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奇:神偷刘鸡毛
在荆山地区流传着神偷“刘鸡毛”的故事。说他“盗亦有道”,只偷有钱人,还时常帮助穷人家。是一个充满正义,类似于“鼓上蚤”时迁一样的江湖好汉。
刘鸡毛本名叫什么,谁也不知道,他原本是个孤儿,给地主放牛,不想牛落下山崖摔死了,只好浪迹天涯,以乞讨为生。
武当山的老道看他可怜,同时骨骼清奇,是个练武的苗子,便收他为徒弟,将一身武艺倾囊相授。
刘鸡毛天生体质瘦弱,练不了强横的外功,但对于轻功之类的功夫,却是一学就会。在老道的传授之下,没过几年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自学成才,还学会了妙手空空之术,令老道大为惊叹,不知自己教他武艺究竟是对还是错。
刘鸡毛十五岁的时候,道观年久失修,塌了几间房子,没钱修缮。刘鸡毛知道了,也不吭气。半夜就把观里最值钱的金尊老君像偷了出来,跑到了一百多里外的城里,以一万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一个阔员外。
拿着银子,刘鸡毛先是换成了银票,然后暗暗查探员外家地形,到了夜里,又把老君像偷了回来,带着银票和老君像,连夜赶回了道观,跪在老道的房门口。
老道打开门,看了看银票和老君像,又看了看刘鸡毛,一口长叹,半天没说话。最后摆摆手,将刘鸡毛逐出师门。
从此之后,刘鸡毛行走江湖,从来没说过自己的大名和师尊名讳。但每次作案之后,都会留下一根鸡毛,久而久之,这才有了“刘鸡毛”的江湖绰号。
刘鸡毛虽然是贼,但也有自己的规矩,定下了三不偷:穷人不偷,女人不偷,官家不偷。从十五岁出师门,闯荡江湖近二十年,从未失过手,但凡有钱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闻之色变,惶恐不已,一时间连看家护院也都成为了热门行业。因为刘鸡毛威名远扬,连说书人也会把他编成段子,口沫横飞,说的是天花乱坠。
有一次,说书人讲到刘鸡毛夜入春风楼,将几个花天酒地的阔少爷偷得干干净净,台下掌声不断,为刘鸡毛叫好。
不料,一个公子哥打断了说书人,大声呵斥:“听你说的那么来劲,莫非刘鸡毛做案的时候,你也在场?”
说书人微微一笑,嘴上却不认输:“大爷,且莫这样说,小心刘鸡毛晚上找你。”
公子哥隐隐冷笑,口出狂言:“他一个小小的飞贼,若是敢进我的门,让他站着进去,躺着出来。”
这本是一句戏言,可第二天早上,公子哥就发现自己居然被吊在了房梁上,胸口贴着一根鸡毛,家里但凡值钱的东西都被偷的一干二净,连门都被卸下来,扔到沟里。公子哥顿时吓得卧床不起,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再说当地有伙土匪,啸聚山林危害一方,当地老百姓没有不怕的。
这伙土匪不光打家劫舍,还强抢民女。王家娶了新媳妇,他们半路就将新娘子劫走,押到山上当压寨夫子,新娘子不堪凌辱,当晚就悬梁自尽,而土匪居然还要家里拿一百两银子,才能赎回尸体。
刘鸡毛听说之后,义愤填膺,觉得这伙土匪丧尽天良,欺人太甚。拿定主意决定除了他们。
刘鸡毛趁着夜色摸上了山,无声无息地绕过了所有的看守,将土匪头子用药放倒,背着他跑下山,扔到了县衙门口。
结果可想而知,将匪首被砍头示众,而众土匪也树倒猢狲散,地方终于平安。
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出来混早晚要还,刘鸡毛还是忍不住犯了戒,出了大祸。
刘鸡毛闯荡江湖近二十年,江湖上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至今孤家寡人,光棍一条。心想不小有人无后为大,自己三十多岁的人,也该娶了个媳妇,传宗接代了。
刘鸡毛想来想去,相中了县太爷的闺女,觉得她长得好看,又知书达理,将来生个儿子一定有出息。乔装打扮成员外,带着一大车金银彩礼,向县太爷求亲。
县太爷把自己的姑娘看做掌上明珠,怎么会把员外放在眼里。立刻就将刘鸡毛轰了出去。
刘鸡毛觉得丟了面子,一气之下,居然将县太爷的姑娘偷了出来,来个生米做成熟饭,等到孩子出生,这才又带着重礼,得意洋洋的上门认丈人。
县太爷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怎么可能轻易认这个送上门的女婿。
表面上,县太爷客客气气,请他喝酒吃饭,可将他灌醉之后,立刻派人将其捆得死死的,挑断了手脚经脉,第二天就拉到街口,当街开刀问斩。
老百姓唏嘘不已,最后还是一群受过恩惠的乞丐用草席将其草草掩埋。而刘鸡毛的传奇也流传至今。
关注“酒歌说文”,了解更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人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