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钱,最好赚!
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有一项调查显示,80%的家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孩子身上的消费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最大支出之一。
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课外辅导助长了家长的焦虑,家长的焦虑又厚积了课外辅导的沃土。有的机构甚至在幼儿园大班就进行奥数训练,这种事简直就是伤天害理。从制造焦虑到满足焦虑,构建了完美的教育产业化链条,也让教育事业脱离本质一退千里。2020年全年在线教育融资超过539.3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67.37%。野蛮生长,疯狂圈钱,资本对教育的收割速度前所未有。现在,国家出台“学生教育双减政策”,让人看到了希望。
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补课;
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工具或方法;
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禁聘请境外外籍人士;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上市公司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
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有机构转为非营利性机构;
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重新按新标准从严审批;
教育培训不得在媒体打广告,也不得在学校变相发布广告。
一条条“双减”新政,让教育股崩盘式暴跌,培训机构血流成河。7月23日,港股教育股集体重挫,新东方一度暴跌50%,思考乐教育一度跌近30%。当日晚间,在美国上市的中概教育股也全部崩盘,好未来收跌逾70%,高途教育收跌逾60%,新东方跌超50%,网易有道跌超40%,一起教育跌近40%。他说,10年内阿里、腾讯、乐视肯定还在,100年后肯定不在,但100年后教育还在,新东方也肯定在。马云反驳说,10年内阿里就不一定在,100年后教育一定在但新东方不一定在,教育不等同新东方。如果培训机构不死,那么死掉的就是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死掉的就是整个社会的活力和未来。这不是扣大帽子,也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培训机构的原罪使然。教育有好几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兴趣的挖掘;一个是才能的挖掘;一个是生存状态的改变。培训机构与应试教育的结合,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效率,至多培养一批中等人才,却扼杀了高端人才。因为兴趣被分数淘汰了,天分被每天刷题浪费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被压制了。那些上市的培训机构,只对股东负责、只对利润感兴趣,让他们对教育负责、对孩子和家长负责,真不敢奢望。
除了把孩子从培训班捞出来,还需要从游戏世界里拽出来。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2786亿元,增长20.7%。今天,《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直指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严重,进而影响学业,引发体质弱化、性格异化,成为精神鸦片。家长永远不吝惜在孩子身上花钱,这钱决不能变成戕害人的毒药。除非拿出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的狠劲,真想不出其他更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