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松滋记忆

上图为胡文泉先生

作家简介:胡文泉,男,1959年8月出生,市直文化单位干部,文化副研究馆员(高级)职称。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荆州市、松滋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分别任《洈水》文学双月刊副主编、《松滋文化》季刊编委。在省、市媒体先后发表诗歌、散文、杂文、文史、报告文学数百篇。主编出版了200万字的《中华胡姓通谱·湖北松滋卷》。

松    滋    记    忆

胡文泉

松滋历史文化起源,历代典籍(如后述部分参考书籍、清同治版、民国版、共和国1986年版《松滋县志》等)均有或详或略的记载,当代亦有不少文人学者著书立说。本文拟从文博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的标本,以及数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等,来追考松滋的血脉,发掘我们共有的记忆,维护全民族的精神支撑,保护好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文物见证松滋沿革

笔者赞成柏杨大师的观点,把中国人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代: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为了理清历史文化脉络,不妨简述部分与松滋相关联的历史、考古学概念。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千年——1.8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250万年以前;更新世,距今约11550年——180万年以前;大溪文化,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屈家岭文化,是湘鄂豫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5年发现于京山屈家岭而得名;石家河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4600年,因发现于天门石家河而得名。

1、神话时代

松滋的老学究们、说书艺人们开口必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教科书告诉我们,地球形成于几十亿年以前,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以前,人类起源于700万年以前。那么盘古开天于何时?大约在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0万年以前。三皇五帝又是哪几位神圣呢?天皇、地皇、人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和神农氏。

松滋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王家桥龙王井村出土了距今150万年旧石器时代的鱼化石。1997年,荆州、松滋博物馆在新江口德胜垸发掘出土的中更新世后期距今约50万年的象牙化石,长3、26米,中部直径0.24米,被国家古脊椎动物化石专家鉴定为国家珍贵一级文物,并获得基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之最”证书。河南的简称是豫,豫的古文字是一个人挥着鞭子驱赶大象,说明河南古时有很多大象。但是河南没有出土象牙文物。松滋出土象牙化石并获世界之最,说明了古时松滋地域自然气候条件极好,说明长江中游古松滋地域有很多猛犸象。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刘家场仙楼香、卸甲坪天星堰均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些重大发现,说明了在神话时代,松滋西部为汪洋大海,而东部则为莽莽草原沼泽之地。

2、传说时代

公元前2700年——前2300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中国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时代,史学家称为“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其实为九代世系,传说中最有名的五帝为:第一代黄帝姬轩辕、第二代……?第三代玄帝姬颛顼、第四代帝喾、第五代尧帝伊祁放勋……?第九代舜帝姚重华。

松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纸厂河桂花树古文化遗址,上世纪70年代就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标本,是湖北省研究传说时代——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海何家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文物,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布、传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洈水花园洲唐家岗遗址,发现采集的文物标本有鼎、杯、鋀、石斧等。陶片饰纹篮纹、绳纹、戳印纹精彩纷呈。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家姚家祠遗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的鼎、罐、盆、擂钵等文物标本,除篮纹、绳纹外,另外发现了方格纹。虽已严重损坏,但为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另外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城的西门河遗址、黑山庙遗址、庙湾遗址,杨林市的荷花堰遗址、庙山脚遗址、龟角山遗址;纸厂河的大卯岗遗址,卸甲坪的两河口遗址,洈水的官士丘、万家台、福塔山遗址,街河市的高家坟、五丰垱遗址,陈店的猪草堰遗址等,均大量发现了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形象地说明了早在五千年以前,松滋地域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

3、半信史时代

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公元前八世纪,夏、商、周时,松滋地方属古荆州域。这一时期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有:街河市镇小麦岗商代文化遗址、南海镇徐家咀商代遗址、洈水镇汪家咀商代遗址;陈店镇团山村崩陡坎、土地台子两个东周遗址,洈水镇石牌村冉家河、庙山地、潘家底三个东周遗址,洈水镇火连坪村铜鼓台东周遗址、王马堰村白鹤岭东周——汉遗址,纸厂河镇陈家场村毛家岗西周遗址、大湖村晏家台东周遗址、裴家河村赵家河遗址,新江口镇狮子咀村屋场子丘东周遗址、南海镇夹巷村徐家咀商周遗址、牛食坡村石桥子东周遗址、严兴场村屏墙湾东周遗址、南海闸村牯牛滩东周遗址,街河市镇博宇山、大麦岗、绵羊岗、松林岗四个东周遗址,以及洈水镇南闸村大岩咀东周古墓群。从这些古文化遗址、古墓群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标本,为松滋地域夏商周时期研究提供了决定性的实物支持。

