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山楂治中风,可谓是神来之笔!

一个种树人 2021-05-23


张某酒量很大,平常酷爱斗酒。那天晚餐,朋友请吃饭,喝了很多。第二天早上起床,感到一阵的头晕,站立不倒摔倒在地上。其妻在厨房里做着早餐,听见响声,过来一看,发现张某已经摔倒在地上,马上打120。由于抢救及时,张某没有生命之危,并且恢复得较好,说话等都没什么问题,就是走路不自然,特别是左手左脚无力。
张某说:“老谭啊,听说你对中风病有一定研究。”
见张某的眼里明显流露出渴望的眼神。谭律明便说:“我帮你把一下脉吧.”
脉象沉弱,阳气不振,气血不足。谭律明也没给什么药方,只是说:“张局,加强锻炼吧,少喝点酒。”
张某点头称是。
转眼过了两个多月,谭律明又在公园晨散步,遇到了张某,张某精神状态比两个月前差远了,左手左脚更是无力。
谭律明说:“怎么了?”
张某有气无力地说:“二次中风。”
谭律明说:“二个多月不见你了,我以为你身体恢复,回单位上班了呢。”
谭律明心里想:“如果二个月前给他开药方,应该不但不会发生二次中风,恐怕身体已经有很大的好转。”为什么谭律明不给张某药方?
原来,谭律明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给高官显贵看病开方。
为什么?他认为,这些高官显贵们官位显赫,权力在手,关系极广,什么样的名医院没住过?什么样的名医没看过?那里用得着像他这样的一个平民百姓去给他们看病。
张某虽称不上高官显贵,但也是关系极广,能随时进出省里最权威的医院,能请到专家、教授给他看病。更何况,原先谭律明和张某在同一个单位时,脾气不太对。
但这次,看到张某二次中风后无精打采的样子,谭律明决定开个方给他试试。
药方:黄芪6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山楂60克,大黄2克。每日一剂,水煎,分四次温服。
有人一看就知这是补阳还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病里相当有名的一个药方,是由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
但在药方里加入山楂、大黄,则是山东名医张志远先生的经验,他曾用此方治一患者,仅20多天就取得极好的效果。
      张志远先生经验的神妙之处,就是在方里加入山楂60克。谭律明在给朋友讲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时,曾经做过一个用食用酸醋清洗茶杯上的污垢的实验,实践证明,酸醋能很好的清理茶杯上的污垢,同理,能很好的清理血管、血液里的污垢,能软化血管,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入山楂,可谓是神来之笔。
后来,谭律明在向另人介绍张志远先生的这一经验时,还提到了张志远先生的这一经验是师法于张考峰先生的《悬崖医话》。
张考峰先生认为,治中风病单纯用补阳还五汤,存在局限性,也不符合辨证论治的精神,应当从温化、补气、养血、通络来通盘考虑,而且要有重点。
张考峰先生的经验方为:黄芪30-120克,当归15-30克,川芎15-30克,鸡血藤15-30克,何首乌15-30克,人参10-15克,丹参10-15克,地龙10-15克,附子10-15克,红花6-10克,桃仁6-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四次服,连用30天后,改为2天1剂。
病案举例:
崔某, 男, 63岁, 退休教师。初诊: (2007年4月10日) 左侧麻木无力三个月, 伴疲乏无力, 气短, 健忘, 无精神, 曾在县医院住院一月, 诊断为:脑梗塞;高血压;颈椎病。舌质淡, 苔白, 脉弦缓。辨证:气虚血瘀, 风中经络。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兼以平肝熄风。方药:黄芪30g、当归12g、赤芍12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10g、地龙10g、丹参15g、山楂15g、天麻12g、远志10g、水蛭5g、路路通15g、桑寄生15g、川牛膝15g、天竺黄10g, 水煎服20剂。
二诊: (2007年5月4日) 诉服上方20剂, 初服时自觉效果良好, 后期则收效甚微。上方取天竺黄、远志, 加葛根、伸筋草、太子参。
三诊: (2007年6月15日) 服药两月后, 左侧肢体麻木症状消失, 气短乏力减轻。嘱长期服肠溶阿斯匹林片, 定期复查并仍按上方加减常服中药, 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患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风中经络病人, 以左侧肢体麻木、无力, 神疲, 健忘等为主要症状。此病人既有脑梗塞, 又有高血压, 还有颈椎病。其病机要点为气虚血瘀络阻, 风中经络, 故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化裁, 再加丹参、生山楂、水蛭、路路通等化心脑瘀血;天麻、天竺黄、远志等平肝熄风化痰。以此方加减, 服3月后, 该病情得以控制。

临床体悟:
笔者以补阳还五汤组方为基础, 自拟增益补阳还五汤, 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气虚血瘀证, 取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药用:黄芪40g, 川芎12g, 当归15g, 赤芍10g, 地龙15g, 红花、水蛭、路路通、桂枝各10g, 山楂30g, 牛膝10g。常规水煎服, 每日1剂, 分2~3次口服。功效:益气活血、逐瘀通络。用于中风恢复期 (包括脑出血、脑梗塞) , 证属气虚血瘀者。证见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謇涩, 精神萎顿, 面色无华, 舌质黯淡, 或有瘀斑, 脉细弱或细涩无力。
体会 中风证, 属气虚血瘀者, 是由于气虚行血无力, 气血瘀滞, 脉络痹阻而致。故本方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 补气活血, 化瘀通络, 加水蛭、路路通、桂枝、山楂、牛膝, 以加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全方攻补兼施, 寒温并用, 上下通行, 共奏益气活血, 通脉舒络之功。血压高者加龙骨、牡蛎;语言障碍明显加胆南星、石菖蒲;口角歪斜加全蝎、蜈蚣;便秘加火麻仁等。应注意肝风内动, 痰热未清之实证者忌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