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研系列(8)||幼儿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取样能力、运用科研方法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等。
⑴选题能力
教育科研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选择对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并适合自己主客观条件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学前教育科研必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科研的进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选题能力。
教育科研选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应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深入性。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而且还应能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问题。具体地说,教师在选题方面应当具有以下素养:
①能选择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课题的现实意义如何是衡量一项科研成果的价值大小的很需要指标。学前教育科研就是要研究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因此,教师在选题时首先要把握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考虑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应当从学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课题。教育科研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能搞那种脱离实际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式的经院式研究。
②能选择有预见性的问题。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现在,而且还应表现于未来。因此,教育科研要走在教育实践的前面,否则怎能起到指导作用呢?何况教育本身就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如果我们的选题缺乏预见性,所进行的研究就不会对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不能使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③能选择有创造性的问题。科学研究是创新的认识活动,其根本价值就在于创造。如果重复别人的研究课题,而且别人对该课题已有科学的结论,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呢?所以教师的选题能力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要有能力选择充分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④能选择有可行性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可行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是教师选题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要求。教师在选题时应充分考虑进行研究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使选题切实可行。所谓主观条件,是指教师本人是否具备进行该研究的知识、经验、能力,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所选课题是否能够扬己所长,避己所短。所谓客观条件,主要是指研究所必须的资料、设备、时空、协作等条件。教师能统盘考虑主客观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当的选择,使研究课题既有价值,又具有研究的可行性。
提出问题常用的思维的方式:
①雪中送炭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按常规的方法去处理,效果往往不好。这时教师不应回避矛盾,也不应墨守成规,而应针对问题,解放思想,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②问题锦上添花法。意思是在某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思考:如何吸收另一做法中好的因素,使原来的理论、措施更加完善。
③移花接木法。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能不能应用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某一学科的理论或教学经验能不能运用到另一学科的教学?
④常中有变法。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往往对各种类型课的教学,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工作也形成的一定的“常式”,有了这个“常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有规可循。然而我们不能把“常式”当作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应进一步思考:这个“常式”是不是最好的?它有没有变式?是否可反“常式”而行之?
⑵查阅文献能力
查阅文献是贯穿教育科研工作始终的一项活动。教师能否有效地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是影响教育科研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查阅文献能力。
查阅文献能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查找能力,即教师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资料的能力;二是阅读能力,查找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不可能阅读所有资料,必须能够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⑶取样能力
取样也称选择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者依据研究需要和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研究对象的过程。取样是否科学,意义十分重大。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取样方法,或随机取样,或机械取样,或分层取样,或整体取样。
⑷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育科研离不开资料的支持。资料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科研的质量。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教师认识事实主要是通过搜集事实资料而实现的。资料的搜集,通常可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等方法。在搜集资料时,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受主观意向、态度倾向性影响,力求注重搜集资料的客观性;另外,教师在资料搜集时还应当注意资料的全面性,不能仅仅搜集对自己原有观点有利的资料,而放弃不利于证实自己假设的事实。总之,搜集资料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
⑸整理分析资料能力
一般来说,借助于查阅文献、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料是零乱无序的,而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透过这些资料,去发现和研究现象中不断重复的、稳定巩固的、同一的东西,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即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在获取、掌握、处理、应用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
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整理资料的能力,即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核查、筛选和汇总统计的能力;二是指分析资料的能力,即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逻辑和统计分析的能力,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上述第2、第4、第5所阐述的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搜集资料和开发信息的能力。连资料都不会搜集,就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开发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成果;不会开发信息也不行,许多教师手上的资料也不少,但就是不能产生出新的知识来。
⑹撰写研究成果的能力
研究成果是研究过程的缩影,是研究过程和结论的文字记载。研究工作进入撰写研究成果阶段,也就是进入了研究工作的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写得如何,关系到该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时还关系到该研究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研究者要想把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通过教育科研论文、著作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不易得到社会的承认。
提高表达能力要注重“三多”。一是多练笔。要坚持经常动笔写作。组织完一次教育活动,可动笔写一点教学后记,把富有新意的体会记下来。这些富有新意的体会,常常是一闪念就过去了,当时不记下来,以后可能遗忘。教后记多了,就可以考虑从某个角度出发写一篇文章。一个学期坚持写一两篇论文,难度不大。写得多了,也便会写了。二是多模仿。起始阶段,可以从有关刊物上找一些短小精练的文章,潜心学习,然后模仿着写。也可以把自己写的初稿给行家里手看看,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提高的速度更快。三是多推敲。写教育科研文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不花相当的功夫难于出精品。有的教师写一篇科研论文,常常是一两个小时就完稿了,当然很难谈得上高质量。即使是高手写文章,从构思到成文,一般也要较长时间,一蹴而就的科研论文是极少见的。教师要善于从选题、立论、取材、语言等多方面对论文进行反复推敲,写完初稿后还要反复加以琢磨修改,这其中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论述。
总之,教育科研过程十分复杂,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远远不止上述几点。上述几点只不过是其中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