4、信史时代

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第十任国王姬胡亦即周厉王当政以后,因语言文字记载得到妥善保存,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信史时代,松滋史实开始有案可查。

春秋战国时,松滋地方属楚。这一时期松滋地域的古墓葬星罗棋布,如新江口镇柘树垸村的大坟园战国墓、街河市镇高峰村的风古堆战国古墓群、王家桥镇店子岭村、关洲村、双河村的峰包岭战国墓群、刘家场官渡坪村的长冲战国墓群、杨林市镇向丰岭村的张家湾战国墓群、南海镇断山口村的断山口、毛家山坡、七星赶月、剑峰村的剑峰丹鼎、三垸村的泰山庙、史家冲村的脐鼓、脐鼓尾、傅家林子、右笔架山战国墓群等。尤其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断山口古墓群,笔者2004年4月至6月有幸全程参与了该古墓群的抢救发掘活动,共发现战国土坑墓8座,出土了玉璧、铜剑、戈、矛、箭镞、陶鼎、罐、壶等。出土的棺椁为金丝楠木,整板无缝长一丈,宽两尺,厚达九寸,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不腐。七星赶月为七座将军墓,出土的金戈斧钺等兵器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古战场!

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松滋这块地方隶属南郡。

西汉时始设县,名高成,仍属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刺史部,南郡属荆州刺史,领县十八,高成居十八(《荆州府志》卷一、《楚汉诸侯疆域志》)。汉昭帝六年(公元前86年),高成县曾被封为长沙倾王子梁侯国,传三世而免,复为高成县(《松滋县志》民国版卷一)。这个时期发现的有:南海镇史家冲冀家屋场汉墓群、宋家场汉墓群、斯家场镇万年桥村李家屋场汉墓群、纸厂河蔡家桥村庙台子汉墓群等。特别是2009年寒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在一脚踏两省的杨林市镇黄石岗村八组与湖南澧县盐井交界地新发现的过脉堰汉墓群,北纬29°57′27.0″,东经111°47′37.7″,海拔88米,东西绵延十华里,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俨然一座恢弘的地下城堡!出土的汉砖数不胜数,纹饰极为华丽,巧夺天工,令人顿发思古之幽情!这一重大发现,为我域始建县高成县县城地望的研究,找到了崭新的线索!

西汉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刘衎),被其岳父兼大司马王莽毒死。公元009年,王莽被“禅让”当上了皇帝。王莽是个儒家学派的巨子,也是一位经济思想家,但不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聪明十倍,崇尚繁文缛节,迷信改革万能,不厌其烦地修改官名、地名,凡是现代的一律作废重新命名。据说有些官员第二天上朝不知道自己的官名叫什么,上班的地方叫什么。他随心所欲的创举之一,就是把本来十分严肃的一两百年叫得好好的高成改成了言程。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汉光武帝刘秀因当时“官多役杂”,即下令省减吏员,合并郡县,于是裁减邑道侯国四百余,很快被恢复原名的高成县被并入孱(chán)陵(今公安县),属武陵郡(《通鉴地理通释》卷三、《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从王家桥镇中水桥的雨坛包东汉——南北朝墓群、话儿岭东汉墓群、麻水社区的朝阳观东汉——南北朝墓群发现的文物,予以佐证。

三国时代,县境仍属孱陵,隶属南郡,初属蜀,后属吴(《晋书、地理志》)。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公元250年),拜施绩为平魏大将军、乐乡督,驻守乐乡(今涴市丙码头附近,见《中国历史地图集》1980年版)。吴孙皓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即西晋泰始六年)以镇军大将军陆抗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筑乐乡城,与羊祜相拒。后来有人将乐乡城误为乐乡县,其实,晋时乐乡县即今宜城县的一部分,为春秋若国之地,汉为若县,五代时并入宜城(《历代地理沿革表》、民国《松滋县志》)。

