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妈妈容易养出一群懒“朱” ----《朱家故事》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080号勤劳的妈妈容易养出一群懒“朱”----《朱家故事》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为方便交流,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一、内容简介朱家的生活看起来不错,房、车、花园,一应俱全;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不见了。一纸留言:“你们是猪”表明了妈妈对朱家父子的不满和失望。没有妈妈的朱家乱套了!二、绘本信息书名:朱家故事文图:(英)安东尼·布朗译者:柯倩华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适读年龄:3-6岁亲子公读,6岁以上自主阅读。三、绘本导读【封面】

绘本解析:封面妈妈背着父亲和两个儿子,妈妈的力气好大嗷,家里最强壮不应该是爸爸吗?她的力气真有这么大吗?你看他们表情神态,爸爸和两个儿子是兴高采烈的,好像也不在意妈妈的感受,妈妈不开心且是不堪重负的,在此隐喻全家人把重担都压在妈妈的身上。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一家四口身后的壁纸还隐藏着一个小秘密,壁纸下半部分是粉红色的郁金香,而上半部分的郁金香却被粉红色的猪头取代。【扉页】

绘本解析:扉页上三只展翅飞翔的小猪同样具有强烈的隐喻作用,猪会飞吗?不可能!作者通过这一视觉隐喻,试图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即本书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读者不必太担心。【第1画面】

绘本原文:朱先生有两个儿子,西蒙和帕克。他们住在一栋很好的房子里,有很好的花园。有一辆很好的车子在很好的车库里。房子里还有他的妻子。绘本解析:这张图里都没有妻子的图片,很明显在家里没分量,介绍妻子竟然像物件一样介绍出来,房子,车子,孩子,妻子,都是他的。孩子和爸爸是人物,人物里没有妈妈。妈妈和房子车子在一起介绍,这是朱先生的心理排序。爸爸和儿子都很自豪,有预感。最后才提到妻子,显然生活中很卑微。这里没看到朱先生的妻子,猜猜她可能在哪儿呢?【第2画面】

绘本原文:每天早晨,朱先生去上很重要的班之前,总是大声喊:“亲爱的,早餐呢?快点儿!”每天早晨,西蒙和帕克去上很重要的课之前,总是大声喊:“妈,早餐呢?快点儿!”绘本解析:这是朱家父子三人吃早餐的画面,两兄弟只会张大嘴巴要东西吃,像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鸟。爸爸拿着的报纸虽然挡住了他的嘴脸,可是报纸上几个人呐喊的画面更撼动人心,这是画者将蒙克的《呐喊》转化到报纸上,也代表爸爸的张口大叫,与餐桌旁两个张口大叫的儿子相呼应,令人震撼,暗讽一贯在家中发号施令的男性角色。左下角一幅张口呐喊的大猩猩头像则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一方面与几个呐喊的人构成了有趣而强烈的视觉反差,增强了画面叙事的幽默效果,另一方面又隐喻了人的动物性,讽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大男子主义。朱先生的事是“很重要的”,两个儿子的事是“很重要的”,那么,朱太太的事呢?【第3画面】

绘本原文:他们出门以后,朱太太洗净所有的碗盘……整理所有的床铺……绘本解析:朱太太的画面都是昏暗的,我们没有看到她的脸,她的身影也是灰暗的。她埋着头、默默地做每件家务事。【第4画面】

绘本原文:用吸尘器清洁所有的地毯……然后去工作。绘本解析:三位男性角色每天上“很重要的”班和课,却完全不能自理生活,也是一种反讽。朱太太做完一大堆家务,然后去“工作”。家务不算工作吗?这似乎暗示,家务劳动因为没有“上班”所创造的市场经济价格,常被歧视和轻视。她只是去工作,而不是去上很重要的班!当然,工作对她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安东尼的图画书,读者喜欢的主要原因是在每张图画里头都隐藏了许多小细节,让读者去发现,仿佛在玩有趣的寻宝游戏一般。安东尼也说过:“我画图的时候,很喜欢加上一些小东西。读者看第一遍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它们,多读几遍以后就会有新的发现。”这种隐藏趣味的细节设计,充满了幽默与隐喻,不但提供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对故事的理解更有画龙点睛的功效。【第5画面】

