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⑪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演变(下)

在春秋时代之前,社会上大约分为这样几个阶层。最上层的是领主贵族,包括一个公室及其下的很多分支,这些人平时做“官”,战时从军。居于中层的是一般平民,即所谓“国人”。他们可能是公室极远的远亲,平时耕种井田,向领主交税,战时也从军,担负一些不重要的辅助工作。最下层的是奴隶,他们来源于战俘和罪人,其中少部分在领主身边充当仆婢,多数则在领主的庄园中工作。大规模的蓄奴业一定会采用庄园的形式,而庄园制又与井田制不符,这种奴隶庄园在古籍中的记载也极少。殷、周之际多战争,当时的蓄奴业可能较兴盛,但国家归于和平之后,奴隶的来源断绝,蓄奴业也就相应的衰落了。可以肯定的是,进入战国时代后,一般平民在人口中是占大多数的。

井田制废除之后,农民变成土地的所有者,其社会身份也跟着改变,最主要的就是“兵农合一”。按照西周的封建制度,只有领主贵族有参政权,也只有领主贵族有作战的权利和义务,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军事制度。从周初到春秋时代中期,战车一直是中国军队的核心装备,车战是其时战争的主要形式。春秋时代的战车是用四马并列牵引的双轮车,其上搭载三名“甲士”,其中居左者名“甲首”,持弓负责攻击,其地位最尊;居中者名“御者”,负责驾车,其地位次之;居右者名“骖乘”,持戈负责在近程作战中保护车辆,其地位最低。战车、战马、战具的积累和维护的成本都非常高,只有有采邑的贵族才能负担,而驾车作战也需要很高的技巧,只有贵族才有条件接受相应的训练。这就意味着只有特定地位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士兵,而每名士兵都拥有很高的装备和技术附加值,换言之当时的战争是贵族化和精英化的。战车作为一种战争工具是有很大局限性的,首先它并不是一个冲击性的兵器,因为其数量较少,所以也不能算是一个有效的火力性兵器,事实上它更像一个用来展现技巧和英雄气概的礼器。虽然战车对于无组织的步兵是有震慑性的效果,但其太容易受到地形的克制,从而影响了其战术机动性。又因为战车并不能独立的搜集补给,所以也不具有战役级别的机动性。春秋时代的戎狄都是骑马或徒步作战的,在城市周围的平野上他们不是华夏诸侯战车的对手,但在地形破碎的地区战车就丧失作用了。所以齐桓公对抗山戎只能将之挡在黄河一线,河北的邢、卫故地皆不能收复,晋文公欲伐戎狄则需要组建新的步兵部队。到了春秋中期以后,随着战争范围和规模的扩大,战车遂不再适应战场的需要。同时人口的增加使军队的兵源充足,各国国力增强亦足以担负养兵的费用,以人力为基础的大规模农民军队遂兴起了。原本只能在战场上充当役夫的平民现在变为战士,替贵族们负弩充阵。

战车、武具一般的贵族领主皆能置办,但只有国君才有力量装备和养活一整支军队,这样旧封建贵族遂失其军事基础,而国君的地位更有了武力的保障。当时的军队还是无给制的,国君为了鼓励士兵勇战就诱以禄位,同时战争规模的扩大,战况的复杂又使专业的军事指挥人才成为必须,于是遂形成了一个以军功得爵的武人阶级。郡县制的推行取消了其经济基础,军功得爵又削弱了其政治特权,封建贵族阶级至此更为没落了。

(0)

相关推荐

  • 话说战国时期各国兵力

    一.西周时期: 周王国八百年,包括三大阶段:西周.春秋.战国. 西周时期,秩序井然,尊卑有序:周王的王师,规模最大,有六军,即六师,加上东方的成周八师,周制二千五百人为师,王师总兵力三万五千人,这些都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五)

    本篇是第483篇原创 01 上一集我们说过,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烈度很低,战争基本在两到三次的车阵对冲以后就结束了,类似"演武"的性质,战争在这个时代远远没有露出它本来狰狞的面目,所 ...

  • 真实的“武王伐纣”

    发布时间: 2018-05-2313:14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关于这场战争无人不知,很多人都认为武王伐纣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将周武王写的英明神武,再加上一 ...

  • 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

    帕拉庄园是当年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现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四公里的班觉伦布村,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大领主贵族庄园. 西藏封建农奴社会的贵族分为四种:亚奚家族.第本家族.赞普 ...

  • 前徒倒戈

    前徒倒戈 [拼音]:qián tú dǎo gē [释义]: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出处]: <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 ...

  • 简单中国史:⑩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演变(上)

    春秋及于战国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变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奠基的时期,此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迁变对后代影响至为深远. 春秋至战国的种种社会变迁,其原动力即是人口的增长和农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46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赋税制度(下)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赋税制度(下) (4)楚国" 量入修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 年)载,楚康王十二年,子木(屈建)为令尹,掩为司马.子木让整治赋收,计 ...

  • 简单中国史:⑨战国时代的情况

    春秋时代的社会发展,使早期只有一城一地的诸侯国膨胀为有很多城池.地盘广阔的大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各诸侯国就又各自分封其大夫.天子式微,诸侯各行其是,诸侯式微,强势大夫亦各行其是,所以到弭兵之会时与 ...

  • 简单中国史21:汉武帝的文治(下)

    有秦一朝都忙着镇压人民的反抗,到了汉代国家终于安定了,汉政府始能在文治上有所进展.依古人的观念,政府治民一要使其有生业,再要使其受教化.生业问题一方面是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抑制贫富不均.这两条汉廷自立 ...

  • 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当时为何默默无名?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兵家之圣,孙武之名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却不闻于诸侯,没什么名气可言. 原因很简单,在司马迁的<史记>之前400余年,不谈<左传> ...

  • 简单中国史33:五胡十六国(下)

    后赵内乱时,氐人苻洪也趁机自立为"三秦王",占据了关中.350年,苻洪死,其子苻健继位.352年,苻健称帝,建国号"秦",史称"前秦".苻健 ...

  • 简单中国史35:南朝的情况(下)

    齐高帝死于482年,传位给长子萧赜,是为齐武帝.高.武二帝都很节俭,武帝尊高帝遗教,不戮宗室,内治较为安定,对外亦与北魏言和,宁定边事.所以高.武之世政治尚称清明,史称"永明之治" ...

  • 简单中国史37:北朝的情况(下)

    尔朱荣以杀戮太酷,心不自安,亦不敢在洛阳久居,乃返回晋阳,遥控孝庄帝的朝廷.孝庄帝虽然无拳无勇,但也不甘心做尔朱荣的傀儡.530年,孝庄帝召尔朱荣入朝,暗藏兵器,亲手将其杀死于明光殿.尔朱荣虽死,孝庄 ...

  • 简单中国史44:秦汉以来的政治演变

    "封建社会"这个词在中国历史课本上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皇帝专制的历史时期,应该从秦始皇的时代算起,一直到辛亥革命为止.字面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则只能算周朝一代.所谓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