晋代,荆土始立松滋县,其立县年代有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两说。《读史方舆纪要》、《松滋县志》民国版均以《太平寰宇记》为据,认定为东晋咸康三年,以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流民避兵在荆土者,侨立松滋县。但《湖北通志》认为:“《寰宇记》记载《晋太康地志》:咸康三年,以松滋流户在荆土者,侨立松滋县。考咸康在太康后55年,非《太康志》所及,明讹文,毕沅(徽州人,乾隆二十五年状元,后任湖广总督)辑《太康志》改《寰宇记》咸康为咸宁亦谬。晋太康元年始平吴,咸宁年间,此尚为吴境,安得有晋置县之事。观晋志,以太康为中断。南郡有松滋县是徵《寰宇记》咸康为太康之误。”同时,清同治《松滋县志》引《荆州府志》说,晋太康、元康年间,袁甫、蔡洪曾任松滋县令,其时都在晋初。松滋立县年代的“太康”、“咸康”两说,究以何说为据,有待进一步考证。无论怎样,我们终于有了一个1600多年绵延不断的名字,“松滋”,这个普通的名字,曾经伴随着数十代松滋人度过了生生世世。如今,80多万松滋儿女以及与松滋有关联的非松滋籍人曾无数次地在人生的履历表上庄重地填写着自己的籍贯与经历!

东晋成帝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谯(qiáo)、松滋、广戚八县。因八县中山西河东郡人(今山西省西南部)居多,故称河东郡,后又称南河东郡(《晋书·地理志》、《宋书·南河东郡太守》)。

位于老城镇西门河的松滋渡,始建于两晋。彼时,松滋老城雄踞长江古道干线南岸。唐朝大诗人司空图途经松滋,曾赋诗《松滋渡》二首: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朱家埠长江故堤和涴市长江干堤松滋段均始建于东晋年间。

南北朝及隋朝时,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二年(公元455年)又以广戚并闻喜,弘农、临汾并松滋,安邑并永安(《宋书·州郡三》)。南朝陈文帝天嘉二年(公元561年),攻克河东郡,置南荆州于松滋,下辖三个郡,松滋仍属河东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废南荆州及河东郡,以永安并公安,闻喜、谯并松滋,属荆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南郡(《东晋南北朝舆地表》、《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建于南北朝的老城一柱观、桥头河墓群、王家桥镇慕洞岭墓群、南海镇牛王山咀墓群、新江口镇杨家冲墓群、洈水镇唐泗河遗址、花溪幽墓群,纸厂河镇彭家垱遗址、打子台墓群及山岗黄土坡墓群,八宝镇廖家闸遗址、牯牛滩墓群等处发现的文物标本,对研究彼时的松滋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五代时,松滋属荆州,新江口镇玉岭社区陡坡域墓群、杨林市镇赵家坡墓群、涴市报德寺村牛头岗墓群亦发现了佐证。

宋代松滋属江陵府。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废枝江,并入松滋。纸厂河镇杨家团墓群、洈水镇傅家岗墓群、街河市镇始建于北宋年间的苦竹甘泉、刘家场镇龟山包墓群、老城镇白龙埂望马咀遗址、沙道观镇黄家台墓群等文物点,发现了大量重要依据。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枝江划出。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江陵府为荆南府,淳熙中复称江陵府。

元朝时,松滋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中兴路。元朝属蒙古帝国,版图面积达3千万平方公里,但元朝只是蒙古帝国的一个子国。蒙帝国是靠马背得到的江山,帝国政府极端轻视汉人,蔑视中华知识分子阶层,把他们排在娼妓后面的第九等人位次。他们不容忍世界上还有专门读书和做官这种行业。虽然也出现了元曲时代,但这只是知识分子被驱除统治阶层后的“草根文学”。故元代典籍相对稀缺,某些领域几近断代。蒙古帝国在如“八月十五杀鞑子”等汉人数百次抗争之中灭亡并永远没落,蒙古领土也在十七十八世纪“康乾盛世被纳入中国版图,没有文化且轻视文化的朝代注定是短命的朝代。