绘本原文:每天傍晚,孩子们上完很重要的课回到家,总是大声喊:“妈,晚餐呢?快点儿!”每天傍晚,朱先生做完很重要的工作回到家,总是大声喊:“老太婆,晚餐呢?快点儿!”绘本解析:纵观故事中人物的话语,几乎所有的有声语言,全都出自家中男性之口,且说话方式也如出一辙,例如:“亲爱的,早餐呢?快点!”“妈,早餐呢?快点儿!”显然,在这个家庭中,男性是表达的主体,掌握着家庭中的话语权力,终日操劳的朱太太却没有自己的声音。你发现没有,整篇故事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直接的对话,这象征着缺乏沟通和理解、充满冷漠的家庭关系。【第6画面】

绘本解析:朱先生在等晚餐,我们大家有发现什么吗?颜色又鲜明起来,家庭的光芒尽撒在男性身上,鲜亮的背后是朱先生的影子显露为猪头的形状。猪是“好吃懒做”的代表,在此用猪来比喻父子三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是朱家故事而不是刘家、李家故事了。随着故事的开展,猪的图像是一点一点出现的,刚开始只出现在饮料盒包装上,之后爸爸的影子变成猪头,扣子变成猪鼻子图案,接着猪的图像越出现越多,包括猪储蓄罐、猪胸针、猪门把、猪头壁纸等等一系列的小细节,不仅为故事情节走向作出铺垫,更能烘托出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第7画面】

绘本解析:朱先生细细品尝着美味晚餐,但没有让读者看到头部全貌,只能用面部传情了。双手紧握刀叉,嘴唇紧闭,感觉味道美极了。【第8画面】

绘本原文:他们一吃完,朱太太就洗碗……洗衣服……熨衣服……再做些吃的东西。绘本解析:看到朱太太的表情吗?为什么看不到?但你们能猜出来她此时的表情吗?朱太太好像很麻木了,好像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的做家务,只有被别人需要,自己没有情绪,也没有需求。朱太太已经完全没有自我了,没有存在感。有些可怕,现实生活里如果这样,不敢想象,不知道这个家还有没有爱?故事前半部分图画中的朱太太总是以朴素灰暗的身影出现,甚至看不清她的面部,并且她总在昏黄色调的框格里埋头苦干,与昂首鲜亮的男性画面形成强的对比。【第9画面】

绘本解析:这个跨页呈现了朱家一家晚餐后的情景,朱太太同样不在画面中。朱先生慵懒地躺在沙发上,两个儿子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没有表情,沙发上还躺着一只闭着眼睛正在睡觉的小猫。在西方,“猫”这一形象往往被赋予“懒惰”和“罪恶”的寓意,这幅画中的猫也不例外,象征着这个家庭中男性的懒散与生活的舒适。【第10画面】

绘本原文:有一天傍晚,孩子们放学回到家。没有人迎接他们。朱先生下班回到家,很不高兴地问:“你们的妈妈呢?”绘本解析:家庭气氛发生了转变,孩子们高兴地回到家,没想到家中空无一人。朱先生也很不高兴。【第11画面】

绘本解析:朱先生的头不见了,他已经高高在上的,画不下他的头了。在这一页里,安东尼又顽皮地给我们留下一些线索:灯的开关和朱先生的胸针都变成了猪的形状。【第12画面】

绘本解析:壁炉上除了一个醒目的白色信封,还有一幅英国画家托马斯·甘斯伯洛的《安德鲁斯先生与夫人》,其中安德鲁斯先生变成了猪头、女主人则消失了。寓意已经显示出来,朱太太走了。继续观察里面有哪些地方有猪呢?壁炉、花瓶、笔筒里的笔、画框里的人物、相片里的小人。【第13画面】

