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史诗级土拍之后的那些事
6月24日,久未供地的深圳今年首次出让住宅用地,总出让面积达17.03万平方米,是深圳有史以来宅地规模最大的一次土拍,吸引了超80家房企参与此次土拍,光是保证金就达到1100亿,创下深圳历史纪录,可谓是“史诗级盛宴”。
房企表现也十分亮眼,5幅宅地均达到最高土拍限价,成交总价达223.84亿元,如果不是因为配建人才房的限制,必定超过4月23日的228亿的武汉土拍,成为2019年城市单日成交金额最高。对于本次土拍,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本轮“面粉”均已接近“面包”价, 拿到的说不定比拿不到的压力更大
近年来深圳土地出让多以商办、工业用地为主,本次大手笔出让5宗宅地实属罕见,土拍价格也真真切切地体现了“稀为贵”的市场规律。与周边在售项目对比,5块宅地地价房价比均高于0.8,“面粉”价格均已接近当前的“面包”价格。其中实际楼板价达到6.44万元/平方米龙华地块,更是已经和周边6.5万元/平方米的新房均价打平。
面对如此高昂的土地成交价格,对于有心无力、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来说,想来拿不到是难受的;但如果拿到了可能心里更难受, 0.8以上的地价房价比,账又该如何算平?
无论是胜者还是争夺者,大多有国资背景
在房企融资渠道再度收紧的情况下,面对如此高昂的拿地成本,土拍激战到最后的大多都是有国资背景的大型房企、或有地域优势的本土品牌房企。以本轮土拍体量最大光明区151号宅地为例,起先是招商、华润打开战局,中海后一步加入,进而演变为中海和华润的“举牌战”,最终由中海以42330平方米的配建面积(合计)竞得这块土地。
而本轮土拍交易额最高的龙华区宅地竞争更加激烈,中海本对这块宅地志在必得,但龙光拿地的价格预期更高,最终龙光的配建报价胜过中海一筹,夺得了这块土地,而2.26万平方米的人才房配建报价,也是本轮土拍中最高的。
深圳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保障房地产需求持续旺盛
优异的需求支撑是深圳楼市的最大“底气”。2018年末深圳常住人口达1302.66万人,较上年末增加49.83万人,与控制人口规模的北京、上海不同,深圳城市常住人口仍在持续高速增长,为房地产市场持续带来大量的新增住房需求。
宅地长期供给不足,推高土地稀缺性
目前深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已经降至10.9个月,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也属于需要增加供地的范畴。但深圳宅地供应已经连续5个月断供,住宅土地供应严重不求。2019年只在1月份成交了1幅商办用地。本次深圳土地开闸供应,也是为了响应自然资源部增加土地供应的号召,增加有效供应,缓解商品住宅市场的供求矛盾。
房企在深圳拿地不仅仅意味着土储增长
房企在深圳拿地固然成本很高,现状盈利空间受限,但在庞大的高收入群体需求基数支撑下,长期交易走势和盈利预期依然值得看好。并且就企业角度而言,在一线城市拿地不仅仅意味着土地储备的增长,更是对于企业的战略布局、品牌建设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深圳供求格局不会实质性改变,成交规模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近年来深圳居住需求持续增长,但受到房价和居民收入增长限制,住宅市场交易规模波动一直不大,年成交量一直稳定在700万平方米左右。虽然深圳主管部门一再表示要增加土地供应,但是在严厉的房价管控下,一方面高价地块的入市节奏不会太快,另一方面即便入市销售,对于解决首置首改供给不足的问题的作用也极为有限。
保障性住房供给会对局部板块造成较大影响
深圳土拍单限双竞意图,是为了增加人才租赁住房等保障性质的住房供给,为新增常住人口提供更多的住房保障,从而保障城市的人才竞争力。就本次土拍情况来看,在这一土拍模式下,超过四分之一的住宅建面都会用于建设“人才房”等保障性质的住房。一旦这些保障性住宅的入市租赁,势必会分流相当一部分居住需求,对所在板块的住房租赁乃至销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展望
土地供应力度将持续加大,但高压调控背景下投资拿地还需谨慎
对于接下来的土地供应,就深圳规土局表态来看,下半年还会保持较强的供地力度。但对于深圳而言,由于目前宅地供应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住房需求,因此增加土地供应的结果,只能是迎来下半年土地成交量与地价的双双高位运行。
在目前的供地方案下,一方面,未来深圳导入人才可获得更多的廉价租赁住房供给,但另一方面,销售型商品住宅的拿地成本将加速攀高,房价势必面临更强的成本侧上涨压力。不过在中央“三稳”的调控目标管控下,深圳房价应当还是会以稳为主,严厉的价格管控仍旧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因此对于有意于在深圳拿地的房企而言,虽然土地的长期回报率值得看好,但也应当量力而为,尤其是在融资渠道再度收紧的大环境下,还是先行做好现金流风险评估为宜。
另外由于近期楼市热度回升,成交表现亮眼。5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量高达52万平方米,创下2016年3月以来的新高。
免责申明
数据、观点等引用请注明“由易居(中国)·克而瑞研究中心提供”。由于统计时间和口径的差异,可能出现与相关政府部门最终公布数据不一致的情形,则最终以政府部门权威数据为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