明朝,松滋属荆州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又并枝江入松滋,十三年后划出。明朝对于松滋、乃至江西、湖北、湖南都值得大书特书。公元1360年,陈友谅立陈汉帝国,建都武昌。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陈被杀,立国短短几年速亡。朱元璋于1368年即位,建立了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松滋民间广为人知的说法“江西填湖广”就发生于明朝。“居楚之家,多豫章籍”。元末明初,湖广(今湖北湖南)是红巾军与元政府军厮杀的主战场,社会动荡使人口锐减。加上湖广经济远远落后于江东地区,我们的先民们先是被政府捆绑押解从江西到湖广,遂产生了“解手”的典故。先民们来到荒凉但辽阔的湖广,可以“跑马占地,插草为标”,吸引了大批自愿西进的人们,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大迁徙,促成了中国首次“中西部大开发”。在“江西填湖广”浪潮中,我们的江西先辈们犹如顽强的菜籽一般,飘落在大邑通途,播撒在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资料载:湖北湖南人中基本没有土著居民,90%祖籍来自江西。我们俗称的“江西老表”,是因为江西是我们的父母祖辈之地,江西人是我们的亲戚。笔者2008年主编《中华胡姓通谱》时,发现明、清、民国版的《胡姓族谱》祖源世系均载明:……我始祖洪武二年自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槌锣巷米市街大栗树土地祠落土于松邑……

明代是松滋历次文物普查发现遗存古物最多、考古发掘文物点最多的朝代之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百余处,松滋博物馆收藏有明代文物数百件。最为可贵的有:杨林市镇明兵部尚书伍文定墓、老城镇伍文定(忠襄公)故宅碑亭、王其勤墓、刘家场镇胡秉政张氏夫妇合葬墓等。2010年夏,荆州、松滋两级博物馆在车阳河临港工业园抢救发掘出土的明代母子合葬墓,荆州博物馆设专馆、投巨资,将埋葬棺内达600年的古丝绸完好无损复原,《楚天都市报》以“我省惊现首座母子合葬墓”为标题报道后,引起极大反响。

松滋镇市之宝——明代玉雕三通杯,1987年征集于民间。该杯玉料质地细腻,色泽晶莹,纯净无暇,温润柔和,造型秀美,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古朴典雅,巧夺天工,极富魅力!该器皿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系国之瑰宝。它极其珍贵稀有,如果被邀请出境到友好国家展览,必须经国务院总理批准方可。

清朝,松滋仍属荆州府(《湖北通志》《松滋县志》民国版卷二)。松滋各乡镇发现的清代文物点丰富多彩,多达200余处,最有代表性的是:老城镇一柱观报恩寺遗址、彭承尧墓、现在依然可使用的65口古井、石佛、石人、石马、石狮,南海镇黄泥滩窑址,刘家场镇谭家洞煤矿旧址、胡姓宗祠遗址,涴市镇江亭寺旧址,八宝垸,以及众多的墓葬、桥梁等。馆藏文物中,清代的数量居多,传承有序,钱币的丰富、瓷器的精致等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文物点、馆藏文物充分反映了清代文化遗存、松滋的历史风貌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荆州府,松滋直属省辖,1915年设荆宜道尹,松滋为其所辖。1932年划全省为十一区,松滋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贺炳炎是从松滋大地走出的、也是湘鄂川黔边唯一的开国上将。周恩来总理1955年授予贺炳炎的上将任命书原件,现珍藏于松滋博物馆暨贺炳炎同志纪念馆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松滋属荆州地区行署管辖。1996年撤县建市,属荆州市管辖。

人们今天在享受蕴涵着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精髓的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松滋86万人民60余年创造的精神物质财富,亦将成为未来子孙们为之骄傲的文化遗产!

二、血雨腥风县治变迁

西汉高成县治,据《荆州府志》、康熙《松滋县治》载“高成故城在县南”。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分册载,将高城县标在杨林市镇杨家山一带。杨林市镇黄石岗村八组与湖南澧县盐井交界处的过脉堰汉代墓群,待湘鄂两省文博部门联合考古发掘后,将可寻找出高成县治的准确位置。