绘本原文:他们到处找不到朱太太。壁炉架上有一封信。朱先生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纸。你们是猪。绘本解析:图中朱先生手拿书信的的手变成了猪蹄,墙纸变成了猪。朱太太虽然没开口说一句话,但根据画面上的多种视觉符号以及故事的叙述口吻,亦可体会到她内心的沉重与不满。“你们是猪。”是整个故事中朱太太唯一的话语,是以留字条而非口头表述的方式宣泄内心的不满,是一种无声的对抗,避免了两性之间直接的对立和冲突。朱太太出走后,家里的门把手、花瓶、壁炉和壁纸的装饰图案等等,全都变成了猪的造型,为后来父子三人变成猪埋下了伏笔。在表现朱太太留的字条“你们是猪”这一关键画面时,作者故意没有描绘朱先生的面部表情,而是通过背景图案中小猪脸上张开的嘴来暗示朱先生看到字条时的惊讶与不安。【第14画面】

绘本解析:朱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都变成了猪,最后连月亮都变成猪月亮了。到了现在,安东尼不再隐晦的表达对朱家父子的批判,而是直接了当的把他们画成了猪,连窗帘上的图案、墙上的挂钟,甚至窗外的月亮,都画成了猪的形状。【第15画面】

绘本原文:“我们怎么办?”朱先生说。他们只好自己做晚餐。做了好几个小时,难吃死了。第二天早晨,他们只好自己做早餐,做了好几个小时,难吃死了。绘本解析:在接下来的几页中,作者的游戏精神更是发挥得酣畅淋漓:月亮、挂钟、盐罐、水龙头、碗碟、吊灯、电话、墙上两幅名画中的肖像、沙发的花朵图案、报纸的头版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物品都不知不觉被“猪”图案取代。越来越多隐秘的“小猪”图案,增强了故事的超现实感,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还与故事中的文字配合得相得益彰,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朱太太离开后的“朱家”宛如猪圈的脏乱场景。【第16画面】

绘本原文:第二天白天、第二天晚上、第三天,朱太太一直没有出现。朱先生、西蒙和帕克试着照顾自己。他们从来不洗碗盘,他们从来不洗衣服。很快,房子变得像猪圈一样。又吃了难以下咽的一餐后,孩子们哼哼叽叽地尖叫:“妈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怎么知道?”朱先生发出低沉的哼哧哼哧声。他们全都变得越来越暴躁。绘本解析:朱先生,帕克和西蒙试着照顾自己,他们从来不洗碗盘,他们从来不洗衣服。很快,房子变得跟猪圈一样。随着故事的展开,朱先生家墙壁和家具的色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男性角色变身为猪之后,家中的色调变得黯淡,隐喻失去家庭中女主人的男性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无助的状态。直到朱太太返家之后,黯淡的色彩才被温馨明快的暖色取代,象征着家庭关系的和解以及充满爱意的氛围。【第17画面】

绘本解析:朱家父子终于意识到妈妈的重要,但并没有想到该怎么改变自己。看,窗外的树叶已经变成了大灰狼的轮廓,预示着,再不做改变他们的命运将是怎样的。男人们在昏黄的色调里,做的饭也难以下咽,衣服都脏成这样,还真是猪的本性。嘲讽,做到天黑了,耳朵耷拉下来了。你们觉得朱先生和他的两个儿子在想什么呢?【第18画面】

