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不让孕妇接种新冠疫苗是出于最孕妇和其腹中婴儿的保护,但在新冠大流行的特殊情况下,将孕妇排除在临床研究之外,实际上是将风险转移给了处于真实世界中的更大规模的人群,也迫使孕妇和医生不得不在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做出艰难抉择。
当地时间2021年2月1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名孕妇正在接种新冠疫苗。孕妇接种新冠疫苗的获益增加了新的证据,又一名女性在孕期接种新冠疫苗诞下携带新冠病毒抗体的婴儿。当地时间4月1日,一名叫布鲁诺的婴儿在西班牙伊比萨岛出生,他的母亲在怀孕的第三个月接种了新冠疫苗。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母亲血液中的抗体值约为8000,婴儿的抗体值约为5000。半个月前,美国一位佛罗里达州一名孕妇在分娩前几周接种了一针新冠疫苗,随后她的孩子出生后自带新冠抗体。2021年3月25日,《美国妇产科杂志》上的一项新发表的研究也证明了新冠疫苗在妊娠女性中有效,研究人员同时发现,接种疫苗的母亲正在为新生儿传递宝贵的免疫力。
疫苗在这类人群中的不良事件很少,且在三组对象中分布相同,与美国疾控中心V-safe项目收集到的非怀孕人群疫苗不良事件报告频率没有差异。
与自然感染的孕妇相比,怀孕、哺乳妈妈和未怀孕者接种疫苗后产生的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更高。
在脐带血中发现了上述IgG抗体,表明这些抗体确实能穿过胎盘,由此确认:针对COVID-19病毒的抗体能通过胎盘转移到胎儿。但这种抗体能否保护新生儿避免感染,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对自然感染病毒妈妈分娩是的脐带血分析表明,怀孕早期抗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提示在怀孕早期阶段接种疫苗的效果可能更好。
“尽管我们对孕妇接种新冠疫苗还有很多未知,但现有的研究告诉了我们非常重要的事实。”主要研究者、哈佛医学院凯瑟琳·格雷(Kathryn J. Gray)表示,他们的研究将接种了两款mRNA新冠疫苗的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抗体水平和未怀孕女性进行对照,尽管参与试验的人数有限(131人),但研究仍为新冠疫苗在孕产妇中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更早之前,以色列研究人员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耶路撒冷哈达萨大学医学中心为20名在怀孕时接种了两剂美国辉瑞与德国BioNTech疫苗,研究人员在母体血液中和脐带血均发现足量抗体,并相信抗体是通过胎盘由母体传到胎儿。新冠大流行带给孕产妇的风险大幅提高了,关于孕妇是否该接种新冠疫苗的讨论也与日俱增。3月31日,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称,在荟萃分析了40个研究后发现,新冠疫情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和胎儿死亡数量大幅增长。为孕妇接种疫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可以通过母体将抗体传递给婴儿,疫苗将不仅可以为母亲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降低疾病母婴传播的风险,还能为胎儿和未到免疫月龄的婴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婴儿出生至免疫月龄前这一时期被称为感染性疾病的“易感窗口期”。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每年有400万名6月龄以下婴儿死于急性感染,且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其中部分感染可以通过孕妇免疫接种加以预防。在全球主要国家,孕期可以接种的疫苗包括流感、破伤风、百日咳等疫苗。在我国,除《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中推荐孕妇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外,孕妇通常被视为疫苗接种禁忌证。由于新冠疫苗产生时间较短,试验数据有限,国际权威机构和各国公共卫生部门针对孕产妇能否接种意见并不一致。以人们熟知的美国疾控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例,虽然没有明确禁止或鼓励为孕妇接种新冠疫苗,但却给出了不同的建议。美国疾控中心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表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如果有任何担心,接种前可以和家庭医生咨询,但疫苗接种决定权在于孕妇自己,这一决策获得了多个妇女健康组织的称赞,认为准妈妈应该掌握决定权。美国CDC的理由是,孕妇是新冠的重病高风险人群,且基于已获批疫苗的原理,不太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特定的损害。日本厚生劳动省和美国CDC的观点一致,可以接种,但提醒孕妇在接种前必须告知医生。
