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冀||天道酬勤 ——记拔尖人才李攀桂先生

内容简介

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精力充沛的老人,言谈之间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思路清晰,话语朗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被山阴县委、县政府树为“拔尖人才”。据我的接触和亲身感受,这位老人确实堪称为拔尖人才。在许多重要时期、场合,他总是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山阴县有名的笔杆子、卫生和计生系统的老前辈李攀桂同志。

李攀桂先生是我的忘年交。认识他是从1998年编修《山阴县志》时,因有许多方面的资料需向攀桂先生请教、了解;而熟悉攀桂先生则是之后的几年时间,因为隔三差五总想去他家串门聊天。一来二去谙熟了,便萌生了采访他的念头。

天道酬勤

——记拔尖人才李攀桂先生

文/黄冀

童年轶事

攀桂1935年2月出生于刘家岭村一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六岁时父亲把他送进村里的私塾房。小攀桂天资聪颖,同班的孩子还“之乎者也”别扭地念不通时,他就缠着老师讲下一篇。好孩子谁都喜爱,慈祥的老先生拍着他的头对大伙说:有不懂得的问李攀桂,他不简单,他就是你们的小先生。此名经老师之口叫出,同伴们对他更格外钦佩越来,从此“小先生”这个雅号传遍了整个村庄。

那时,写一手好字是衡量人有文化的标志之一。攀桂家穷没有多余的笔墨纸砚,便找出几块砖,一块在上,一块在下,用小手不停地磨,细细的砖面面纷纷落下,一块一块的“纸”也磨平了,平得如镜子一般,再找来别人用废了的毛笔蘸着清水练字,写好了,再正式往麻纸上写。不知用秃了多少笔,也不知用光了多少水,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诞生了。

难关是怎样攻克的

1953年,因一名老中医的误诊误治,新婚燕尔的攀桂患上了难言之隐,从此萌发了学医的念头。但自学是一项艰苦的事业,没有顽强毅力的人是永远也到不了终点的,而攀桂同志从年轻时起就树立了持之以恒的精神,终于走出了一条洒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回顾自学的艰难,攀桂先生拨着指头一一道来:

首先是求师难。我先后求师于王兆梦、郭兆通、赵繁、邵戬、麻秉玺等名老中医,他们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

其次是挤学时难。那个时候县里机关除了学政治外,其它学科是不许涉猎的。我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敢学,便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去挤,回家利用早起晚睡饭前饭后学,夜阑人静时在昏暗的油灯下,一字一句啃着深奥的医书。平时在胳膊上、手背上,有空就记几句、背几句。

第三是抓重点难。我把古今实用方剂和常见病的用药,有重点的编成顺口溜,有机会就学起来。但因为是偷偷摸摸地学,小心谨慎地背,不能做到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加上背过之后不运用,没几日就忘光了。从而比常人下了几倍的辛苦,真正背到滚瓜乱熟才铭记在心。

第四是理解名词难。中医书籍里古汉语词汇多,一些简单的我还能理解,深奥的就不懂了,向老中医们讨教,他们也有许多解释不了。当时又买不到中医名词词典,觉得很吃力。便像蚂蚁搬山似的,一点一点地攻克疑难。

第五是“学什么?如何学?”开始把药性赋、汤头歌诀、脉诀和自编的顺口溜背熟,有了这一点基础,对于一种常见疾病或看一张处方,就能略知梗概。接着就从事《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精读,而后再来学习《脉经》《甲乙经》《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

惠己及人

一次无意中治愈了自己的胸脯疼,攀桂先生的信心更足了。妻子产后高烧不退,就是他用中草药治愈的。至于他的孩子们,能自己看的都自己看。攀桂先生喜悦地告诉我:活了六十八岁,还没输过液呢,打针次数也不过十次左右,公费医疗用的很少,偶尔觉得身子不舒服,就参照古方用药法抓几味草药,往往几角钱就奏效了。更使他难忘的是令他的老母起死回生的一幕。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初春,攀桂先生的母亲患了一种气鼓病,肚子每天胀一寸多,县里医生都说病入膏肓,已无法医治。家里人也在准备后事。攀桂抹了抹悲痛的泪水,在医书里找偏方,之后步行七十里去后所公社辛立庄村,以捉一个大青蛙一角钱的奖励,让当地的孩子们捉了三个有脸盆底子大的青蛙,沉甸甸地背回了村。往青蛙嘴里填砂仁和甘遂时,他自己填不进去,又是以填满一个五支香烟的奖励让小孩子帮忙,制成了一副奇特的中药。母亲从死亡的边缘重回到人间,多活了三十年。

