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张旭:一座无法复制的高峰,书法界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任何一门艺术产生久远之后,都会形成一门关于这种艺术的“批评学”,比如艺术有“艺术批评学”,文学有“文学批评学”。
在书法领域,从秦汉到魏晋再到唐、宋、元、明诸家,几乎没有人不被后人批评,即便是“二王”也常常被后人诟病,韩昌黎说: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就连“二王”的门徒也说过:
一扫二王恶札,照耀皇宋千古。
我们不去揣测此言背后的东西,但从字面意思来讲,没有人不被后人批评。
但在书法界也有例外,在一部古代的文献中记载:
“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韫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欧、虞、褚、薛,或有异论,至张长史,无音言矣。”
意思是张旭这个人喜欢酒后写草书,而且边写边叫。据说当代也有一个曾姓书法家,也被誉为“吼书大师”,不过是附其骥尾而言,张旭才是书法界第一位“吼书”大师。
并且在唐代以后的书法家当中,初唐四大家皆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批评,但对于张旭,却没有人能提出非议,没有人能够对他的书法说半个不字,可见张旭的书法境界之高,后世没有人能够达到!成为了书法界无人能够复制的高峰!
张旭生平有两件主要的作品,一件是著名的《古诗四帖》,但《古诗四帖》虽然精彩绝伦,但历来一直存在各种争议,在当代所有关于此帖的论文当中,都几乎证明了此作并非张旭所书,但同样也不可否认此帖在中国草书史上的价值,据说当代书法理论大师,邱振中先生,就将这件伪托张旭之名的《古诗四帖》的放大版放在自己的书房,日夕观摩,才悟出唐人笔法理路的。
张旭能够确定为其亲笔书写的作品乃是他的草书《心经》,此作真迹在上个世纪已经下落不明,仅存拓本传世,但饶是如此,这件作品依旧是张旭生平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心经》乃是佛家重要的经文总纲,通篇总计260余字,张旭在书写此作的时候,精神灵明,无丝毫倦笔,笔法极佳而势如渴骥,黄锦祥评价此帖道:
“中唐以降,迄今无越。”
意思是盛唐之后,没有人能够在草书上超越这件作品。
在中国草书史上,王羲之改变了章草的体系,将草书发展到了小草境界,而张旭则是继承了前人的衣钵,在单字的连缀以及行列之间开创了大草的审美意境,当然,这种创作一半来源于继承,另外一半来源于他对于自然万物的学习。
明代人评价他的字:
“行笔如空中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
晋人书法的气格与唐人高明之处就在于这种“自然之态”,看似不经意的创作,却能包含艺术最纯正的理路。
张旭的《心经》便是处于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