晋代以前,孱陵县治在公安境内。晋至隋松滋县治设在上明,同时上明又是河东郡治所。东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至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荆州刺史桓冲移荆州府于上明地,使刘波筑城,称上明城,亦称桓城(《通鉴地理释要》卷十三)。上明城旧址,在今老城镇西一里的西门河。清人徐文范撰的《东晋南北朝舆地表》载:“今松滋县在江陵西一百二十里,上明在城西一里。”南朝 梁沈约在《宋书·州郡三》中说:“南河东郡去州水一百二十里,去京都水三千五百里。”今老城镇离荆州城的水路里程与上述记载基本吻合。同时,老城镇一带解放前称上明乡,镇内有上明坊,南门建有上明桥。2009年在白龙埂村八组发现的晋代古遗址,在地望、采集的文物标本的时代特征等方面与上明城的相关历史记载相吻合,为探明该城的具体位置,提供了有力证据。

唐代(具体年代无考),迁县治于上明城东三十里。《读史方舆记要》云:“县三十里有松滋故城。”《历代地理沿革表》:“旧治在今县东三十里。”《荆州府志、古迹》:“松滋故城在县东三十里,东有乐乡,西有上明诸城。”县东三十里为今涴市新场,其东江亭寺,唐朝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曾在此一游,写有《泊松滋江亭》诗。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舆地纪胜》说:“江亭在松滋县治后,杜子美、孟浩然皆有诗。”北宋王存等撰的《元丰九域志》云:“松滋,府(江陵)西南八十里。”唐至北宋县治可能在今新场附近。

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迁松滋县治于瀼口(《松滋县治》民国版卷一)。瀼口,在今老城东三里,因古时有一溪河自南向北经此处流入大江,故称瀼口(今东门外尚有一“三里桥”埋在地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县令滕深迁县治于老城镇内(《松滋县志》民国版卷一)。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知县曹鸣鹤迁县治三湖岗(今公安县胡家场一带),寓居民舍。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方才迁回老城。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党为便于镇压县南的农民起义运动,于当年八月一日迁治磨盘洲,二十五日被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率领红军攻克,杀掉县长江文波,后还治老城(《松滋县志》民国版卷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寇侵占沙市,7月6日上午9时,6架敌机盘旋老县城上空,投弹22枚,炸毁县署办公厅、水利委员会、粮仓、监狱及“德盛和”、“吴福记”百年老店等公私房屋126栋,炸死男女5人,炸伤24人,其中李姓一家5口无一幸免,悲惨之至!同月下旬,3架敌机复来侵扰,投弹18枚,炸毁民宅十余间及幼稚园房屋1栋,震倒房屋5栋,炸死炸伤5人!县政府被迫迁往离县城8华里的黑石溪,8月将县治迁往麻水坪张氏民宅。至此,1600多年的松滋县治永远离开了老城!1943年5月14日,松滋人民应该世代铭记的“县耻日”,“倭寇及伪军步兵三万余人,骑兵二千余人,侵入县境,屠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所不用其极”。1943年5月14日至6月16日,“鄂西会战”,松滋第一次全部沦陷;同年11月3日至12月24日,“常德会战”,松滋再度全部沦陷;1944年5月28日至6月13日,“湘北会战”,松滋第三次沦陷。三次沦陷、七次遭日机轰炸,共造成松滋“死伤1405人,县城及其它集镇损毁房屋1800栋,乡村损毁房屋3973栋,中小学、百年老字号商埠、粮食牲畜家具农具损失数不胜数!”(《松滋县抗战史料》民国三十七年县国民政府编印)

1945年日本投降,河山光复,始迁治所新江口民主路中段财神殿(前为省银行)。

1949年共和国成立,松滋县人民政府亦驻新江口。1996年撤县建市,市人民政府仍驻新江口原址。2011年,市政府西迁至玉玲南路市民中心处。

行文至此似应搁笔,然而笔者感慨良多,意犹未尽,特附2003年创作并获“爱我松滋,兴我家乡”征文优秀奖的诗作一首:

《松滋人,拓荒人》

松滋人,拓荒人

千里跋涉求生存

血管里,奔涌着筚路蓝缕的血液

松滋河,咆哮着子孙开拓的强音

鹰子山,是我们昂扬的头颅

云联塔,是我们不屈服的腰身

万顷稻棉,织成我们飘逸的衣裙

高楼林立,站立起一个个大写的人

万众一心拓荒人

松滋人,拓荒人

锲而不舍争先行

白云边,散发出乐乡淳朴的风情

飞利浦,点燃了振兴家园的明灯

洈水湖,荡漾着我们艰辛的汗水

工业园,沉睡千年的热土已惊醒

金松大道,印满了创业者的足迹

划子嘴,描绘出新都市的美景

万众一心拓荒人

(原载2012年《洈水》第四期并获第三届洈水龙华文学奖)