而WHO的建议是,除非孕妇本身患有慢性病,或在工作中接触到新冠病毒的风险较高,否则不要接种新冠疫苗。这一建议对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均适用。英国药品与医疗保健品管理局持类似的观点,认为“在掌握更多信息之前,孕妇不应常规地接种这种疫苗。”韩国疾病管理厅也将孕妇排除在接种人群之外,但认为哺乳期妇女可以接种。中国则明确指出,“妊娠期妇女”是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之一。3月29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一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下称《指南》),针对颇受社会关注的“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的接种问题,《指南》明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这也意味着,备孕期不再是新冠疫苗的禁忌之一。《指南》进一步解释道,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在美国,尽管临床试验中孕妇数据缺乏,在权衡风险后,数万名孕妇已经主动接种了新冠疫苗,尚无严重不良反应上报。“从我们搜集到的数据来看,目前接种新冠疫苗的20000名孕妇没有出现红色警报。”2021年2月,美国顶级传染病学家安东尼·福奇博士说,他们还将持续监测这一人群。早前,美国CDC已经建立了一个名为v-safe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登记接种者的疫苗副作用,不少孕妇在接种后已经主动登记后续反应。但由于各地指导意见不同,关于孕妇能否接种的争论依然不休。“明知道孕妇遭遇新冠会有更大的风险,却不给孕妇提供疫苗接种,让他们失去保护自己的机会。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美国埃默里大学妇产科医生丹妮丝·杰米森(Denise Jamieson)是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新冠病毒专家组成员。她强烈建议孕妇应该有接种新冠疫苗的权利,在她看来,很多人会以为,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有风险,但事实并非如此。全球发展中心疫苗、流行病和新技术的孕妇研究伦理项目的政策研究员卡利·克鲁宾纳(Carleigh Krubiner)则支持世卫组织的建议,认为在没有足够的孕妇数据之前,应该持谨慎态度。事实上,各国和专家们的分歧并不在于科学认识的差别,而在于缺乏证据。孕妇不参加疫苗和药物临床试验,是长久以来的传统,在新冠疫苗的试验中,孕妇也首先被排出在外,因此全球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都无法产生出有效的数据支持科学家们决策。而因为缺乏数据,决策者只能给出“因为没有数据,所以禁止”的决定。虽然表面上,这样的决策是出于最孕妇和其腹中婴儿的保护,但在新冠大流行的特殊情况下,将孕妇等易感人群排除在临床研究之外,实际上是将风险转移给了处于真实世界中的更大人群,也迫使孕妇和疫苗提供者不得不在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做出艰难抉择。妮莎·科特(Nisha Khot)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皇家妇产科学院的咨询顾问,她同时也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在她看来,在美国、英国和以色列,许多行业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已经选择了接种新冠疫苗。这其实相当于在对孕妇进行“非研究性的研究”,但这是错误的。“妇产科医生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那就是是否对孕妇使用未经试验的干预措施。”杰米森表示,由于没有数据支持,易感人群反而无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接种新冠疫苗,只能靠个人意愿。
一名正在排队接种新冠疫苗的孕妇。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型临床试验数据出炉,克鲁宾纳建议,如果已经明确,接种疫苗的益处大于其潜在危害,疫苗的研究者应该增加一个试验,允许有意愿的孕妇自愿参与,以更科学严谨的方式得到证据,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少数公司响应了上述需求。2021年2月,美国辉瑞公司宣布,将开始在孕妇中进行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招募人数为4000人,研究不仅将观察孕妇接种后的反应,还将在新生儿出生后六个月的时间里跟踪观察,检测母亲产生的抗体是否会成功转移到婴儿身上,为新生儿提供更多保护。
Reference:
1. COVID-19 vaccine response in pregnant and lactating women: a cohort study
2.The need for a global COVID-19 maternal immunisation research plan.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146-X
3.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recommendations/pregnancy.html
4.https://www.whattoexpect.com/news/pregnancy/covid19-vaccine-pregnancy-children
5. COVID vaccine weekly: encouraging results for children and pregnantwomeApril 2, 2021 12.56am AEDT
6. A guide to COVID-19 vaccination All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those currently pregnant or breastfeeding
7. Are COVID-19 vaccines safe in pregnancy?.Nat Rev Immunol 21, 200–201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77-021-0052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