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概念的解读
在历史长河中,阴阳五行说蕴含着中华民族经天纬地,阐释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智慧,筑就了中华文明的哲学根基。《黄帝内经·素问》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但是对“阴阳”概念的定义和界定一直混乱不堪,无论是拥趸者还是反对者,很多以己昏昏,欲人昭昭,以阴物、阳物释读阴阳,更是谬之千里。正本清源,方能明义。
阴阳概念是古代先贤对日、月、地球南北回归规律运动的长期观察和测量计算的结果,以及思考描述。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这样概括阴阳,“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在这段文字里黄元御精准描述了阴阳五行源于太阳南北回归运动的思想。
古人以地球为观察点,以太阳的南北回归运动为标准,形成面南背北、左东右西的方位概念。夏至,太阳向南回归线运动,远离北半球,对北半球辐射减少,温度下降,地面千里冰封,地下却温暖如春。冬至,太阳开始向北回归线运动,对北半球辐射热量增加,解除了冰寒的封闭,地下阳热之气蓬勃向上,驱逐严寒,温度上升,形成春天,动物出蛰,万物生发,农夫播种。
古人称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故曰:阴阳概念源日月,日月属性系寒热,寒热功能为聚散。故,阴阳是指天、月、地球的能量(热能)的交换和运行方式,并不指向某一个具体的物质。
巜说文解字》解“阳”字意思为“山之南”,其意明确,向阳花木早逢春。山之南在春天或白天,较长时间接受太阳的辐射,热量蓄积最多,植物能量交换充分,生长茂盛。而山之北能量交换少,生长发育就差。春夏,动植物交换的能量多,生长良好,秋冬,自然界能量减少,就秋闭冬蛰。
寒暑互换, 热胀冷缩,不仅变化物理性能,也催成化学反应,细胞才能分裂,万物才能生长,万物秉此,故万物各有阴阳之理才能成立。故阴阳是指能量的聚散,能量聚则生,散则死。故日月寒暑(冷热)相推,春夏秋冬分也,万物生也。
爱因斯坦相对论指出,宇宙的本质是能量,能量守恒。依理类推,能量聚则成物,物散则化能量,万物不过能量的聚散,其于有无相生之阴阳学说何其一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