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语文教学的缺憾

我们说起语文使用的能力,通常都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具体指的就是这四方面的能力。其中,听和读应该是指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说和写指的是学生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是我们从来没有去深入思考的问题。可是,究竟这些能力有没有轻重的问题,是否全面了?

在学生的学习中,到了初中以后学科也变多了,但走的线路还是以文、理两个方向为主。个人觉得,其中文科的知识好像更多地倾向于记忆性的知识,较少要求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而对于理科的知识则是以思维(逻辑推理和分析)和计算为主,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然而,作为工具的语文学科,一般情况下是被看作是文科的,它是用来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我们也定义了,它还具有人文性,也就是语文包含着人类社会与文明相关的知识。这是我们一直认为的语文学科的性质。但是,既然理科的学习离不开语文,也就是说,语文相对于其他文科类学科更接近于理科,是学习理科知识的桥梁。那么,它在哪些方面的特点和理科是一致的?

个人认为,我们的语文(汉语)教学,在每一个阶段的性质都是量的增加,都是通过量的增加来实现质的突破。小学的学习还可以明显地体现出质的变化(字、词、句、篇,不断地提升),但是,初中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初一的教学和初三的几乎没有质的区别,都是按照字、词、句、篇、章的阶梯来学习和分析文章,都有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都只是强调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从未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和思考为什么的问题,都习惯于把知识进行分解,都只是简单的去认识构成知识的要素,而几乎没有涉及到知识本身。没有问一下为什么?比如《愚公移山》中,为什么要把“愚公”的年龄设置为“年且九十”?为什么邻居中只有“寡妇弱子”来帮助移山?为什么“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回到语文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听说读写,好像缺少了思考这一关键内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我们的大教育家对于思考的重视。那么,我们现在的学生通过听和读,是否就实现了学习的目的?其实,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学习的内容进行沉淀,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成为“掉书袋”。但是,回到教学中,我们现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判断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学生的考试中,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字词句篇章,古今中外,课里课外都有,作文占了不到一半。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教学不进行条分缕析,重点训练那些考试的条块,成绩一般较差。我们发现,语文能力和考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有思想的语言表达和发音无关,与写字漂亮与否无关,甚至有错别字(古文中的通假字)也没关系。但是,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写出有思想性的文章,甚至连写清楚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都难以办到。

我们在思考语文是工具的时候,强调语文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却几乎忽视了语文也是思考的工具。思考本身离不开语言,特别是许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本质等,许多时候都与语言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语文驾驭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考的能力。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语言对于思考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数学是最能体现逻辑分析能力的,数学本身存在着条件和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是,语文(汉语)也是存在着自身的逻辑关系的,但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其中的这种关系。而且,作为汉语的使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和大自然非常地接近,特别在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情况。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中把“我”放到“杨柳依依”的环境中,既是“我”与亲人离别的不舍,同时还暗示“我”在“往”的时候与“依依”“杨柳”是一样的,都是青春年少的;而当“我”归来时,“雨雪霏霏”表面是写的是天气,但更是心境和遭遇。这就是存在于汉语当中的逻辑。

汉语有它自身的逻辑,比如表达习惯,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等。这是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思考的问题。并且,进入初中以后,文章的篇幅和结构也有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能够通过结构、思想情感等来分析的,必须要上升到另外一个高的维度才能够解释得通的。如果说小学的文章是理清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初中的文章则需要透过文章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内容为思想情感服务的。可是,我们往往不注重分析和思考文章内容背后的含义。比如《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作者为什么要两次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我看了好多资料的分析,感觉都不恰当。我尝试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木兰”感受到“不闻爷娘唤女声”,说明在家时候她应该是经常听闻“爷娘唤女声”的;那么,“爷娘”为什么要“唤”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木兰”和“爷娘”之间关系紧密,生活中相互依靠性应该是非常强的。是“木兰”依靠“爷娘”还是“爷娘”依靠“木兰”?下文已经给了答案,“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不”和“但”二者形成对比。那就是突出“木兰”还是个在家需要“爷娘”照顾的姑娘,却只能面对凶险的自然环境和敌人,从而反衬出“木兰”的勇敢。

总之,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内容,是语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本人在今后的更新中将列举更多的文章或诗文来分析。

(0)

相关推荐

  •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胜利小学  高芸 周五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了语文教研课活动,由一年的韩丙秀老师,四年的王丽老师,六年的姜晓明老师做课,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老 ...

  • 木兰诗《乐府诗集》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 ...

  • 历史上的花木兰真实存在吗?

    微刊第341期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传播媒介就是那首<木兰辞>. 但又有人在读那首<木兰辞>时,大脑灵光一现:从军12年啊,不短的日子里,却没有人发现 ...

  • 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的5大缺陷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在这个方面尤其如此,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则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肯定差不到哪里去:反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

  • 结课技能二:语文教学的结课艺术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他的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响亮,如爆竹炸开,使人为之一震:而结尾要有韵味,如巨钟撞响 ...

  • 结课技能四:语文教学结尾艺术

    一堂好课,人们常用"风平浪静-风起云涌-风急浪高-波涛汹涌-狂风暴雨"来形容.评价其好.的确,语文课要想成功,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中间环环相扣.妙趣横生非常重要,但课的结尾能做到精 ...

  • 语文教学——亲情作文结构

    小标题式: 几分甜蜜在心头 甜蜜,就像那冬日里的太阳,给人温暖;甜蜜,就像那夏日里的微风,给人凉爽;甜蜜,就像春日里的花朵,给人舒适.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那几分甜蜜在心头. 清晨·热牛奶 在一个阳光 ...

  • 语文教学——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优秀作文集锦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墨色正浓,染黑了整片天空.路灯正亮,辟出了一方角落.香味正浓,融进平凡的岁月里-- 手中的笔,在一刻不停地挥动着,作业本上留下了一行行墨迹.天,随着分钟的快速转动着,天已然浸没于黑色 ...

  • 语文教学——作文赏析

    让我深深感动 一个春天,一场雨,一对父子,一个瞬间,让我深深感动.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物,语言精神,引人联想,点明题目] 那天的雨来得特别突然.还好我经常备着伞,因此并不太慌乱.我躲到一个电话亭下 ...

  • 语文教学——作文赏析(二)

    你是我的太阳 我记得太阳不断地升起.落下,从山顶.从水面.从云雾中.从屋脊与电线之间升起,像装满稻草的大车,吱吱扭扭,一路洒来,遍地金黄.当阳光射进我的眼,我的心中滋生出一种异样的感动.我记得阳光.在 ...

  • 语文教学——作文赏析(三)

    门外的那枝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 --题记 [题记引用格言点明主题] 北风呼呼地刮着,刮在脸上,生疼.雪花在空中打着旋儿.我背着书包一步一步向家的方向挪去.一滴滴泪水不争气地从我眼眶中涌出来-- [描 ...

  • 语文教学——作文赏析(四)

    我从书中品味乡愁 我升入初中就住校了.繁忙的学习生活,往往使我不能回家. [开篇由自己的生活写起,自然流畅] 我思念着家门前的桑树,思念着街上诱惑我的各种美食--每当那时,我心中就生出了一种叫做乡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