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60、6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0——61页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如果把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文字或者语言表述出来,还是很有困难的。所以,概念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纸条制作的三角形,三角板等。
学生准备:
学具小棒、三角板,直尺等。
一、直接导入。
出示PPT第一张幻灯片,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
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自学探究:
(一)自主探究、小组探究。
出示PPT第二张幻灯片。
1.自学教材61页——62页内容,画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2.如果画有概念性的知识,请思考:这句话的重要词语是哪个?
3.小组交流你画出的知识点。
要求:同学们独自解决好1、2两个问题之后,自觉的进行第3个问题的讨论。
(二)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交流本节课的知识点。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去每一个小组询问交流情况,看本节课知识对学生而言,有多大的难度。
三、探究三角形的定义。
出示PPT第三张幻灯片。
1.让学生看图形,找出今天要学习的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上讲台上,比划出图形中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板书:三角形
① 让学生念出书上的句子。
出示PPT第四张幻灯片。
② 这个定义中重要的词语你认为是什么?什么是“围成”?
出示PPT第五张幻灯片。
3.用击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判断三角形。
4.在练习纸上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挑选不同的三角形,板书在黑板上)
5.这些三角形都有什么?你知道它的边、角、顶点都在哪里吗?
出示PPT第六张幻灯片
(总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板书: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出示PPT第七张幻灯片
6.如果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用任意的字母表示,比如用ABC表示三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板书:三角形ABC
四、探究三角形的高。
1.做竞答游戏:给顶点找对边。
师说:顶点A。生答:线段BC。
2.你能从顶点A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吗?
生试做垂线。
3.这条垂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4.那么三角形的高,是从哪里到哪里之间的一段呢?
5.出示PPT第八张幻灯片,让一个学生读一读。
板书:高、底
五、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
1.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
引导学生发现,摆出的三角形的形状都是相同的。
2.让学生拉一拉教师制作的三角形。
引导学生发现,制作的三角形是拉不动的。
总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六、生活中那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① 学生说一说。
② 出示PPT第九张幻灯片:围篱笆,那种方法更牢固,为什么?
③ 出示PPT第10——14张幻灯片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