绘本原文:有一天晚上,房子里没有食物可吃了。朱先生哼了哼说:“我们只好到处闻一闻,找一找残渣剩菜。”就在这时候,朱太太走进来。绘本解析:之前沙发上面的那副画,是荷兰画家佛兰斯·哈尔斯的《笑容骑兵》,那位神采飞扬的骑士现在也变成了猪头。书中到处都蕴含着“猪”的元素,妈妈走后,爸爸和儿子们的头变成猪头模样,在吃了一顿猪食一般难吃的饭菜后,孩子们哼哼唧唧叫起来,爸爸发出哼哧哼哧的回应。高达与卑微,光明与阴暗,对比明显。男人们乞求,爸爸平时翘着腿,现在是趴在那。朱太太回家推门而入的那一刻,屋里的色彩形成明暗的强烈对比,门框后投来的亮光突显了朱太太救世主一般的光辉形象,给脏乱不堪的家带来光明和希望。她潇洒的身影出现在故事的转折点,以宛如拯救者的姿态对比跪地求饶的男性。在《朱家故事》的前半部分,朱太太是一个衣着灰暗朴素、忙于家务的卑微的女性形象,她的身影局限在四幅排列紧凑的昏黄色调的框格中,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压抑以及在家中完全失去自我的“隐身”地位,与高大鲜亮、面带微笑的男性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后来出现在朱太太回家路过的墙壁上,生动地展现了朱太太内心深处的不满以及对先生和儿子的无声控诉。【第19画面】

绘本解析:终于看到朱太太脸了,虽然最后叉腰的姿势很解气,但这样的关系也不能算理想状态吧?因为需要而改变,总觉得有些功力,不够温情。妈妈最后也觉醒了,和从前朱家父子高高在上的状态完全不同了,朱太太也不再是灰暗的,没有五官的身影。【第20画面】

绘本原文:“求——求——你,回来吧!”他们从鼻子里发出哀求的哼哼声。绘本解析:看,朱先生的小猪眼睛里充满了乞求的期盼吧!跪求妻子回来吧!是发自内心的哀求吗?他们父子行动上有变化吗?【第21画面】

绘本原文:于是,朱太太留下来了。朱先生洗碗盘。绘本解析:妈妈走了,爷仨才感受到他们对妈妈的依赖,还好,妈妈回来后,他们都有所改变。【第22画面】

绘本原文:帕克和西蒙整理床铺。朱先生熨衣服。绘本解析:孩子们并不是家庭里的接受者,他们完全可以胜任一些简单家务,为家庭付出自己应尽的力量。两个小男孩的转变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家庭生活中,妈妈带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然而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行为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爸爸。【第23画面】

绘本原文:他们都来帮忙做饭,还觉得挺高兴的。绘本解析:他们没有原先那么悠闲了,可还觉得挺高兴的,又是为何呢?【第24画面】

绘本原文:妈妈也很快乐……绘本解析:朱先生和儿子转变之后,朱太太的形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面带微笑的脸庞、鲜艳的红色衣装、没有边框的构图无疑成为强有力的视觉语言,诉说着她内心的愉悦与自由的活力。朱太太第一次以正面的形象占据画面的中心位置,预示着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已从原先的边缘走向中心,从被人忽视走向引人注目。在开篇场景,妈妈在家是什么样的地位或者角色?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逆来顺受?我们设想一下,最开始的时候,老公和儿子把责任推给妈妈,而妈妈不接受,或者不代劳会怎样?【第25画面】

绘本原文:她把汽车修理好了。绘本解析:朱太太修车的结局,也似乎有深层涵意。开场时,车子属于朱先生的“势力范围”,而事实上,驾驭和修理汽车这类与机械有关的工作通常容易被认定是属于男性的专长,然而故事的最后,朱太太不但重整了她的空间,在工作范畴上也跨越了僵化的性别界限。她把汽车修理好了。妈妈能干吗?不但会做家务,还会修车,最重要的,她还修好了什么啊?修好了他们家里面的问题。她把这个原本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问题重重的家庭也“修理”好了。【封底】

绘本解析:该绘本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揭示了家庭中“共同分担”的重要性。中国大部分的儿童在传统刻板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家庭分工氛围中成长,孩子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做家务是妈妈的事。帮助孩子建立“家事不是妈妈的天职,家事是家中每一份子的责任,应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观念,由此产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意愿。

(0)

相关推荐

  • 妈妈长期不被尊重的家庭中,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了解「3天亲子共读绘本营」 我是Tina老师 童书编辑+儿童心理咨询师 在你家里, 另一半做多少家务? 哎,一个人做了也就做了, 可这样的家庭, 孩子很容易觉得: 家务嘛,就是爸爸/妈妈一个人的事. ...

