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孩子感冒,“防风”是多么重要!
文 /丞林
“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我们总是对春天充满了赞美和向往,其实春天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好过。抛开春天乍暖还寒的气候,就是这春风可以说是伤人无数。
《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所以春天的病多和风相关。比如小孩在春天经常受风寒感冒流鼻涕,许多小儿皮肤病比如湿疹、荨麻疹等症比较多见。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风”
比如许多成人在春天好出现落枕、腿抽筋、面瘫等,这都和风相关。我们常说的“风湿”、“中风”、“羊角风”、“风热、风暑、风燥”等等都带有风字。
所以说:风为百病之长,古人称之为“贼风”
就是老百姓都知道,出了事要出去“避避风头”,形容一种不文明的社会现象为“歪风邪气”;知道退一步“风平浪静,海阔天空”;懂得巧借东风等等。无风不起浪,空穴自来风。
但春天的风太温柔了,“春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所以我们对于春天的风防不胜防。
比如最近许多孩子感冒多是这样引起的。
气温回生,春暖花开,带着孩子去春游,玩的很尽兴,回到家孩子就感冒了,还有许多孩子,冬天反复咳嗽,肺气已伤,终于等到春天暖和,活动活动,见见风又开始流鼻涕了。
其中有一位家长反应,某日天挺好,就打开窗户给房间通通风,没想到孩子受风寒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涕还发热。
春天的风虽然温柔,但由于昼夜温差大,所以多少带些丝丝凉意,以上这些孩子都是因为没有防住风,而感受风寒之邪,导致感冒。
所以春天孩子预防感冒第一要务就是防风,但又如何防呢?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的特性就是风邪善动不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尤其是在皮毛腠理开泄的时候,更容易伤人正气
所以我经常告诉家长尽量给孩子带个帽子,特别是1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受风寒。
另外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风口,比如现在的楼宇之间,很容易形成穿堂风。
所以春天带孩子玩,需要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尽量不要把自己放到“突然的风”的环境中去。所以《黄帝内经》说:“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如果孩子可能受风,推荐揉揉下面的穴位
01
祛风穴位:拿风池
位置:在后头骨之下,发际上凹陷中当顶肌之外陷中
主治:本穴发汗效果显著,往往立竿见影,若再配合推攒竹、掐二 扇门等,发汗效果更强。多用于治疗感冒头疼,目赤痛,鼻塞不 通,发热无汗等表实证,虚者不宜掐风池。按揉该穴可以治疗项 背强痛。
防风,不但要防外风,而且要学会防内风
在春天,许多孩子会出现这种证:比如揉眼睛、眼睛红赤、易抽搐多动、脾气暴躁、腹胀、莫名的发热、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证。
这些多少“内风”引起的,中医认为主要是因为肝主风,春天肝旺,易形成肝风。
中医有个词叫“同气向求”。
生活中具有相似秉性的人往往投缘,比如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一见如故,其实用中医来解析就是两个有相似的气息和脾气,才一见如故。而两情相悦的人往往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体无内风即不易招惹外风。
外风(自然界)的风最容易与内风相合或者相互配合而许多孩子反复生病,反复受风寒,也和其内风旺盛有关。内风又主要和肝相关,所以春天应多疏肝,肝气旺、肝火旺的孩子应多清肝经,而肝阴不足的应多补肾阴,二马,滋水涵木。
另外从饮食上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酸性收敛,不利于肝气升散,而甘味养脾,防止肝气旺盛,横逆脾胃,导致孩子腹胀,不愿吃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