(0)

相关推荐

  • 临贺郡谢沐县

    清光绪<永明县志>载:"至嘉庆时蒋云宽始考定,县为汉营浦.谢沐二县之地,而得谢沐地多于营浦,不得以营浦概全县也".至隋,谢沐.营浦合并为永阳县.唐贞观8年(公元643年 ...

  • 遵化古县始建时间考

    作者:王亭贯,遵化作家协会会员,遵化摄影协会会员,文史爱好者 参考:<直隶遵化州志><大辽景州陈宫山观鸡寺碑铭并序><水经注疏><中国文物地图集>< ...

  • 鄂州人物之柯缝相

    柯缝相 柯缝相,号沙堤,武昌灵溪乡( 今属大冶)人.少时好学,常废寝食.清嘉庆九年(1840年)中举,被选授荆州府松滋县训导,协助教谕教授生员.后被保举为候补知县.道光十一年(1831 年)大水,荆州 ...

  • 【《文学百花苑》第二十一期征文】| 代艳:记忆中的架子车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记忆中的架子车 代艳 在老家的后院里,有一辆沾满灰尘.容颜斑驳沧桑的架子车,记不清它在这已经酣睡了多少年. 这辆架子 ...

  • 十一期征文 | 刘学:村庄的记忆

    村庄的记忆 作者/刘学 记忆中的小村庄 --江刘庄 生我养我的地方 童年的记忆 留在村前的荷塘 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下 鱼儿嬉戏 涟漪荡漾 朵朵盛开的 红的 白的花 散发着芬芳 那时候的爷爷奶奶们 身体健 ...

  • 【第七十一期:隆重推荐散文《清明:埋在记忆深处的父亲》作者:姚锋】

    作者简介: 姚锋,女,网名小桥流水人家.人间四月天等,山西吕梁人,公务员,常年从事文案工作.2016年进入碎玉诗词学院学习近体诗,现任主群管理.自幼酷爱文字,喜读书,善思考,数年笔耕不辍,各类作品散见 ...

  • 五十年代的记忆

    让人脸红的照片 北京大妈有话要说 2021.05.08  土豆微信 今天的人们回头审视历史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虽然当时生活水平并不高,但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 ...

  • 第十一期单反班 | 学员作品展(二十四)

    点评老师:不可说 心如溪水般柔软 01 学员姓名:李平平 拍摄器材:单反 老师点评:场景设置和虚实的把握度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这种呢就是多练习一下,慢慢的就有自己的心得了. 02 学员姓名:汀芷幽兰 ...

  • 不动声色的想念才是大想念​ |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六百一十一期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611期 雪小禅 生活美学家,老舍散文奖.首届孙犁文学奖得主,知名文化学者.作家 . "中国青年论坛"北京大学讲座嘉宾.担任CCTV11.CCTV10.山西卫视.黑 ...

  • 72期/有一座城池叫巴黎 梁剑清读 白鹿原诗社作品 白鹿原文学社系列出品第二十一期

    梁剑说:昨日凌晨,欧洲再次遭受恐怖袭击,这次遭袭的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次爆炸案是去年十一月份发生在巴黎的恐怖爆炸枪击案的续集,是对其头目被抓的反击报复.旅居巴黎的陈言齐先生曾为此案以及去年元月份发 ...

  • 107期/百期特刊8:“清扬婉儿”祝贺专稿《汲园》/梁剑清读 白鹿原文学作品精选系列第三十一期

    清杨婉儿生活照 梁剑说:清杨婉儿,白鹿原诗社推出的第一位女诗人,<美丽的原创生活>52期曾刊出她的诗作3首.文如其名,清扬婉儿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白鹿原诗社的柔美的另一面.清扬婉儿也是一位 ...

  • 五十年代的记忆,让人脸红的照片

    今天的人们回头审视历史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虽然当时生活水平并不高,但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而那时的我们也有着属于我们的童年记忆. 第一套人民币:19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