  • 《朱家故事》绘本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懂得家中事情要共同分担.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 ...

  • 3-6岁孩子绘本书目推荐《朱家故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理解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成熟了,所以可以选择篇幅长一些.情节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绘本了,包括科学类和数学类启蒙书籍,不需要担心孩子看不懂. <朱家故事> 朱家人过着看起来不错 ...

  • 遵化康庄子狼神庙的传说

    作者:米井利 讲述人:米玉 清中期,遵化城西的康庄子村,虽然村子不大,却很富裕,是当地有名的小康村.可自从村西山坡上立了一座坟墓,康庄子很快就由富变穷败落了.据说,那个时期在村里只要听到驴叫,甭问,准 ...

  • 儿童绘本推荐《朱家故事》

    豆瓣评分:9.1 内容简介:朱家的生活看起来不错,房.车.花园,一应俱全: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不见了.一纸留言:"你们是猪&quo ...

  • 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养出失控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主要活在"妈妈的世界".有一项调查显示,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亲.父亲陪伴较多的仅占12.6%.父亲在工作日陪伴时间为2.9小时,远低于母亲的4.6小 ...

  • 60分父母语录5: 母老虎妈妈,养出绵羊娃

    母老虎妈妈,养出绵羊娃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朋友,聊起他们单位的一件事儿,对我触动很大. 他说,那天他在某部门干活,亲眼看到某领导用台账扇一个小伙儿的脸,且边扇边大声训斥.他实在看不下去,就使眼色叫那小伙 ...

  • 在城市养蜂,怎样养出强群呢?

    关于在城市养蜂,如何养殖出强群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还是与养蜂的环境和和气候有关,这个问题并不是说在城市养殖蜜蜂还是农村养殖蜜蜂的问题.但是从蜜蜂的习性来说,蜂部落并不建议在城市养蜂,缺点太多,就算有技术 ...

  • 为什么野外蜜蜂大多是大群,而家养的蜜蜂却很难养出大群?

    为什么野外蜜蜂大多是大群,而家养的蜜蜂却很难养出大群? 为什么家养蜜蜂的发展就是比不上野生蜜蜂?老蜂农告诉你真正 有过收捕野蜂的朋友可能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发现的不是分蜂群,往往发现的蜜蜂蜂群都 ...

  • 做对“懒”妈妈,养出省心娃

    暑假过半,和神兽朝夕相处快一个月, 妈妈们已头疼得不知所措: 不谈学习欢声笑语,一谈学习就鸡飞狗跳. 有时候更会觉得, 小时候挺可爱的一个娃, 一到青春期天天对着你干, 难道做妈妈就是这么" ...

  • 身高155的妈妈,养出185的孩子,只因常做3件事,孩子身高超过1.8米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身高问题70%来自于遗传,剩下部分靠后天努力,遗传因素占比虽多,但是,家长若是保证孩子后天营养跟得上,孩子的身高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父母也不必过于担心.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后天 ...

  • 【养出四个博士的教授妈妈,不止一次提到,...

    [养出四个博士的教授妈妈,不止一次提到,"要想孩子有出息,小学阶段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著名李振霞教授,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在她的养育下,4个孩子都成了博士,李 ...

  • 5月养天竺葵,3个动作催一催,憋出层叠群花,谁见了都夸美

    天竺葵是很多花友都喜欢的一种植物,品种丰富,开花量大,植株不大,不管是垂吊养护还是盆栽养护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叶子和花朵都会散发出一种味道,蚊虫都不喜欢,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有效的驱虫. 天竺葵被大家称作是 ...

  • 能干的妈妈养出窝囊的孩子,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3-27  今天周末,春光明媚,我一个朋友却副愁苦脸,像霜打了茄子一样.一问才知道,她女儿初中,现在作业一写就写到十二点半,她在旁边陪着给气得半死. 并不一定是作业很多,拿她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