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紫荆关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号称"内三关"。
紫荆关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金时名金坡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
紫荆关修葺一新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畿辅通志》称:"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
金元以来皆名紫荆关。明初进行大规模改筑和新建,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与二关号称内三关。现存多为明代建筑。原关有
紫荆关
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都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数兵家必争之地。有古人描述为证:"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贞佑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
紫荆关汉朝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
从内陆通向紫荆关的第一道关门,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关门内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盘道顶端是南天门,经南天门至奇峰岭山顶。门券上嵌着"畿辅第一雄关"的石匾,进了南天门是二重门,再内是三重门,又称南门。北门有瓮城,南天门西侧,有从内城通向黄土岭的关门一座。紫荆关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
门前有营房、庙宇各一座
紫荆关 紫荆关遗址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曾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明
紫荆关
另外,在关城东12公里处有天台山景区,道路为乡间水泥硬化路面。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880米,夏季平均气温28℃,比平原地区低5℃左右,植被覆盖率98%。1842年,美国和德国的牧师、大夫、修女在此建造了别墅,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外国山。仍有美、德牧师居住过的遗址、水井等。这里有原始森林,古树参天,四季均可游览。景区开设了15家农家旅馆,可以举办篝火晚会、烧烤、跑马等项目,有天台山小剧团与游客进行联谊活动。
紫荆关的第一道关门,建在今坡下村的峡谷中。边墙自关门向西两翼伸展,直达两山峰顶。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门前有营房、庙宇各一座。
门券上嵌着"畿辅第一雄关"的石匾。门之东壁上镶嵌石碑两块;一为荆坡道人所作"重修紫荆关盘道记";二为明参将韩光所作的七律诗。门外西坡上还有清康熙御笔"天子阅武处"碑碣一通。进了南天门是二重门,两侧有八字墙向左右伸展。
再内是三重门,又称南门,但坐东朝南,券上嵌有"紫塞金城"四字。上款题"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量立",下款为"钦差分守紫荆关参将韩光"。北门有瓮城,里面券紫荆关遗址(12张)上有"表里山河"匾额。北门面东,门额题字共两层,上层题"河山带砺",上款为"万历丁亥夏",下款为"聊城傅光宅书",下层题 "紫荆关"。南天门西侧,有从内城通向黄土岭的关门一座,面南额题"阳和门"。古代文人描述这里是"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的"紫塞金城"。