学医不光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服务,更多的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他的早年邻居徐建华,四十五岁得子,不幸儿子患了“疝气病”,父亲抱着独生儿子愁苦满脸。因为孩子年幼,手术不能做,成药又治不了。攀桂先生一边安慰他,一边告诉他:每日吃一个羊蛋和二十粒白胡椒,吃一个疗程就好。果真药到病除,徐建华不胜感激。

实践出真知

从1951年参加工作到1969年,攀桂同志先后在县人民政府秘书室、县计划委员会和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近二十年的岁月一直与笔杆子打交道。1969年7月他被安排到合盛堡公社分管社队工业。盐碱水刚喝了六天,一纸调令把他调到后所卫生所任所长,在后所卫生所工作到1974年春离开,这五年多时间里,他除了尽责尽职地当好一名院长外,最为显著的是研制了用“驴打滚”草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后此法受到中央医学科学院房其年同志和山西省卫生厅、雁北地区卫生局的认可。同时,后所卫生所被树为全省学毛著先进单位。

内行的县医院院长

人怕出名,他的事迹不径而走。雁北地区卫生局调他出任中层干部,县委副书记高振亚慧眼识才不放,留县里任用。

1974年5月,山阴县委从全县人民都健康这个大局着想,把他抽调回城,任命为县医院院长。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缺医和医术不高的问题,他力排重议,采用派出进修与本院轮训的办法,不断派人外出学习或请人讲授技术。而外出人员留下的空白除建立“综合门诊”外,无论打针还是抓药(诊病自不必说)一律由留守人员填补。截止他调出县医院,先后共有22人得到了学习提高的机会,而当时全院一共只有46人。

有人对我这样描绘他在县医院工作期间的形象:“在行政干部中,他是懂业务的知识分子;在知识分子中,他又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干部。”正是在那个困难的岁月,他和广大医务人员相濡以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点子多办法好

1978年,攀桂同志被任命为刚组建的县计生办的主任。当年的计生办无房、无车、无钱,甚至连一个象样的办公桌和文件柜都没有,人员也只是两三个。该不该来,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不论是谁,不用思索就可作出决定,因为各方面的差别太显而易见了。

然而,攀桂同志的思路似乎与常人有异,他从不看重得失,也不惧条件困难,他担心的是自己半路出家,怕工作做不好。县委书记一锤定音:能干好,你做啥也能做成。

上任第三天,他就带两名干事搭了辆拉煤车去冻牛坡公社进行调查研究,20天的时间,全部调查完毕。

数月之后,一种严谨周密的宣传教育模式从他的脑子里“生出”,随即推向全县。这就是以党团组织为“辐射点”,以党员、团员、干部、计划生育积极分子为“辐射线”,以有线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各类标语为接触媒体,以广大农村群众为主要对象的立体宣传教育方法,使计生工作的触角伸到了无所不及的地步。

与此同时,攀桂同志针对现状,在全县各村都建立了“六簿两卡”的统计制度,使各村人口状况了如指掌,计生工作情况一目了然,有对象、有目标,搞起来也行之有效。一年后,全县妇女的生育率由4.33‰降到了3.68‰。

借鉴大包干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攀桂同志在山西省计生系统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工作“村委会与育龄夫妇签订不育合同或节育手术合同;县与乡、乡与村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等,这项创举在全县倍受瞩目,也给攀桂同志带来了荣誉。“李攀桂有办法、点子多”,成了计生系统的共识。

1985年,随着超生罚款人数的增多,一些人从“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出发,开始拖欠罚款;而一些乡村干部,在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下,挪用或贪占的现象也出现了。针对前者,攀桂同志试行了“统一征收标准,一次计算、一次或分期交款”的办法;对后者实行了“县级管理、两级使用”的方法,这两项创举,一为全省示范,一为国家积累了经验,次年三月全国统一施行。攀桂同志对经费利用很合理,处处精打细算,办公室设施十余年未换,一辆双排座车一直坐到卸任。卸任时,账上留下168万元。

