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一般系统思维-读《系统化思维导论》

读杰拉尔德·温伯格的《系统化思维导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书中的内容虽然涉及一些数学知识,但正如作者所说,都是一些高中生就会的,并不会影响阅读体验。

这本书我读了2-3遍,陆陆续续看了几个月,看书的过程中时不时有拍大腿的冲动,内心也常有一种弥补我思维裂缝的愉悦感。但每当我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发现对书的理解仍然是一知半解,无从下笔。

思考良久,不经意间想起我学习的历程,可能正是因为我就是作者书里举的反面典型:总是以一种简化的模式来学习和认识新知识。就像高中或大学里学习数学、物理等,对着答案觉得题目很容易,一旦自己去做就完全不是那回事。

工作中的情况也时常如此,自认为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处理各种问题,认为别人就该如何、懂得如何取巧地完成任务、什么时候该回避什么……把这些世俗的做法当成成功的经验法则。但很多时候,哪怕较小的问题,没有我们熟悉的标签或者标签错误的时候,就会导致思维混乱、决策不清、错误频发、成长停滞不前。

《系统化思维导论》就是一本这样时刻提醒你正视自己、认清事实、别自以为是的书。当然,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不要把这本书太当真。它不是圣经,也不是证明,甚至不是有内聚性的论证。实际上,它是我最初的一些思考,一些提示、说服、推动,有时候是猛推,目的是帮助你开始思考任何“系统”问题。

一、为什么需要一般系统思维?

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系统,生物学、物理学、社会性、经济学……,这些系统由部件组合而成,其中的复杂程度以「计算的平方律」而增长,一旦我们想彻底深入理解系统之间的互动,我们便显得无能为力。为了有效地理解这些系统,我们一般采用科学界的方法:简化。

科学的简化和简化的科学,在科学研究的路途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科学研究适用的很多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系统,比如: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中数系统,类似“在浪费日益严重的经济中不断增加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损耗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对于中数系统,我们可以预计它与任何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很大的波动、不规则性或偏差,就如Thompson所说:

在分析事物的部件或特性时,我们倾向于夸大那些明显的独立性,而(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忽略组合体所具有的本质上的整体性和个性特征。我们将躯体分解成器官,将骨架分解成骨骼。心理学的教学也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将思维主观地分解成组成因素,但我们非常清楚,判断或知识、勇气或温柔、爱或恐惧并不会独立存在,它们只是最复杂的整体的某种表现或想象中的系数。

“人类历史近几十年的残暴”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人们把草原变成荒漠、把湖泊变成污水坑、把城市变成坟墓。而一般系统思维就是希望我们采用更多的综合方法,试着去扭转这一局面。

二、研究一般系统思维的通用方法

1、坚持得到严格定义的模型和操作的支持

面对有序复杂的系统,我们一般习惯采用一种模型,然后将模型类推到其他系统,以获得某种处理复杂性的手段。但我们采用的模型是否严谨,对最终的结果影响很大,一般系统思维就是希望模型更加严谨来避免类比不严密或者对类比对象了解不多导致的偏差。

2、尽量做一个类似狐狸的「通才」而不是鼹鼠

通才消除了自己对陌生之地(陌生的思维类型系统)的恐惧,转向越来越高的一般性,直到所有事物都遵循熟悉而舒适的秩序。而鼹鼠只对某一件事了解得十分透彻,就希望用同一种方法应用到他们遇到的所有学科问题上。

3、学会忽略数据,只看事物的“概貌”

在一个有点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时,我们需要利用总体印象,快速导向更为熟悉的环境。如果我们发现走错了街区,这个错误就会被纠正。如果我们非要查看每个街区的每个门牌号码,就赶不上晚餐了。

4、改进思维过程

掌握跨学科的思维类型,并积极促进我们的思维过程:“让思维集中并提出尖锐的问题”。在遇到专门领域的定律时,能够和一般思维系统的定律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比如:经济学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般系统论学者的状态空间。

