;我无欲,百姓就自然的淳朴少私。”
参考资料:
《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
《老子译注》 高亨 著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日课057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

  • 高恒解《老子》之三十

    高恒解<老子>之三十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 ...

  •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72章 看了几篇讲解,总觉得言不尽意,有的直接 ...

  • 如何理解其事好还,道德经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之心得

    第五十七章 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七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孙子兵法> 围魏救赵 儒家 孔子 杂谈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自然无为."自然"与"无为"既是两个概念,又是联系最为密切的概念."自然"是自然而然,顺应自然而然之为,实质上就是"无为" ...

  • 《道德经》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

  • 《道德经》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huì),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 ...

  • 道德经解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57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 ...

  • 德经之二十、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帛书校订本: 以正之(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奇物兹起.法物兹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 ...

  •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

  • ⏩文叔叔讲作文859 | 天上下钱雨了

    ♪ 点击上方绿标听文叔叔讲作文 天上下钱雨了 天上的小云决定去人间看一看.它化作雾,来到人间,发现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是钱并不好赚.小云看到人们那么辛苦,便想帮人们,于是向智多星爷爷求助. &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