由于攀桂同志的励精图治,使山阴县的计生工作步步登高,成绩显著,1990年第二次全县人口普查,与1982年第一次普查对比,八年间,山阴县人口增长11.28千分之,比朔州市平均水平低8.83千分之,比全省低2.23千分之,比全国低1.17千分之,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计生委工作期间,最令他难忘的是1985年赴京向国家计生委主任王伟的汇报。他是山阴县唯一被上面点名代表全省计生系统向中央汇报的人员。汇报前省计生委主任、副主任反复给他做了工作,怕出问题给山西的计生工作丢脸。他不负众望,汇报中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司处长和办公厅主任,连王伟主任也被吸引得一再提问。王伟主任的插话把他准备的材料打乱了,反而使他的观点、思路全表现出来,成为当时全国县级主任汇报最佳者,受到王伟主任在全国郑州信息会议上的一再肯定和表扬。

退而不休

1993年他退休了,还没等他寻思好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就先后有两家私人诊所以月薪一千元的标准聘他当坐堂医生。这两家都和他有亲属关系,人情面子不能推辞,可自己又没有思想准备,便婉言谢绝了:我要自己干。“认准的事就要干下去,干出个名堂”,这是他的性格。于是在自家院落开诊了,护窗板上“医术施仁,防治于民,弘扬中医,攀登高峰”十六个大字写出了他的誓言。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里的攀桂,六岁时就跟着父亲放牛,七、八岁时学着锄田割草,拣柴拾粪,样样都干。十六岁参加工作后很少参加体力劳动,但是仍然热爱农村,热爱土地,艰苦的生活锻炼出他坚强的品格,又赐予他智慧和财富。1990年夏天他去东大滩散步,看到大片的土地荒芜,他心里阵阵不安,暗暗拿定主意开荒种地。每天早晨五点到八点和下午五点到八点都要出地劳动。由于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科学种田,产量逐年增加,比周围同等土地单产提高百分之二十左右,成了有名的庄稼汉。

攀桂先生回首四十五年工作生涯和最近十年的退休生活,深有感触地说:工作几十年,前些年几年一个运动,历经坎坷,荣辱浮沉,什么也没有留下。退休后倒觉得生活格外充实。十年来共诊治农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万余人次,并保存了比较详细的病历记录,为整理医案文献积累了可靠的资料。

医德高尚

攀桂先生虽说正式行医是退休之后,但在退休前的日子里也偶尔“露峥嵘”。“文革”前,他就无偿给人看病,有时连药钱也不收。退休后,更是纯粹的“义诊”:出诊费、挂号费、诊断费、处置费一概免收,单纯量血压、测体温也是白尽义务。朔州水泥厂雷德成患睾丸炎久治不愈,闻名求治于攀桂先生,他用几十副中药便治愈。2001年春节,患者专门给他送来二百元感谢费,他谢绝了:你的钱我已收在药费里了。也有一些经济不宽裕的患者送一些土产如鸡蛋之类的,实在推辞不掉,攀桂先生便让对方免费多带一些药,以获得自己心理的平衡。

我常来此处小坐,也常常听就医的人反映此处药费便宜,有人说是别处一半的价格,也有人说每副药一般没有超过六、七元的。我还亲眼看到他把卖不合格药材的推销员拒之门外。对患者他一视同仁去对待,因他的诊所地处偏僻,求医问药的大多是农民,他总是和颜悦色地望、闻、问、切。自己确诊不了的,就建议寻找高明,不为自己的利益而拖延、加重患者的病情。

济贫扶困

李攀桂同志是如何对待金钱和利益呢?是如何对待贫困中的乡邻呢?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个困难时期的一个早晨,攀桂吃完一碗糠块垒后,便匆匆赶往机关,在顺城巷口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大他二十岁的本家哥哥李永清,他正要招呼,一辆自行车超过他,骑到了李永清身边,随即李永清慢慢倒下。攀桂见状,几步赶上去揪住了骑车人的衣衫不放,骑车人惊愕了:我没撞他……李永清躺在地上对攀桂道:兄弟,不怨人家,我三天没吃一口了,腿软得走不了……攀桂向骑车人道歉后便扶李永清回家,让妻子又做了糠块垒让他吃,怕人家有看法,吃过饭的攀桂也装模作样地陪着吃,边吃边说:家里只有糠。饭后他从自己并不多的“口粮”里装了一口袋给李永清。一袋糠,使那一家人摆脱了饥饿,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日子,之后李永清一直忘不了救命的堂弟,忘不了那一袋糠。农村让种自留地后,他给攀桂推来一麻袋山药蛋,攀桂执拗不收,憨直的李永清恼了:你不要,我给你哥哥送去。后又带了一篮鸡蛋,攀桂还是不收,李永清又送给了攀桂的母亲。