三、常见的一般系统思维

这里真正的转变,是从关注组织形式转向关注行动,从存在转向行为,从形式转向功能,从模式转向过程,从永恒转向暂存。“存在”是实体与时间相交的部分,在一段时间里,组织中那些似乎相对不变的方面,构成了实体或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历时不变有助于确定成熟系统的重要部分。相反,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短暂的、可逆的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反复发生,构成了“行为”或功能;那些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常常逐渐发生,构成 了“进化”或发展。随着这种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实体的关注也发生了变化:从物体(空间中的物质模式)转向行为(时间中的事件模式)。
—— R. W. 杰拉德(R.W.Gerard)

这部分是全书的精华,书中从第三章到第六章都在写这个主题,也是阅读比较费劲的几个章节。温伯格从存在、行为、存在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信念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先根据问题提出一个论点,再给出反面论据,最后提炼出一般系统思维方法,层层递进、内容相互印证和勾连,用简洁、发人深省的定律形式提炼出一般系统思维。

用存在来体现系统,展现观察者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最佳的表示方法是数学概念中的「集合」和「函数」。系统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深入人心,但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集合则没有人说得清。因为集合在数学上以笛卡尔积的形式来体现,这就代表最终的内容会以平方律的形式增加,而这给观察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临这些挑战的时候,我们要么采用简化、要么以典型代替普遍、或者直接就忽略了一些我们不敢兴趣的内容。

关于存在的形式,另外几个典型的概念还有:结构图、属性、边界和白盒。大部分人认为可以从「边界、结构图」区分不同的系统,但不论是边界思维或者结构图,他们分离了系统和环境,边界有可能属于系统也有可能属于环境,我们更应该注意系统与环境的连接,而不只是分离;同时由于我们自身的局限性,任何盒子的属性都无法完全展现,即使它是我们自己建造的,所以「属性、白盒」也并非是展示系统一劳永逸的方法。

因为观察者的局限、观察结果太宽或者太窄、观察系统的复杂度提升等,简单的系统仍可以采用观察来实现,一旦涉及到多维度的组合增长,观察者的分辨能力则需要指数般增长才可以,实际上我们都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超级观察者。所以温伯格提出了“眼-脑定律”、“广义热力学定律”、“广义互补定律”等一般系统思维方法。

从行为的角度来说系统,主要是有些系统只能观察其行为,行为是动态的观察,这区别于静态的观察。状态空间、时序图、输入、随机性以及黑盒都是系统的行为。

以状态空间为例,我们把系统中所有的元素充分组合,但仍然会存在一些空洞的地方,这提示我们:我们的观察并不完全,还有尚未观察到的其他状态;或者我们对属性的分类过于宽泛。

同时,因为我们喜爱简单,所以倾向于认为系统具有单一的行为线,或者喜欢将系统考虑成(或创造成)尽可能封闭的系统。这样对系统采取动作或者作出预测就显得容易。

所以基于“行为”的系统观同样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在这个部分,温伯格也提出了各种更加一般化的系统思维,比如:“图像法则”,说的是当我们再谈得降维的时候,一定让自己意识到我们观察到的可能仅仅是高维度的投影。要恢复因投影而丢失的信息,我们就必须从其他渠道获得系统的信息,也就是关于消失的维度的信息,这种反向操作可以称为扩展。

四、最后

《系统化思维导论》讨论的这些问题,我理解作者给出的结论是,我们作为观察者与观察到的现象纠缠不清。所有学科看到的不同系统,其实只是真实系统的投影,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些系统是开放的,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并且会互相影响。

我非常喜欢翻译者王海鹏在译者序中说的一段话:

部件脱离了系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系统脱离了环境,将不能存续。

在系统的内部,一切都有很强的联系。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引起暴风雨。

我们自己是一个系统,又生活在复杂系统组成的环境中。如何看待这些系统,这些系统将如何改变,是每一个智能生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提示我们,永远别静态地看待问题,同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想一想一般化的系统思考,并积极完善自己的模型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