一袋糠,平时是给猪鸡的食,而在荒年,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那时,攀桂全家的口粮除为数不多的糠外,竟吃上了碾碎的玉米芯等,口中之食济人却是难得。

这样的事在攀桂身上发生的不止一次,文革前他从大同县搞“四清”回来,在大同火车站,见到四名有钱没粮票的洪济屯人沿桌子吃别人的剩饭,便每人送了一斤粮票。

他下乡住房东家,临走时从不空手离去,总要留三元五元的。几斤粮票、几元钱,放在现在,根本不值一提,而当时,他也只有定量30斤的口粮,每月只有五、六十元工资还养活九口人。但他清楚,农民比他更困难,对一个工分只有几角钱或甚至只有几分钱的农家来说,几元钱无异于雪中送炭。

他居住在兰园村,周围大都是农民,过去,许多人生活困难,他得知后总要从自己每月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去资助:有一个叫时清的气管炎病人病故后,他让妻子送去20元;王维厚的儿子被雷击身亡,他送去20元;王与生家里发生火灾,他送去50元;李建霞的女儿有三年时间声带有病发不出声,丈夫又出了车祸,正准备去太原治病,他送去100元……

有心之人

读者朋友看了前面的部分,或许有这样一个印象:李攀桂同志大概先是一个万金油式的行政干部,后来改行学中医的。其实,真正的攀桂先生并不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干部,他的才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显露过。他保存有一张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广播事业局颁发的奖状,五十年的历史,纸张已柔软泛黄,铅印的文字仍很清晰。那时他是县政府秘书室的收音员——抄下记录新闻,供领导参考或办黑板报用。因为工作突出,才获此殊荣。之后,他曾任过“文革”前山阴县县长办公室的材料员,其文风颇获段九龄县长的赏识。

攀桂先生是一个有心人。他凡看过的病人,都有病历记载,十余年里数万例厚厚六大本。自己寻找和热心人送来的民间方子上千个。有一年他在西李庄村蹲点,发现一户人家的纸篓里有一本破旧不堪的手录经验方,他如天书般地掏笔就抄,人家告他:废纸,准备糊窗子,你觉得有用拿去吧。得到“珍宝”的他兴奋异常,专门买了几十张麻纸作了“交换”。此外,他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特别留心资料的积累。和他相交不错的郭培林先生说:攀桂的中医能上台阶,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掌握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他只要外出必带一小本,见到病人就问是何方子治愈的,并把方子抄下,经过临床验证,疗效均佳。截止目前,他还订阅五本中医杂志,有关笔记做了数十本。他说:这都是有用的,都是宝贝。

孝顺谦让

了解、认识一个人,不能单纯看他在工作中怎样,和同事、上级、下级相处怎样,更多的是看他在家里怎样。在外面可以掩饰、做作,在家里才是真正的自我。孝顺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过去几十年里,父母亲全靠他赡养。父亲逝世后的丧葬费也是他独立承担。母亲守寡二十多年,他负担了主要的生活费用。老母亲八十二岁时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弟兄三人商定逐月轮流送饭。他住在县城,离老家八里远,但不管数九寒天还是刮风下雨,天天如此。一年后改为全程侍候,做饭、倒屎尿、洗衣服、讲卫生样样都干。

奉献的人生最动人,拼搏的人生最壮丽。在山阴县卫生战线,攀桂先生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山阴县中医行业里,攀桂先生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他没有被已取得的辉煌所陶醉,他仍然在拼搏着,奋斗着……

2003年3月

作者简介

黄冀,山西省山阴县人。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1976年山阴一中高中毕业后在雁北地区林科所插场工作十年之久。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山阴县文联主席。著有《难忘那段情》《独来独往》《情不自禁》三部散文、随笔作品集,主编或共同主编有《山阴县志》《山阴军事志》《山阴老区志》《古城镇志》《北周庄镇志》《岱岳镇志》《青春岁月》《印象朔州》《玩转朔州》《朔州导游词》等,有多篇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黄冀||历史留下他的政绩  ——李满田同志来山阴前后
*黄冀||从“破烂王”到“草根收藏家”
*黄冀||我的父亲母亲——母亲的故事
*黄冀||我的父亲母亲——父亲的故事
*黄冀||苦乐年华之二
*黄冀||苦乐年华之一
*黄冀||第二故乡情
*黄冀||重 聚 忆 昔
*黄冀||永远的朋友
*黄冀||他·她·我
*黄冀||梦归故地
*黄冀||老乡
*黄冀||饭票烧热了炕
*黄冀||三进大哥豆腐坊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